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杨兴友制订的方案得到确认的电报批复正式下达。对于这个优秀培训计划,程若青认为并非偶然得来,而是杨兴友凭借其突出的能力才得以完美呈现。程若青对杨兴友的出众能力、周到安排深表敬佩。她敬佩杨兴友在多个专业领域的深厚造诣,能够准确把握培训的需求和重点。她更敬佩杨兴友的细心与耐心,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全。在程若青的心中,杨兴友无形中已经成为榜样,激励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然而,这项培训计划恰似一条跨越重洋的纽带,将中国、澳大利亚与肯尼亚这三个文化迥异、需求有别、传承多元的国度紧紧相连,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国联动培训。如今,茶叶培训成为三国携手的新契机,让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需求碰撞交融,程若青深知此计划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明白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文化差异易生沟通龃龉,需求不同使目标设定困难,传承多元又要求培训精准适配。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影响培训全局。她深感责任如山,每一步都谨慎前行,誓要为这场跨国培训筑牢根基。
程若青觉得仍有必要亲自去培训基地,作一番实地的考察与审核。但她并非对培训方案心存疑虑,方案里的课程架构、师资排布,团队认为其严谨性与专业性毋庸置疑。可培训基地是学员未来学习生活的“第二家园”,纸上得来的规划终究隔着一层纱,唯有亲眼看看,她才能真正放下心来。况且这也是操作流程里明文规定的“必答题”,是保障培训有序推进的关键一环,容不得半点敷衍。从设施检查到氛围评估,每个步骤都如同精密齿轮,环环相扣,唯有严格执行,才能为培训活动的如期、顺利、圆满开展筑牢根基。
程若青期待这场培训能圆满收官,让学员们满载收获而归,更盼其成为三国友谊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彼此的合作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更何况,程若青本就是将情谊视作生命底色的赤诚之人,她的灵魂谱系里,朋友间的情谊是熠熠生辉的瑰宝,是生命长河中最璀璨的星辰,在每一个暗夜与迷茫的时刻,都能照亮她前行的漫漫征途,让她于纷繁尘世中始终怀揣温暖与勇气。她与杨兴友的相遇,即便一切尚处于初绽的萌芽阶段,却似有一种无形的引力,让这份情谊挣脱时间的桎梏,超越相识短暂的局限。时光仿佛施了魔法,每一帧画面都镀上了梦幻的色彩。
程若青的心湖,总在不经意间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那是一种难以名状、却无比清晰的亲切感。仿佛他们并非初逢于今朝,而是在前世就已结下不解之缘,彼此的灵魂在岁月的长河中遥遥相望,而今生的相遇,不过是跨越时空的久别重逢,是命运给予他们最珍贵的馈赠。
更何况,命运总爱在暗夜投掷惊喜。杨兴友毫无预兆地闯进程若青的生活,恰似一道划破浓稠黑暗的炽烈曙光,带着破晓的决绝与温柔,瞬间点亮了她原本晦暗无光的世界,为她注入了一股全新的、蓬勃的希望。回想起那段孤苦无援的至暗时刻,程若青仍觉心有余悸。彼时,工作上的项目如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让她仿佛置身于冰冷刺骨的寒潭,孤立无援。就在她几近绝望,被绝望的潮水彻底淹没之际,杨兴友如英勇的骑士,及时伸出了温暖而有力的援手。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又以无畏的勇气,直面那些让程若青畏惧退缩的难题,用坚定的行动为她撑起一片天。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稳稳地矗立在程若青身前,为她遮风挡雨,抵挡着工作中狂风暴雨般的侵袭,让她得以在安全的港湾里重拾勇气,重新出发。
这样的邂逅与相遇,这样的惊喜乍现与心灵触动,这样的偶然碰面与欣喜偶见,带给程若青的情感与友谊,往往是最为珍重的,值得她好生爱惜与呵护。在程若青看来,这样的情感与友谊,就是一座坚实的桥梁,为她铺就了畅行无阻的道路,让她能够顺利地度过难关;就是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她迷失的道路,让她能够无所畏惧地大步迈向未来。程若青对杨兴友自然也就有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于心底所滋生漫涎的一种莫名的好感,还有沉入心底的思念。
白落梅曾经说过,“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程若青进而又不由的思忖,人们常说“船过水无痕”,可为什么不说“水泼墙有印”呢?她与杨兴友的情谊,虽然仅仅只是简单的一时之交,偶然的一次相遇,或者说无意巧合的萍水相逢,但是留在程若青心田里的印象却是长久的,甚至是永恒的,以至于这份感觉始终是热乎的,滚烫得就像燃烧的火焰。
程若青特别喜欢白落梅这一类唯美且舒心暖意的句子,因为觉得她的许多话总能恰到好处地把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去了。虽然白落梅同样也说过“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还有前段末句“某个渡口离散”这样略显伤感的话,可是自己对于杨兴友的这份好感尽管还只是初次交往,但却依然像被深深地烙了印似的。如此深深地镶嵌在她的心田深处,令她始终难以忘怀。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也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全都无法将杨兴友从自己的心海里抹去,也因而自己与杨兴友之间的情谊绝对是不可能离散的。
不过,在这个思绪飘飞的时刻,程若青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可不想过白落梅所说的那样一种“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这般清苦孤寂的日子。白落梅笔下的那种生活,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宁静的追求,是心灵深处的一份独守。然而,对于程若青而言,却始终不愿意接受。作为一个正常人,程若青从来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她的性格过于外向,心里一旦有话,就必须得说出来。如果没有友谊的陪伴,没有心灵的慰藉,没有情感的加持,这样的日子必然会变得异常难熬,势必很难打发。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两件,一是美好的遇见,二是艰难的忘记。遇见了就应当倍加珍惜,忘不了的就选择永远铭记……。也正是因为这一显见的缘故,无时无刻不在内心牵挂、每每总是纠结不已的程若青,令她心心念念地总希望能够早日再次见上杨兴友一面。因为那次俩人自从盘城市分别以后,尽管电话联系一直未曾中断,然而彼此间自后却再也未曾有过直接面对面地倾心交谈。
可是邢达这边呢?自从接到了程若青即将莅临查看、审核、验收的明确电话后,杨兴友便兴致勃勃、满怀期待于她抵达的这一天,立即亲自去车站恭候、迎接。当他见到此时已完全换了另一幅装束的程若青时,着实被她的完美形态惊得目瞪口呆。你且看她,身着得体的紧身衣,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娇姹惊人的火辣身材,线条优美动人,令人赞叹;烈焰红唇,其娇艳程度桃花已远远不及,这般灿烂夺目;一对呼之欲飞的翘乳,下面裸露出一小段粉嫩动人的白皙小腰,肌肤如羊脂玉细腻光滑;还有笑容可掬、秀色可餐的粉红色面庞,真的可以说漂亮到了极致。灿烂的阳光如水般轻柔地沐浴在她窈窕热辣的身材上,她挺着花苞的胸脯,越发显得妩媚动人,风情万种。她优雅美丽,有种不污纤尘的狷介和不入俗流的倨傲,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这般姿态把个柳弱花娇、玉骨冰肌的魔鬼身材勾画得凹凸有致,波澜起伏,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与遐想。她的美丽并非仅仅浮现于表面的那种肤浅之美,而是一种纯粹的内敛与深沉,越品越有韵味的耐看之美。这让前来迎接客人的杨兴友和与他同来的员工,惊得差点儿让鼻血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