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潮白河>第二十四章 好焦急,鸬鹚紧急商议营救对策

第二十四章 好焦急,鸬鹚紧急商议营救对策

冀东战事时刻牵动着远在潮白河的“鸬鹚”刘贤农的心。现任中共地下盈州、蓟州联合县委副书记兼盈州武委会主任(三镇)的刘贤农,对近期冀东艰难的战事,一直寝食不安。

“我去救他们!”此时,母新华也从延安回到了盈州,表面上在城关小学当教员,实际上是京东三县联合县委妇救会主任,代号“蜻蜓”。终于盼来了“老家”的消息:“我冀东独立旅损失很大,敌人俘虏了一批八路军战士。据可靠情报,敌人正在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做文章,有的还要送到日本做劳工,你们要适时组织力量营救,坚决粉碎敌人的阴谋!”

此时,井崎已升任日军驻盈州宪兵司令部司令。冀东大战前夕,井崎血染蓟运河十三镇的百姓,让刘高河敲掉了一条胳膊。断胳膊加瘸腿,使他吃尽了苦头,正因为受伤,谎称“全歼八路军主力”的战报才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故此因祸得福,冀东宪兵司令部不仅嘉奖了他,还提拔他做了盈州的“一把手”。

坐上了盈州的第一把交椅,没有自己的左膀右臂可不行。来到城里,他最不放心那个八面玲珑的县长“柴大棒子”,觉得他很阴,似乎对谁很都真诚,恰恰对谁都没有诚意。尤其是弄清楚潮白河柴、刘两大家族的历史渊源后,于是又破格提拔刘贤农当了副县长,并以此制衡柴松茂的权利。同时把大安新镇的警备队长刘二顺也带到了盈州,协助他管理全县的皇协军队伍。尽管如此,他还是不信任中国人,尤其对汉奸极端的不信任,大小事情都必须经日本人亲自督办。刘贤农虽然名义上挂了个副县长,其实就是做点维持会的事儿,非要刘贤农出面的,如治水、征粮、修路、建炮楼等,也要派日本人在身边监督。这倒为刘贤农制造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梭鱼”又带来了老家“蚂蜂”的指令:“独立旅有多名盈州籍的八路军战士被敌人活捉了,正在押往盈州。现已确定万能、刘高河等同志失踪,他们在日本人那里是挂了号的,如果一旦被俘,敌人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游街示众。万能、刘高河是盈州、蓟州百姓心目中的抗日英雄,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将会对盘山抗日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望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营救,决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真够歹毒的!”得知万能、刘高河可能身陷险境,母新华急得满地转磨磨儿:“我找找大舅试试!”“注意相机行事。”“嗯,我明白。”万能、刘高河有难,母新华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柴松茂。“柴大棒子”虽然是母新华的亲舅舅,其实近几年对母新华并不了解。当初就是他,把母新华推进了柴府那个万劫不复的火坑。自从被“鸬鹚”解救远离盈州奔赴延安后,与大舅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昔日拎着大棒子的警察局长,如今当这个县长着实是个傀儡。抗日战争开始,他辞掉官职跑到北平操持他的绸布庄,结果还是被日本人拉进了警察署,当上了“维稳办主任”,后来又被特务机关带帽调回了盈州,安上了一个伪县长的职位。所以,他既是中共争取和团结的民主人士,也是国民党派往盈州的特派员。日本人看上他,是因为他人脉广、财气粗、活动量大,各方力量都能争取他。

这几年,外甥女母新华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他也多少猜到了几分。今天一见面儿,母新华就围着冀东打仗的事儿问个没完,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大家各怀心思,谁也不想点破。“这种押送战俘的事,日本人虽然很重视,但就这么几个日本兵,他哪能忙得过来呢?”“柴大棒子”何等人物?他有意无意地向母新华泄露了井崎可能要将此次押送任务派给皇协军的消息。

刘贤农火速找来了“螃给”(螃蟹)商讨救助方案。“螃给”就是刘高河从螃蟹镇炮楼里拖出的那个警备大队长刘二顺,是“鸬鹚”安插在盈州皇协军里的一个内线,“螃给”是他的代号。刘二顺是蛤蟆台子东村的,祖先也源自潮白河刘氏,因家里穷,为了混口饭吃,无意间被人拉去当了伪军。自从穿上了一身黄皮子儿,村里人就开始叫他“二狗子”了。

“他妈的!大家伙都拿啥眼看我呀?丢死人不干了!”听到有人这样叫他,回到家里就急次白脸的甩掉军装,说啥也不干了。

“咋好?咋好……”老娘惦着小脚要到盈州找刘氏族人讨主意。恰巧碰到骑着洋车子的刘贤农:“七嫂子,你这风风火火的要干啥去?”“你是谁呀?”“我是刘家老二贤农啊?”“哎呀!是‘二掌柜’的呀?咋这样了呢?都不认得你喽儿了,正有事要去城里找你喽儿呢,这揍给碰上了,你瞅瞅,啧啧……”

“嫂子,啥二掌柜呀?叫我兄弟就可以了。到底啥急事跑这么远去城里?你的一双小脚得走到啥时候哇?”“唉!他二收儿(叔)哇,你喽儿看咋好哇?你那个不争气的大侄儿二顺子,当初不让他干黄皮子,为了给我治病儿,非干不可。眼下让大家伙儿骂成二狗子了,知道后悔了,你喽儿说说,这坏名声咋才能抹去呀?”“七嫂子,你放心,二顺子不是那样的人!”

“这名声不好听啊?要不退喽吧,知不道日本人答应不答应?”“七嫂子,要不我跟二顺子扯扯?”“那敢情好,让二收儿你喽儿费心了……”刘贤农对刘二顺说:“二顺子呀,既然干上了,你还是留下吧,我搞水利,你做警察,我们多少还有个关照不是?”

“那我揍听二收儿(叔)的!”从此,刘贤农一直关注着他,并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不断在暗中帮助他出政绩,让他很快当上了小队长,后来又当了中队长。刘二顺也遵循着刘贤农的话,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原则,遭到老百姓的唾骂也不还口,反而赔礼道歉;遇到日本人欺辱伪军,他敢于越级上告。大安为收买人心,对这样老实巴交群众基础好的伪军也是高看一眼,正因为如此,业绩不咋突出的刘二顺,仕途上却顺风顺水,难怪小个子“马屁精”都不服气。刘二顺虽然不知道刘贤农的真实身份,却非常尊重刘贤农,一切按他的要求行事。刘贤农感觉时机成熟,决定发展刘二顺做了内线。“老家”指示很简单:“代号‘螃给’。任务:长期潜伏。”

“呦西!刘二顺地说得不多、干活不少,老实憨厚,溜须拍马地不会,此人忠诚可靠,重用大大地!”刘二顺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井崎的认可。大安被撤职之后,虽然小个子“马屁精”被调离了大安新镇,但他不向新来的井崎揭发了刘二顺在火烧炮楼事件中的不作为,井崎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却没有怪罪刘二顺,反而提拔重用了他,可见其群众基础和自保能力非同寻常。

“不作为地可以理解,给我惹是生非的不可以!听话大大地!”这就是的井崎用人理论。当初刘贤农火烧螃蟹镇炮楼的行动,组织上没有交代他任何任务,但“鸬鹚”等人一进院儿,立即被他认了出来。

“‘鸬鹚’来了,他们要干啥?为啥不提前通知我?……”他不敢露出任何破绽,只能不动声色地悄悄观察事态的发展:“不到万不得已,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了‘螃给’,假若出现特殊情况,刘二顺也会成为最后的杀手锏!”孤注一掷!这可能是“鸬鹚”的最后一招了。没有“蚂蜂”的明确指示,“鸬鹚”是万万不敢直接启用“螃给”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火烧炮楼行动,刘贤农对所有环节都想到了,也都做到了,但还是有个地方被刘二顺给嗅出了纰漏。“鱼鹰子”走进炮楼,筐里的东西香味四溢,他却闻出了异样的味道,迅速探出头来观察动静,当刘高河把一筐子猪蹄和烧鸡分发给伪军们的时候,刘二顺立即领悟到了这次行动的目的,不过对为何使用“迷魂散”而不用“麻魂散”却感到非常的奇怪:“咦?猪蹄子里头下‘迷魂散’要干啥呀?我当时揍听出了是‘迷魂散’的味道(潮白河人管‘闻味’叫做‘听味’) …… ”刘二顺的爸爸是蛤蟆台子东村吴氏中药房的老药工。小的时候,刘二顺就是在药房里泡大的,可能是父亲的传承,也可能是先天聪颖,他的小鼻子儿极其灵通,许多中草药拿来一听(闻),便立即能报出药名儿。本来是可以学中医的,无奈吴家定有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当初的徒弟管彤虽是个意外,但后来他跟刘曼霞在吴府生的孩子也全部归了吴姓。

“崴了崴了崴了……”他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化妆进炮楼,猪蹄里放麻药……啊?!这是要把人麻昏,然后……‘鸬鹚’这是来攻打炮楼了?可这药用的不对呀?是不是把‘麻魂散’和‘迷魂散’错当成了一种药物?这是一般人都极容易搞混的一种药物,这一错不要紧,那会耽误大事的!没接到‘鸬鹚’的指示呀,自个儿该咋办呢?”“麻魂散”是由曼陀罗制成,味道很轻一般不易被发觉,人服用后可睡上几个小时,醒后还会头疼。而“迷魂散”则是一种能够迅速使人昏昏然、飘飘然,但很快就朦朦胧胧醒盹过来的性幻迷药。“嘿嘿嘿,美人,我来了!”传说中,古代贼人有各色的“迷魂散”,其中一种是专门用来劫色的,贼人潜入深宅大院,通过窗棂纸把药粉吹入小姐的闺房,小姐只要一闻儿,便身子一软儿耳热心跳,贼人淫笑一声,揭开蒙面扑将上去:“妈呀,我没法活了……”次日,小姐的“守宫砂”不见了,害得她在绣床的一角哀哀地嚎哭不止……这种药使用起来非常简便,为了迷人眼目,贼人在遁逃时可以随时撒向追赶者,致人短暂休克,助其逃脱,有时连普通护卫也奈何不了他们。后来得知,行动前,刘贤农把寻找“麻魂散”的事儿交给了万能。“蜘蛛”安有福却自报奋勇地说:“我认识那种药,揍让我去买吧!”

“好的,注意安全,不可走露风声。”考虑到小孩子买药更安全些,刘贤农就同意了。“蜘蛛”不了解“麻魂散”,却非常了解“迷魂散”。他在书本中曾详细了解过“迷魂散”那种东西的功效,于是把“迷魂散”当成“麻魂散”给买了回来。回来后按照配比把药粉洒进了烧鸡、猪蹄的汤锅和白酒当中,剩余的一部分当然也不忘记假公济私扣留了下来,后来他私自使用这玩意儿时,一用一个准儿,灵验的很。

细节决定命运。大家伙都不认识此药,更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儿,幸亏遇到了刘二顺,不然肯定误了大事。当刘高河、李大傻把刘二顺等人从炮楼里往外拖时,大部分伪军已经逐步清醒了。“要想活命,谁都不准动!先闭上眼装死儿,等着日本人来了再说,否则,即使八路军不杀我们,日本人也饶不了咱们的!”刘二顺小声警告大家,不要轻举妄动。伪军们不知道八路军有多少人,又丢了武器,大家都很听话。不仅没有对刘高河、李大傻动手,还非常感激八路军的不杀之恩,这也成了小个子“马屁精”质疑的证据。伪军们都死保着他们的队长,“马屁精”的告状就等于放了不响的臭屁了。从此,螃蟹镇炮楼的伪军一直都循规蹈矩,很少有欺负老百姓的事儿了。

冀东战役,日本人也吃了大亏:“盈州是华北地区的模范治安区,抵抗力量微乎其微。对此,大日本皇军驻华北司令部极为满意,大日本帝国的报纸也做过专门的宣传。可是,从冀东战役了解的情况看,八路军独立旅所含的冀东五县,盈州籍的八路军比例竟然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这说明原来盈州的抵抗分子都跑到了冀东,你们是怎么搞的?作为盈州宪兵司令,你要做出深刻地反省!”

“军事法庭地,大大的讨厌!”战役刚一结束,“老柴齐”就受到了冀东司令部的严厉训斥,想起大安的下场不寒而栗。这时,他最不愿意看见的汉奸又不请自到了:“太君,我地有好办法!”听说八路军吃了败仗,“大嘎鱼”乐得手舞足蹈。除掉万能刘高河胜于任何灵丹妙药,下巴也在一夜之间好了:“ 太君,这次一定要把他们通通地斩草除根!”“他看了看井琦的脸色,小心翼翼地献计说:“太君哪,你喽儿不必烦恼!咱们盈州那可是国家级模范治安区荣誉称号哇,不能揍这么白白丢在万能、‘鱼鹰子’这两个害群之马手中!只要能抓到他们,我有一个震慑土八路的绝妙办法!”

井崎向来讨厌“大嘎鱼”,哪有心思听这个“狗”东西胡嘞嘞?但看到“大嘎鱼”那真诚的态度以及孝敬了这么多的好吃好喝,还有古玩字画啥的,就往下压了压性子暂时忍耐着。中国人不是常说“当官儿不打送礼的”吗?大小也是一条财路,先留着这条丧家狗,说不准哪天还会有点用。

“呦西,你的好主意地,快快地说出!”井琦不耐烦地催促着。“谢、谢谢太君的信任!”井崎一给他好脸儿,“大嘎鱼”马上就来劲了:“太君,我认为,凡是抓到盈州的八路,你喽儿揍交给我,我有办法,让他们彻底改邪归正!”“大嘎鱼”说的唾沫星子乱飞:“我要把土八路全部押回他们的庄里头,让他们的父母亲人,一个不落儿的全都陪绑,爹妈脑袋上挂上尿罐子,有亲戚人的脖子上都挂上一对儿破鞋儿,小铜锣开道,大张旗鼓地押着他们游街示众!”

井崎有些犹豫:“这个地可行?你们滴人权地不顾?”“我的亲亲的太君啊,啥××人权哪,你喽儿是知不道哇,潮白河的穷鬼们活的揍一个面子,我要让他们一个个丢人现眼,等游完街,再把八路的脑袋瓜子割下来挂到树上。我揍××不信了,看往后哪个穷鬼还敢跟我们作对?”

张大牛的主意真是缺德到家了!井琦听了,更加恶心“大嘎鱼”这种无耻小人,但转念一想,这可能正是“中国人整治中国人”最绝妙、最有效的汉奸文化了:“八嘎地……呦西!你地,潮白河精英文化地干活!”“过奖了太君,你喽儿过奖了!”受到表扬的“大嘎鱼”乐颠颠地回了村。

得知哥哥见了井琦,张康急的连连跺脚:“崴了崴了,大哥你赶紧装病,别再出这个屋子了。这个活儿,可以让别人去干,你说啥都不能再出面了!”在张康的阻拦下,“大嘎鱼”虽然没有亲自出面儿,但其他汉奸按照这个办法却干的非常卖力。

“丢人哪!没法活了!”按现代人的思维,这根本就不是啥事。而在当时深受齐国文化以及袁黄(了凡)思想所熏陶的潮白河人,把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大家忍受不了“挂尿罐子挎破鞋、敲铜锣游街示众”的羞辱,一些老人投井了、上吊了,许多家庭也都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一毒计,在一定程度上镇压了老百姓的反抗烈焰。

诗曰:死生相知是亲人,生死战友情更深;旌旗猎猎生与死,是生是死揪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