首页>书库>漩涡里的王朝>第一章:鹰嘴崖,黄泉眼

漩涡里的王朝

2025-04-08 10:37848665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鹰嘴崖,黄泉眼

长江岸边,一块巨石突兀而出,其形状仿若一只老鹰振翅欲飞,凌空俯瞰着滔滔江水。此地正是江城闻名遐迩的老鹰嘴,学名鹰嘴崖。大江东去,奔腾至此,却陡然打了个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水流犹如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搅动,急速旋转,而后疯狂地冲向江底,那情形,恰似一个深不见底的漏斗,吞噬着一切靠近的事物。

每至盛夏游泳季,诸多自诩为游泳高手的人纷纷汇聚于此,他们怀揣着挑战自然、探索未知的雄心,试图潜入那漏斗般的漩涡一探究竟。然而,多年来,尽管无数人奋勇尝试,却始终无人能够成功抵达漩涡的最深处。江底的秘密,就如同被一层厚重的帷幕所遮掩,始终未曾向世人揭开。

久而久之,关于鹰嘴崖下的这个巨大漩涡,民间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部分人深信,那漩涡之下是通往地狱的门户,是黄泉之路的入口,故而将其称为 “黄泉眼”。他们传言,一旦有人不慎坠入其中,便会被黄泉的阴气所缠绕,再无生机,只能永远沉沦于黑暗的地狱之中。而另一些人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他们认为这里是长江通往龙宫的神秘通道,若能有幸进入,便可如同童话中的主人公一般,前往那神秘而富丽堂皇的龙宫做客,因此,这个漩涡又被赋予了 “龙宫洞” 的美称。

楚华笔挺地伫立在鹰嘴崖的边缘。崖下,江水如猛兽般汹涌咆哮,那巨大的漩涡好似一条蛰伏已久的巨龙,突然张开了血盆大口,露出狰狞的獠牙。青黑色的水墙高达十余米,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令人胆寒的气息。那水墙随着漩涡的转动而不断变幻着形状,时而如高耸的山峰,时而又如奔腾的骏马,气势磅礴而又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楚华手指不自觉地紧扣着崖边的岩石。他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指缝间渗出的汗水悄然滑落,瞬间便融入了滔滔江水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楚华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响起地方志中 “江眼通幽,时移千年” 这句话。这句话就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在他的心中不断回响,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天空。天空湛蓝如宝石,偶尔飘过的几朵白云,如同轻盈的绵羊,在微风的吹拂下悠然自得地飘荡着。楚华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顺着呼吸道进入他的肺部,让他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随后,他微微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给自己鼓了鼓劲,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入了那恐怖的漩涡之中。

入水的瞬间,楚华只觉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好似无数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将他往水下拉扯。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随着水流急速旋转,耳边是江水呼啸而过的声音,如同恶魔的咆哮。就在这混乱之中,楚华的眼角余光瞥见岩壁上似乎有一些模糊的痕迹。他努力调整着自己的视线,定睛细看,竟是一些古老的甲骨文。他吃力地辨认着,终于看清了那三个字 —— “黄泉眼”。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多想,便被漩涡无情地吞噬,整个人彻底陷入了江水之中。

江水之下,水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狠狠地压在楚华的身上。水流的旋转速度也越发加快,楚华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无助的落叶,在湍急的水流中被肆意地摆弄着。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那黑暗仿佛是一种实体,将他紧紧地包裹其中,让他心生恐惧。

在漩涡的中心,楚华感受到了两股强大的力量,正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拉扯着他。一股旋转力向外,疯狂地将楚华的躯体往漩涡外甩,似乎想要将他抛向安全的地方;而另一股力量则向下向内,如同一只贪婪的恶魔之手,拼命把他拽进漩涡深处的洞穴。这两股力量相互抗衡,使得楚华的身体在水中剧烈地扭曲着,他感觉自己仿佛要被撕裂成两半。

渐渐地,楚华感到强大的水压拼命挤压着自己的太阳穴,脑袋里 “砰砰” 直跳,仿佛有一面急促的战鼓在敲击。身体周围的水似乎变成了坚硬的钢铁,要将他挤碎。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着,仿佛随时都会被挤压出来。一种强烈的死亡预感如同乌云般笼罩着他,让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楚华手腕上的手表指针突然开始逆向旋转,那原本正常走动的指针,此刻却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操控着,违背了时间的规律。手表上北斗定位仪屏幕也开始疯狂闪烁,随后显示出一组坐标:北纬 29°53′,东经 106°28′。楚华在极度的恐惧和混乱中,勉强看清了这组坐标,他的心中涌起一股疑惑,因为这组坐标对应的位置,竟然与北宋时期吴越国都城杭州重合。然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这其中的缘由,死亡的阴影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在青衣江上,李梅和祖父李治正悠然自得地捕鱼。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闪烁。木桨有节奏地拍打着水面,发出 “哗哗” 的声响,将倒映在水中的天光云影击得支离破碎。李梅身姿轻盈,她赤着脚站在甲板上,靛蓝交领襦裙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腰间的鱼篓里,鲫鱼仍在活蹦乱跳,时不时溅起一些水花,给这宁静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忽然,李梅眼尖,发现不远处江面上似乎有个人影。她心中一惊,连忙喊道:“爷爷,你看那边!” 李治听到孙女的呼喊,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江面上确实有一个人,正随着水流漂浮着,看起来似乎昏迷不醒。李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立刻加大划桨力度,朝着那个人影快速划去。

二人齐心协力,费了好大一番力气,终于将昏迷的楚华拖上了渔船。楚华的身体湿漉漉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李梅蹲下身,仔细地打量着楚华,眼中满是关切。她发现楚华穿着一身奇怪的衣服,材质和样式都与她平日里所见的大不相同,手腕上还有一只奇怪的镯子。

楚华悠悠转醒,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天空和古朴的渔船。他只觉脑子里一阵剧痛,仿佛有无数根银针在往里刺,那种疼痛让他几乎难以忍受。不仅头痛,浑身都酸痛无比,那种酸痛从骨头缝里往外冒,仿佛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头都在抗议。他想动一动,却发现自己使不出一点力气,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此刻,似乎唯有眼睛还能活动,脖子都无法转动,楚华只能直勾勾地盯着舱篷。

突然,耳边传来一个女孩子清脆的声音:“你终于醒了。” 楚华无法回答,连点头都做不到,只能眨眨眼睛表示回应。他看见一张清秀的女孩子的脸,一双大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正专注地看着自己。“咯咯咯,你不会是哑巴吧?” 那女孩子又笑着说道。楚华又眨了眨眼睛,这时,一个老人苍老的声音传来:“梅子,他是因为在水里冻僵了,身子暖过来就好了。”

“爷爷,他眼睛在眨,就是不说话。” 李梅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傻丫头,你在冰水里浸泡上几天几夜试试看?” 爷爷笑着回应道。

楚华心想,原来自己是在冰水里被他们救上来的,可自己为何会在冰水里?自己究竟是谁?他拼命回想,却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他的目光落在李梅身上,看到她腕间戴着一只褪色的银镯,镯内侧隐约刻着 “越溪华” 三个字。

楚华只觉脑袋又是一阵剧痛,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衣物,发现自己穿着粗麻布衣衫,皮肤被布料摩擦得生疼,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材质?” 他的声音微弱而沙哑,仿佛许久未曾使用过嗓子。

李梅正拿着骨针补网,听到楚华的话,不禁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公子莫不是海外番邦人士?这是蜀锦,你瞧这针脚……”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渔网展示给楚华看,那细密的针脚显示出她精湛的手艺。

夜幕降临,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船篷上,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轻柔的夜曲。楚华蜷缩在漏雨的船舱里,舱内光线昏暗,只有一盏陶制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李梅的影子投在舱壁上,影影绰绰,宛如一幅水墨画。

李梅端来一碗鱼汤,递到楚华面前。鱼汤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让楚华的肚子不自觉地咕咕叫了起来。楚华接过鱼汤,看到竹制水瓢边缘刻着吴越国图腾。他抬眼问道:“姑娘,这是何处?” 他说的是现代普通话,李梅听不太懂,一脸茫然。楚华只好放慢语速又问了一遍。李梅这才明白过来,用带着蜀地口音的话说:“这里是吴越国青衣江,对岸便是杭州城。公子可是遭了水匪?”

楚华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竟然什么都想不起来,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一种深深的悲哀涌上心头,两行清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一个忘记过去的人,又哪里会有将来?

“喂,你是怎么啦?怎么哭啦?心里难过吗?是不是想起家人了?没事,等你慢慢好起来,再去找他们好不好?” 李梅看到楚华流泪,心中有些着急,连忙安慰道。

爷爷的声音传了进来:“梅子,让他休息吧,不会有事的。出来帮爷爷一下,咱们要到家了,把船靠岸拴好。”

梅子到舱里角落拿出一身衣裤,放在楚华的头边,“你身上的衣服湿透了,先穿上我爷爷的衣服吧,不一定合适,等会儿我们上集镇去卖鱼,给你另外买过。” 说完,梅子钻出舱去。

楚华赶紧把衣服穿在身上。那是一身青布长衫,灰白色的长裤,十分肥大,需要用一根腰带系住。楚华觉得浑身不自在,却又想不明白怪在哪里。想起梅子的穿戴,他觉得很清纯可爱,可就是有说不出的不对劲。楚华穿好衣衫,弯腰钻出舱蓬,看见这条小渔船已经靠在岸边。

江水边有棵大柳树,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梅子正在那里系缆绳,她的动作熟练而敏捷。船尾站着一个白胡子老渔翁,头上戴着斗笠,手里拿着一根竹篙,看见楚华笑着招呼:“年轻人终于可以起来啦?” 楚华礼貌地朝老渔翁鞠了一个躬,“谢谢老爷爷,谢谢你们搭救。大恩不言谢,晚辈无以回报,定当把此大恩铭刻于心。”

老渔翁摸着胡子 “呵呵” 大笑,“小伙子,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渔民有规矩,落水之人必救。再说,救你的也不是我,是我孙女梅子,是她看见,也是她下水救你,最后帮你控水,助你呼吸,都是她。要谢,去谢梅子吧。”

楚华对着岸上的梅子,恭恭敬敬一连鞠了三个躬,然后跪在船头,“梅子,我就是此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这份救命之恩。”

岸上的梅子慌忙重新跳上船头,一把将楚华拉起来说:“这位大哥,你这是干嘛?梅子不用你报答。”

楚华紧拉住梅子的手,“梅子,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报答的。只是我把自己是谁都忘记了,我一定要去找回自己。”

梅子用那对明媚的大眼睛看着楚华,“你丢掉了自己,要去找回来?那就是你连自己名字也忘记了吧?”

楚华点点头回答:“在我的记忆里什么也没有,好像我就从来没有在什么地方活过,只是从睁开眼睛看到这个船篷、看见你,才是生命的重新开始。”

梅子笑了,笑得像绽放的春花,“那好啦,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哥哥了。我叫李梅,你从今天开始就叫李竹好啦。”

“好,我就叫李竹,是你哥哥。” 楚华终于第一次有了笑脸,他转过身又给船尾的老渔翁鞠了一个躬,叫了一声 “爷爷”。

老渔翁捋着胡子大笑:“呵呵呵,好好,想我李治竟活到 78 岁,有了个大孙子。李竹,你忘记了过去,当然也忘记了年龄。既然是梅子哥哥,就算 20 吧。”

楚华笑着答应:“行,就是 20 岁。可爷爷,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现在是哪一年?”

梅子一旁插上来:“哥,我告诉你吧。今年是太平兴国三年,这里是吴越国的临安郊外。这条是青衣江。哥你啊,就是从前面那座龙虎山的暗河里流出来的。”

梅子指着前面一座直入云天的秀丽山峦。楚华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心里琢磨着,要解开自己的身世,只怕先要弄明白自己是怎么会掉到了那条暗河里?

梅子望着他的眼神,马上明白他在想什么了,便说:“哥,你准是在琢磨,自己怎么会掉进了暗河里吧?哥,你肯定不是直接掉进暗河的。那条河叫青龙江,是从山上一个叫青龙洞的岩洞里流出来的,一直流到青衣江。山上有两个很深的岩洞,一个叫白虎洞,另一个就是青龙洞。白虎洞可以走到底,青龙洞从来没有人走到过头,只知道这条青龙河,是从青龙洞里流出来的暗河。哥哥一定是因为什么缘故进了青龙洞。”

楚华听着梅子的话,心中满是疑惑与好奇。他望向那座龙虎山,山影在朦胧的天色中显得神秘莫测。山上雾气缭绕,给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偶尔有几只飞鸟从山间掠过,发出清脆的叫声,却更衬出山林的幽静。他试图在脑海中拼凑出一些与那山洞有关的记忆碎片,可脑袋里依旧是一片空白。“梅子,那这青龙洞,平日里有人进去过吗?有没有什么传说之类的?” 楚华忍不住问道。

梅子歪着头想了想,说道:“平日里倒是有人进去过,不过大多都是走到洞口附近就折返了,说里面阴森恐怖,还有奇怪的声响。传说嘛,倒是有一个,说这青龙洞里住着一条沉睡的青龙,若是惊扰了它,便会引发洪水,淹没这一带。”

楚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却想着,自己怎么会与这神秘的青龙洞扯上关系。

楚华转而又想,兴许就是梅子所分析的了。他是因为某个原因走进了宜兴龙虎山,然后进了青龙洞,失足掉进了那条叫青龙的暗河,至于,吴越郡、太平兴国四年都是什么概念,楚华还是一头雾水。楚华想,等自己明白自己身世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这些究竟算什么概念了。梅子拉着他跳上岸去,一路朝隐在前面桑竹园里的一座毛竹小楼走去。路上告诉他,那里就是他们的家。

一路上,楚华看着周围的景色,越发觉得陌生。田野里,农夫们正在辛勤劳作,他们的穿着和举止都与楚华记忆中模糊的现代社会大相径庭。远处,几座古朴的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楚华不禁心中感叹,自己到底是穿越到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很快,他们来到了毛竹小楼前。小楼被一片桑竹环绕,环境清幽。门口有几只母鸡正在悠闲地踱步,看见他们回来,咯咯叫了几声。梅子推开院门,笑着对楚华说:“哥,到家了,快进来吧。” 楚华跟着梅子走进院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仿佛这里真的就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