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茶培训项目合作有条不紊且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杨兴友与程若青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也因而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入互动。从起初仅有的电话联系,逐步发展到较为正式的电子邮件交流,再到后来偶尔为之的传真交换,每一次交流都像是一条条牢固的绳索,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与牢固。时至今日,尽管彼此间依旧主要依靠电话与邮件往来,然而这样的往来却越来越频繁,氛围也因而更加热络。这些频繁的交流,所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绿茶培训项目进度的探讨,更有相当一部分则是双方深邃思想和各自观点的火花碰撞。
在频繁、密切的交往接触中,杨兴友对程若青的了解也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深入。他们饶有兴致地谈论一些工作之外的诸多话题,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等。无论是闲暇时的邮件闲聊,还是静谧夜晚的电话长谈,他们的关系已经越拉越近。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深入交谈,杨兴友渐渐了解到程若青原来不仅是一个聪明、勤奋、充满理想、执着追求的女子,而且还是一个有亲人却无亲情,饱受磨难的凄苦女孩。也因而,她的成长历程始终充满了一路的坎坷与波折。她的父母亲及其祖辈那些不为人知的人生过往,让杨兴友对程若青所承受的凄苦不禁为之深深震颤。
有关程若青的身世,特别是她令人心生怜悯的痛苦经历,也逐渐在杨兴友的脑海中愈发清晰。程若青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很小的那个时候开始,人生道路便充满坎坷,算是经历了数不清的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虽然父母双亲都有工作,家庭经济状况不算差,但她却一直处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因此遭遇过太多的挫折和磨难。
然而,她却凭借自己顽强不屈的努力和出类拔萃的才华,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在艰难中坚定地前行,在困苦中奋力地跋涉。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多么曲折的道路,她都咬牙坚持,从不轻言放弃,最终走到了今天这般令人瞩目的位置。她的这种坚忍不拔和始终不懈的拼搏精神,让杨兴友对她越发刮目相看,心中也对她多了几分由衷的钦佩与欣赏。
程若青出生于1977年,按照中国传统的生肖属相推算,她比杨兴友整整小了两个属相,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间隔了整整一代人的岁数。要知道,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里,属相的差异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年龄划分,往往被赋予了深厚且丰富的象征意义。因此,它可不仅仅只是代表着年龄上的差距,更有的则是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的鲜明体现。每个属相全都无一例外承载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反映出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
程若青的母亲程媛媛,原本一直生活在广济县乡下的当马寨镇。由于程若青的外祖父程祖强长期在广济县的另外一个地方——青风镇做个体缝纫工,因而程祖强在青风镇这里积累的人脉关系,比起当马寨镇老家而言,自然要丰厚得多。所以,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程祖强决定举家迁至青风镇。在青风镇,人们说起程祖强这个名字,倒没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住他是谁,然而只要人们一提起程裁缝这个因职业而起的外号,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程若青的父亲青高远呢?他的祖籍在山西。青高远的祖父青志坚原本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地位显赫。不论是在清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期,还是在民国那段复杂多变、局势混乱的时代,祖父辈及其往上的好几代人都在当地官府衙门担任重要官职,算是响当当的头面人物。虽然贵为官家,但他们家族一向为人惇厚诚实,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平日里在人际关系方面从没有任何嫌隙和矛盾,与人相处总是以和为贵,以善为先,以邻为亲,口碑极佳。
也正因如此,他们家的信誉向来一直很好,深受邻里民众的尊敬和赞誉。在当地,只要有人提起青家,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其家族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无论是对待左右邻里乡亲,还是对待下属官员,青家总是秉持公平、公正、友善原则,从不仗势欺人,因而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全国解放初期的那些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政治生态、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生活习俗,自然赋予了新的涵义,也因而随之而来的政治生态方面的变化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家族中祖父青志坚曾经显赫的衙门旧官僚身份,在这个早已今非昔比的现今当下,已经不再受待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旧官僚身份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始终无情地压在了祖父青志坚的身上,家道从此便开始衰落。
也正是青志坚旧官僚身份的这根软肋,在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不免成为了重点整治对象。还有后来的“三反、五反”扩大化的不幸卷入。随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祖父青志坚和他的家族,自然总是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成为了批斗的重点对象。
每当政治运动的风头一兴起,青志坚无疑就会被迫卷入其中,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打击。这种接踵而至的运动,项背相望的批判,接连不断的打击,纷至沓来的斗争,让青志坚倍感艰难,身心俱疲。就在这样的一次次批斗、一回回整治中,祖父青志坚的精神完全崩溃,身体也日渐衰弱。他实在无法承受一波又一波的批斗,最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悄无静息地永远闭上了眼睛。
作为顶梁柱的祖父青志坚突然间溘然仙逝,这对于这个原本就已处风雨飘摇的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大打击。祖母悲痛欲绝,哭肿了双眼,可以说伤心至极。为了这个家族的未来,祖母只好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她唯一的儿子青高远,踏上了艰辛的逃难征程。从此,这个家族不得已永远逃离了那个不堪回首,充满政治斗争的漩涡和动荡不安的故乡。
当祖母带着青高远来到远离故土的广济县青风镇时,她的眼睛不禁突然为之一亮,似乎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久违了的一种亲切感。这是因为什么呢?咱们家族不是姓“青”吗?这个地儿的名字刚好就带有一“青”字,这种由“青”字带来好运的心理暗示,显然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老祖母觉得青风镇似乎就是青家从此谋求更大发展最理想的地方。于是,她随便找了处房子租住了下来。
尽管在青风镇这儿,算是两目一抹黑,但仍心有所系。毕竟初来乍到,自然一切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又难以捉摸。然而祖母骨子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深埋地下的种子,遇着合适的土壤便蓬勃生长。她非但没有被陌生感击退,反倒像是被注入了神奇的力量,焕发出扎根此地、发愤图进的激情。因为她心里明白,新生活的画卷才刚刚展开,每一笔每一划都将伴随着新的挑战。但她坚信,挑战与机遇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这未知的陌生背后,必然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就像黑暗的夜空中藏着无数璀璨星辰,只要努力去探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光明。
一来,他们毕竟远离了故乡的压抑。在故乡,那些无法言说的压力始终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而如今,他们在青风镇仿佛获得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新生感。二来,有了青风镇的“青”字强势加持,在祖母的心中,也就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让祖母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在青风镇这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祖母找到了新的生活盼头。曾经面对的种种困难与失落,在这里似乎都化作了过眼云烟。她坚信,即便一切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因为真正的勇气和希望来源于内心深处那份不灭的信念——只要足够勤奋,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
祖母就已经开始了她新一天的努力。无论是耕种那片虽不大却满载希望的土地,还是精心照料着家里那几只带来温暖与陪伴的小羊羔,她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这份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给家族中的年轻一代树立一个榜样:无论身处何境,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在这里安身立命,重建属于他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