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漩涡里的王朝>第九章·不堪回首

第九章·不堪回首

几日后,赵光义一道圣旨,不仅令户部消去了卓韵彩的官妓之身,而且为了表彰她有个状元弟弟,特赐二品诰命云夫人,还加赐了卓韵彩一座府邸,让她可以与状元弟弟同住。搬过去的当日,卓韵彩靠在楚华的肩头,悲泪长流。

楚华扶着她,满是关切地问:“姐姐,今日你应该高兴才对。从此之后你不再是官妓了,有了自由之身,该开开心心过日子啊。”

卓韵彩一声叹息,带着几分苦涩道:“姐姐是高兴,可是谁知道,这日子能让姐姐过多久?只怕也是昙花一梦而已。”

楚华疑惑道:“姐姐何出此言?”

卓韵彩将头靠进楚华怀里,轻声言道:“你是未来之人,总会回到那边去,丢下姐姐,还不是要孤苦伶仃度过残生?”

楚华情不自禁抚着卓韵彩,认真说道:“如此可好?我若是有一日离开,就带你同行。”

卓韵彩仰头,眼中满是期盼,问道:“你此话当真?”

“我又岂会欺骗姐姐?”楚华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哎,但愿尽如你言吧。你毕竟不是真的韵慧,哪里知道我心中的苦楚?”卓韵彩寻个借口回到旧房中,对着一盏孤灯,长吁短叹。灯光摇曳,映照着她满是愁容的脸,往昔的种种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想当年,卓韵彩正值风华正茂的锦绣年华,卓家乃是南唐金陵城著名的书香世家,祖上代代皆为才子,曾经被后主李煜赐了“天下书香”的御匾。那时的卓家,门庭若市,往来皆鸿儒,本应有着无限美好的前程。然而命运无常,祸事接踵而至,最终竟让她沦为官妓,这其中的苦涩,旁人又怎能体会。

这个南唐后主李煜,治国才能一塌糊涂,却是号称第一的风流皇帝。他的风流并非荒淫无度,而是才华飘逸,在当时堪称帝王家第一。李煜在词上的造诣非同一般,这得益于家传渊源。他的爷爷李昇建立南唐时,中原地区的皇帝是石敬瑭,那是个荒淫无度又残暴无比的君王,实力非常强大,李昇自知打不过他,自然没有问鼎中原的勇气,心甘情愿在江南一隅偏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国内的经济建设上。他统治开明,赋税很低,还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昇元四年(公元940年),在庐山白鹿洞建立了 “庐山国学”,招揽天下贤才来讲学。这便是后世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前身。李昇不轻易发动战争,使得南唐成为十国中国力最强盛的国家。李昇去世后,李璟即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文学功底相当不错,有一阙著名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如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从词中可以看得出,他虽不如自己儿子李煜,但显然已是高手。

南唐的文学氛围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最为浓烈,经济的富足往往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保证,南唐君臣中不乏名词高手。李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当李璟考虑着扩张的时候,北方的后周柴荣率水陆大军南下,柴荣堪称五代十国第一英雄,李璟完全不是对手,被柴荣欺负了几年后,李璟心灰意冷,为了不当亡国之君,赶紧传位给了李煜。

李煜更是不问国事的君王,心思都在填词上,他给后世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其中特别出名的就有十首之多,有几首简直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比如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真是字字血泪,断人肝肠。李煜本应是个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却偏偏坐在了政治家的位置上。当年就是这个李煜,因为非常欣赏卓韵彩父亲卓斐雯的才学,才会亲自题了“天下书香”这块御匾。

有了南唐皇帝的御匾,卓家在金陵更是名声大噪。随着卓家声名鹊起,来卓家保媒拉纤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因为人人都知道卓家有个貌美如花、才学过人的女公子卓韵彩。偏偏卓韵彩对媒人们介绍的那些纨绔子弟一个也没有看中,因为她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影,那就是她父亲的门生上官轩阁。这上官轩阁是卓斐雯最得意的弟子,在一众弟子中,才学也是出类拔萃的。

一次,上官轩阁到老师家中探望,不巧卓斐雯外出访友,接待他的只有卓斐雯的长女,年方20的卓韵彩。卓斐雯老妻早故,家中只有他和一对儿女。

上官轩阁身着一身玄色衣袍,头戴繻巾,显得风流倜傥。他走进金陵飞燕巷,站在一座小楼前,仰头看看上面的一块御匾“书香天下”,心中涌起一股敬仰之情,笑了笑,轻轻扣门。一扇小门打开,门前站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看着门外的上官轩阁,眼中带着一丝疑惑,问道:“这位公子找何人?”

上官轩阁满脸笑意,十分亲热地说:“想必这位就是学弟了吧?学生上官轩阁,是卓先生的门生。”

那少年露出一口白牙,灿烂地笑起来,说道:“原来你就是父亲常常提起的上官学长。小子卓韵慧,快请进吧。”

“小弟,是何人来找父亲?”楼内传出一个女子声音,宛如黄莺啼啭,清脆悦耳,仿佛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

“阿姐,是上官学长,上官轩阁来找父亲。”

“先请上官学长进来吧。阿姐即刻就来。”

卓韵慧对上官轩阁做了个请的动作,说道:“上官学长请进,家父外出访友,阿姐即刻即来。”

上官轩阁随着卓韵慧走进这座名满天下的书香楼。这还是上官轩阁第一次来先生家中。踏入楼内,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萦绕在鼻尖。卓韵慧引着上官轩阁走进客厅坐下,又斟茶上来。上官轩阁客气地坐在厅里的下座,有意避开了上方的两个主位。他抬眼打量这座雅致的小厅,只见花梨镶嵌茶几,楠木雕花靠椅,一张漆雕的梅兰竹菊四季屏风,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墙壁上还挂着几幅字画,笔锋刚劲又不失飘逸,一看便知出自名家之手。

刚刚端起茶杯,便听见一阵环佩声,一个淡妆女子从屏风背后走出。她身着一身乳黄色丝缎金银丝百鸟朝凤瑞纹锦裙,每走一步,裙摆轻轻摆动,仿佛百鸟灵动飞舞。发髻上一支拉丝玛瑙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两朵镂空牡丹翡翠绢花,更衬得她面容姣好,整个人显得温婉动人,宛如从画中走来。

上官轩阁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一旁陪着的卓韵慧已经开口:“上官学长,这位是家姐卓韵彩。阿姐,这位就是学长上官轩阁。”

“上官学长,快快请坐。”卓韵彩客气地请上官轩阁重新落座,自己走到对面的下手位坐下。她微微低头,双颊微微泛红,不敢直视上官轩阁的眼睛。

“晚生有些学问上的疑惑,特来讨教先生,不料今日先生外出,晚生有些鲁莽了。”上官轩阁微微欠身,略带歉意地说道。他偷偷打量着卓韵彩,只见她眉眼如画,举止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上官学长不必自责,家父本是忽然心血来潮出门去了,怕要耽搁数日,上官学长可多隔几日再来。”卓韵彩微笑着,语气轻柔,声音如同春风拂面。

“如此也好,卓小姐,晚生还有一事叨扰,不知可能应允?”上官轩阁微微皱眉,带着一丝期待问道。他心里其实是想多留一会儿,多看看这位美丽动人的卓小姐。

“不知上官学长还有何事?”卓韵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抬起头,目光正好与上官轩阁的目光相遇,两人又迅速移开视线。

“上官闻听先生的书香楼上有一库绝世藏书,不知可否一观?”上官轩阁说着,朝着楼上望去,眼中满是向往。其实他并不确定是否真有绝世藏书,只是想找个理由能在这多停留片刻。

卓韵彩不由抿唇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娇艳,说道:“学长,从何处听来此等说法?怕是那些世俗之人因圣上赐匾‘书香天下’而杜撰呢?”

“竟是如此吗?先生没有绝世藏书一库?”上官轩阁略显失望,不过很快调整过来,心想能与卓小姐多聊几句也是好的。

“家父藏书自是有一库,不过是寻常四书五经而已,其中倒也有几本珍本、孤本,学长若是隔日有暇,不如等家父回家后再来借阅。今日家中只有我姐弟二人,久留学长恐有不便。”卓韵彩解释道,神色间带着几分羞涩。她心里其实也有些不舍,希望上官轩阁能多留一会儿,却又碍于礼数。

“如此甚好,上官就此告辞,多有打扰了。”上官轩阁起身辞别,一步三回头,心中却对卓韵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卓韵彩也起身相送,目光追随着上官轩阁的背影,久久没有收回。

不料,从此卓韵彩和上官轩阁心里都有了对方,还真是应了古话所谓一见钟情。等卓斐雯回家后,上官轩阁便再度登门讨教,又上书楼借阅,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眉目传情,情愫暗生。每次上官轩阁来,卓韵彩总会精心打扮一番,挑选最合身的衣裳,梳理最精致的发髻,看似不经意地与上官轩阁相遇。两人交谈时,卓韵彩总会被上官轩阁的才学所吸引,眼神中满是倾慕,听到精彩处,会忍不住轻轻点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而上官轩阁也会刻意在上官轩阁面前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谈论诗词歌赋,偶尔还会吟诵几句自己新作的诗词,希望能赢得美人的芳心。在卓家的庭院中,两人常常漫步其间,春日里,一同欣赏满院的繁花,花瓣随风飘落,洒在他们身上;秋日时,踩在金黄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他们谈论着诗词歌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计划着有朝一日一同游历山水,过上神仙眷侣般的生活。那一段时光,是卓韵彩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她在黑暗日子里支撑下去的温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