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风镇有了新盼头的祖母坚信,一切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她告诉孩子,通过的努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像这片土地一样,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只要用心耕耘,终将绽放绚丽多彩的花朵,充满阳光和幸福。她相信,青风镇不仅会成为物质上的家园,更会是心灵的港湾,承载着所有的梦想与希望,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了能够更顺利地融入当地社会,这对母子俩自始至终保持低调,怀揣谦恭,为人处世方面更是非常谨慎。也正因如此,在青风镇的这段漫长日子里,祖母与程若青父亲青高远紧紧相依为命。祖母秉持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路。为了维持生计,她不畏艰辛到处打零工,帮人缝补洗涮衣物;她还在街头摆摊卖菜,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始终守在菜摊前。哪怕一点点钱的活儿,即使只有三分、五分的微薄收入,她都绝不放过。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她从未退缩,始终坚定地向前迈进。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勇气,特别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她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和认可。
也正因为如此,找她帮忙做事的人越来越多,她的活路所以从来不缺。而她的儿子青高远呢,也是在母亲的谆谆教诲和以身作则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勤劳踏实、心地善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深知母亲的诸多不易,从小就立志,一定要通过自己俯下身子的努力、奋斗,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广济县青风镇,这个从外地迁入并且逐渐长大的青年人青高远,因其勤奋务实,还有他不同凡响的魅力备受瞩目。他长相俊俏,精致的五官,眉宇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英气,颇具吸引力。他有极佳的口才,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无论与谁交谈,都能够应对裕如,谈笑风生。而且他为人豪爽大方,心胸宽广,从不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和人家斤斤计较。总是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乐于助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使得他在镇上赢得了极好的人缘,大家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与抚养下,青高远已经长大成人。他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还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更理想的生活,他曾经一度离开过青风镇。只是在经历了一番东奔西走的劳碌奔波,或许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并未出现他所满心期待的美好愿景。这且不说,反而还接二连三地遭遇挫折。他不想花钱添置拉货的架子车,常常形单影只地守在劳务市场,却始终没有多少人愿意顾请他。因为一份好不容易找到的泥瓦工活儿,他曾在三层楼的脚手架上不幸摔了下来,幸好落在了用于施工材料的沙堆上,可依旧摔了个鼻青脸肿,……。有了此番充满艰辛、颠沛流离、四处碰壁的痛彻经历,青高远的内心似被无数把锋利的利刃狠狠地划过,以至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青高远从最初的冲动和盲目中逐渐冷静了下来,他不得不沉下心思,重新思考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在严酷的现实状态下,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到底又是什么。
青高远在这条充满艰辛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无数次满怀期待却最终希望全落空,却总是遭受了数不清的冷漠和无情的拒绝。这样的无助和迷茫,这样的凄苦和无奈,让他深感痛彻心扉。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含辛茹苦、为养育他奉献了一生的伟大母亲,用尽了她全部的爱,耗尽了她所有的心血。他明白,自己绝不能再让母亲为他每日担惊受怕,怀揣忧心忡忡的心情。不能再让母亲为他日夜操劳,以至于身心俱疲。
也是经过这样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的仔细对比,青高远直到这时心里才完全明白了过来,外面的繁华终究只是别人的。因为他知道,热闹的大都市里,虽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哪儿有一块真正属于他这颗渴望安身立命的心灵之地呢?所以真正能给予他归属感和安宁的地方并不是他曾一心期盼的大都市。看似美好的一切,不过都是镜花水月,中看不中用。对于自己而言,那都是毫无意义的华而不实。
心态有了这番调整,青高远的目光从此更加坚定。因为他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自己真正的归属地,还是那个充满熟悉气息的青风镇。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承载着他成长过程中的美好记忆。也因此,为了母亲,更为了自己未来充满未知却又满怀期待的人生道路,他必须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青风镇。相信青风镇也一定会记录下,他此番再次起航打拼人生的经历。
有了这一面对现实的心态,于是青高远也像母亲当初选择带有“青”字的青风镇作为永久定居地一样,从此坚定地将青风镇这座看似平凡但却充满温情的小镇,作为自己的容身之所,以至人生的起始之地。看清现实的青高远,除了青风镇这地儿,他决定从此哪儿也不去。而且他就此坚定地相信,会靠着青风镇这个温暖的“青”字必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此时此刻,青高远已下定决心,要在青风镇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他到处打零工,主动找活干,不论脏活还是累活、苦活、重活,哪里需要他就立即去哪里。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地拼搏、奋斗。由此,他决心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他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在这里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换过思路,也就等于点燃了内心深处的一团熊熊火焰,从而焕发了更大的激情。因为青高远清楚得很,一个外乡人浪迹天涯的苦痛经历,就像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时时处处警示着自己。让他始终明白,投机取妙显然于事无补,除了诚挚,勤奋,努力,苦干,他已没有了任何别的选项。于是,他凭借身强力壮的优势,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乐于助人的品质,不管面对多么脏、多么累、那么苦的活儿,他都毫无怨言,勇敢地努力展现自己。
这样的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奋斗精神,让他收获了良好口碑,使得他在寻找工作时很受欢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以偿在广济县水利局驻青风镇水利站谋到了一份从事水产养殖业务的正式工作。青高远非常清醒,水产这份工作可不轻松,修渠堵漏、查看鱼苗、防人非法捕捞,不仅要起早贪黑,不少时候还得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自然十分辛苦。但好在收入稳定,每月都有如期而至的工资,能够让他和母亲过上更为安稳无虞的生活。对于他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也因而,他感觉特别满足。
青高远想,这份水产工作对于他而言,算是来之维艰,很不容易。因为他比谁都再清楚不过,就是青风镇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没有几个人能进得去的。他虽然是一个外乡人,但青风镇人从来没有歧视他,反而还格外高看了他,这让他感觉特别温暖。也因而,他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他在青风镇水产站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收入显然比以前高出了许多。而且他十分荣幸,自从进入水利站,便从出租屋里搬到了单位特意为他提供的三间公租宿舍里。尽管简陋狭小,但从此他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因而在青高远心里,水产公司这份工作与温情脉脉的青风镇无异,都是他甘愿托付余生的归处。青风镇的邻里温情、烟火日常是他灵魂的根,而水产公司也成了他此生要用心守护的“乡愁”。自此,青高远一头扎进养殖事务。晨起,他迎着熹微晨光,勘测水质;日中,他顶着烈日巡查;夜深,他不放过一丝异常响动。他将全部精力与汗水毫无保留地投入每一次投喂、每一回照料。
他深知,青风镇人毫无保留的信任,是沉甸甸的勋章,更是不能辜负的使命。每一次技术探讨他都踊跃发言,将经验倾囊相授;每一回突发状况他都冲锋在前,用专业化解危机。他用丰收的数据、突破的产量,镌刻下自己的价值,绝不让这份信任蒙尘。还因为只有这样,也才能为自己和母亲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