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局长日记>第七章 报社追踪令

第七章 报社追踪令

众人窃窃私语,是啊,夏力社长这个时候来干什么呀?准没好事!

无奈,夏力一进来,搬过一把椅子,坐在史彤彤办公桌对面,稳如泰山,那些刚刚抬起的屁股,不得不尴尬地重新钻进格子间。

“彤彤,你下步怎么打算?”夏力开口了。

“啊?”彤彤一下没反应过来,“夏社长,您说的是哪方面啊?”

“当然是你官场小说创作的问题啊。”夏力简单的一句话,立即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一些脑袋重又露了出来,说些诸如小说不错啊,销售很好,读者反应强烈等话题雀跃激活了一团僵硬的气氛。

“许多读者建议的电话,都打到我办公室了!”夏力说,“尽管不是在我们报纸上连载,但你可是我们报社的才女,也是报社的荣耀啊!……所以我思虑着咱报社也得揩揩油。”

“社长,读者是怎样建议的?”彤彤问道。

“读者强烈建议史大记者对网络日记作个跟踪调查,调查情况,就在咱报社作个跟踪连续报导!”

“是吗?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郑正好兴奋地拍着桌子,“这个局长真是有意思,什么都写,他的工作重心就是喝酒,受贿,玩女人,简直就是一部现代官场现形记!从日记事件观察——随着互联网的逐步发展,中国网民人数的快速递增,中国的互联网舆论力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对社会的监督作用大有取代传统纸质、电视媒体的趋势,成为中国的一支新兴社会力量,这是广大百姓监督力量的崛起!”郑正好一旦开口,就会激情地挥洒着双臂,浑身的脂肪跟着激情舞蹈。大家的笑声,似乎让他意识到了什么,他望着彤彤,说话的节奏缓慢下来,“可惜,还是史彤彤这丫头灵敏,通过日记,再加入了大量的想象及生活理念,这样的小说,想不火都难。”

“你是不是也想跟着彤彤火一把?”夏力道。

郑正好挠着头,看着彤彤。

夏力一板一眼道:“先不管日记本身内容是什么,不管日记的真实性如何,单是从日记门事件的始作俑者选择的手段分析出发,我们就可以探究到,发帖者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舆论监督的力量,而选择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公开日记内容。如果没有互联网力量的崛起,或者互联网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不够强烈,力量不是足够强大,那么估计即使别人拿到了日记内容,也是无法掀起任何浪花的。”

众人纷纷点点,心想夏力不愧是社长。

夏力盯着郑正好,话题一转:“郑总编,你想不想跟彤彤一起调查?想,就要投入全身精力,当作事业来干,不想——那就当我没说。”

郑正好沉思着,一丝惊喜浮上面孔:“想,当然想。作为一家新闻单位的资深编辑,探寻事实的真相,揭开冰山的一角,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是每个码字人的梦想。”

“好,跟踪调查和报导的事情,就交给你和彤彤了!”夏力站起来,在众人的愕然中走到门口,又回转头补充道,“史彤彤好奇心、探究心强,但毕竟年轻,大的方向,还得郑总编把握。”

事情就这样确定了?史彤彤刚刚还在办公桌前约隐约现、还不是太明显的想法,就这样清楚无误地落在她头上了?彤彤忙将手机,登录到云海网络社区,2月20日更新的“局长日记”,黑色的字体一行行在手机屏幕上跳跃,印入彤彤的眼帘。

彤彤如所有的文人一样,整个看似单纯活泼的躯体、一个年轻的外壳,不过是一个假相。她的思想总是间歇、不定期地顽固地纠缠在一个苦恼之中:坐在办公桌前不动,整个人像是城市雕塑的次品,而她年轻好奇的内心,更渴望探究事实的真相。

史彤彤真正幸福的精髓,是于局长日记、《双规局长》之间的文字游戏,无时无刻地在折磨着她,就像一首不易忘怀的忧伤小调……

彤彤从停车库出来,胸前抱着大摞书信。

她一抬头,徐泽如的警察服装正逐渐隐入电梯,忙紧跑几步,扬了扬手。

徐泽如伸手按住暂停键,即将合上的电梯门又大开,史彤彤跑进去,电梯徐徐上升,亮起17时,二人走了出去。彤彤举起手里的大摞书信,

徐泽如掂过信比划了一下,“这么多啊!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你只不过是利用一个月的婚假,闭门造了一个月的车,所得的业绩快超过你四年多的职业记者生涯了吧?”

“你可不许因妒忌我而说风凉话,为写好这个,我准备了大半年的资料,除在网上收集大众看法,街头巷尾的故事也没少听。婚期的创作,只不过是我平时准备呀,耕耘呀,结的一个果子,暂时还看不出效果呢……”彤彤靠着电梯,兴奋地回忆着婚假结束后,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不过,今天真的挺开心,我刚一进办公室,就被同事大呼小叫围住了,都说想不到我还有写小说的天赋……”

正说着,电梯停了下来,鲜红的“17”眼睛般眨呀眨的,徐泽如刮了一下彤彤的鼻尖,伸手操纵着即将合上的电梯:“史大小姐,请出电梯。”

彤彤吐了一下舌头,率先走出了电梯。记得他们的爱情终于消除了母亲种种前是狼后是虎的门弟顾虑后,双方家长便着手替他们规划婚房。彤彤当时看上的是第18层,觉得这数字吉利,顺眼,可是未来的婆婆余一雁附和着母亲韵椰的意见,坚持要第17层,因为七上八下么。父亲和这个即将做自己老公的男人,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史彤彤狡黠地一笑干脆两层一起买了,两人各付一层楼的首付,打通做了复式楼,宽敞舒适,上也在自家,下也在自家,这叫肥水不留外人田。

二人刚进门,余一雁已将丰盛的晚餐摆上了桌。饭毕后,彤彤刚准备帮婆婆收拾碗筷,婆婆忙阻止着,别油了你的手,别弄脏了你的衣,工作了一天,快歇歇,这点活我都做不上手,一会儿就做完了,哪用得着你?

彤彤以为是婆婆客气,正要争取一下劳动的机会时,徐泽如已沏好三杯茶搁茶几上,然后身体倒在沙发里,一副极享受的样子,并悄悄对彤彤说:“让我妈做吧,不然会闲出病,你只要做出享受的样子,我妈就觉得她来这儿创造了价值”。他顺手拿起搁茶几上的大摞书信,“这么多读者来信,不会把你乐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