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程若青于是动作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迅速拿起桌上的电话,按照消息末尾提供的联系方式,很快拨通了澳大利亚北京办事处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位热情洋溢的女接待员的声音,她向程若青详细且全面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就此询问程若青是否有兴趣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程若青不假思索,表现出对这个与自身业务并无直接关联项目的浓厚兴趣,声音坚定而果断,并要求对方以电传的方式尽快发来详细的资料。

不到半个小时,传真机的声音在办公室安静的一处嗡嗡地响了起来,自然没有引起正在忙碌的其他人的注意。程若青立即快步走了过去,取出刚从传真机里吐出来的一大摞文件。她迫不及待摊开资料,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资料中详细介绍了绿茶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澳大利亚海外援助财团驻北京办事处给予受训方的资助方式。程若青越看越兴奋,认为这个项目明显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还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扩张意义。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商机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在公司从未涉足这一全新领域的情况下,程若青的内心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算太小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绿茶培训毕竟是属于全新开辟的业务,而且这只是自己单方面认定的,张经理很有可能不一定认可。既然是新开业务,她作为公司的一名熟练员工,就应该无条件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需要有领导明确的授权才能接手开展这个工作。

但程若青同时已意识到,打就是遵循公司既定的流程,或许是因手机兴起未久,员工中使用者尚属少数,她自己自然也未配备,但张经理无疑是有手机的。因此,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她完全忽略了可以通过拨打张经理的手机来联系他的可能性,单纯地认为无法与张经理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也使得绿茶培训这件事让程若青倍感纠结。她深知,商业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一旦轻易错过这次,未来可能再难寻觅,因此,拥有强烈主人公意识的程若青实在不愿轻易放弃这个难得的机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审慎评估和仔细推敲后,程若青最终的思想,后者战胜了前者。也就是说,机会战胜了风险。她在认定事先无法征得张经理授权的情况下,最终依然大胆地做出决定:接纳绿茶培训项目。程若青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也相信公司能够从这个项目中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也是基于一番权衡利弊、左冲右突的反复思考,程若青最终立即拿起了电话,再次拨通了北京办事处的电话,表达了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浓厚兴趣。在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后,她当机立断,表示愿意接受这个针对肯尼亚的绿茶培训项目,并承诺将全力配合对方做好后续的项目培训安排。

自从接收下了这个项目,程若青的内心就此充满了十足的自信和满满的期待。她在不停地臆想与憧憬,待张经理回到单位后,向他汇报这件事时的具体情景,心中不禁悄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她坚信张经理一定会对自己的这个大胆决策给予高度的赞赏和充分的肯定。就这样,程若青坐在办公桌前,一边有条不紊地整理相关资料,一边自信满满地憧憬与想象由此带来的种种美好感觉,仿佛美好的未来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过了整整三天,张经理按照预定的时间如期回到了单位。程若青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满怀期待的表情,她拿着这份关于绿茶培训项目的详尽资料,早早等在张经理的办公室门口。当张经理刚一走进办公室,程若青立即快步迎了上去,先是打了声“经理在外辛苦了”的热情问候,声音中透出掩饰不住的激动。接着倒了杯热气腾腾的开水,立即递给张经理。然后,她迫不及待地将绿茶培训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处理意见,向张经理作了详细的汇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得到认可的光芒。

程若青此时的心情犹如绚烂绽放的花朵,璀璨而又热烈。她满心怀热切的期待,双眼闪烁着光芒,盼望张经理对她就这件事的处理给予充分的肯定,进而对她表扬一番。这种期待的心情,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小孩渴望得到母亲心仪已久的糖果那样,心中充满了急切与憧憬,只愿那甜蜜的认可能尽快降临。

然而,从张经理的神情上细细观察,向来善于捕捉细微末节的程若青,敏锐地预感到,事情似乎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像阴霾笼罩在她的心头。她的心情也随着这预感渐渐变得灰暗了下来,原本洒满阳光的世界有了被一块巨大的黑布遮蔽了的感觉。

张经理并没有如她所期望的那样,立即提及这个让她心心念念的培训项目。相反,张经理却讲起公司最近的业绩情况。程若青不由得感到有些郁闷和困惑。她不断地思忖,张经理所讲的这些内容,跟眼下至关重要的绿茶培训一事有关吗?她焦急地盼望张经理能尽快转到培训项目这个话题上来,可是张经理却一直未曾涉及。但她还是强忍内心的不安,耐心倾听经理接下来的讲话。随着张经理讲话语气逐渐加重,程若青的心也渐渐揪了起来。感觉似有了一盆冰冷刺骨的水从头顶上浇下的伤感,自己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寒冷迅速蔓延至全身,她便有了一种从头冷到脚的感受。

她痴愣愣地坐在椅子上,一时完全不知所措。原本满心期待表扬似乎不可能。这让她多少感到有些失落和沮丧。这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让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似乎全都白费。此刻,她的心情似从高高的云端猛然跌落到了深不见头的谷底。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几乎无法承受,一下子坠入了黑暗的深渊。她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量,感到身心疲软。

由大喜过旺到心情失落,张经理似乎早已窥见到了程若青细微的心理变化。于是停顿了一会儿,尽量以不致伤害程若青自尊的合适措辞,试图用缓和的语气谈了自己对外绿茶培训这一问题的看法。他和颜悦色地跟程若青说,“你很有开拓创新意识,处事干脆利索,多谋善算,当机立断,这都是你不可多得的优点与长处!大家对此也早有共识,这也是我特别看重你的优势方面。绿茶培训属内延业务不假,但它却同样也是一个涉外项目,肯定不能与纯粹的内联业务相比。‘外事无小事’,中央曾多次反复强调。再说,更为突出的重要一点是,这个培训项目你打算往哪儿投?谁来接盘培训?从你刚才的汇报中并没有谈到这类的安排。由此可以断定,你在没有全面掌握情况的前提下贸然接活儿,肯定有所欠妥。弄得不好,将是一起涉外事件,可能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有辱国家尊严的责任就有些麻烦。

但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个项目,那就得认真当回事儿,并且毫不犹豫地立即付诸执行。只是眼下最为迫切的事情是,如何尽快找到这项培训活动的接盘人,以便于这个项目更好地顺利实施下去,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程若青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手中记录的笔就这样悬停在胸前好一会儿才落下。张经理先是开场白进行了一番客套性的表扬,但随后所讲内容的言辞,尽管并没有直截了当点明“不经请示擅自表态”批评的意思,然而,这种先扬后抑、前松后紧的语态变化,依然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了不是批评的批评,不是指责的指责,不是埋怨的埋怨,不是否定的否定。这种暗含批评、指责、埋怨、否定的语意,就像炽热阳光下身后的影子,虽然看似无形无状,但是却怎么也掩盖不了真实存在的事实。程若青从张经理语态严肃的谈话,以及看似不曾紧绷但实则隐含压力的面部表情中,已经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