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贾岛多年身居石楼木岩寺,渐渐养成了独处静思,观月赏露,并于此中感悟佛理佛意,作些妙诗。如今到了北岳,虽然寺中僧友甚众,哥俩每得空闲,就会到寺外的松荫间、山泉旁,聆春鸟雀脆鸣,听夏蝉嘶唱,观蛐虫在草丛间独蹿,看蚂蚁在石缝里忙碌。每当此刻,常会触景生情,诗意涌动,自有妙语横生。

峰禅师早年习诗,对于唐诗汉赋,可谓功底深厚。他俩跟着峰禅师,参禅念佛,诵读经书,闲了写字作诗,潜移默化之中,哥俩学到了更为充足的诗赋知识。这时,贾岛开始主攻五律诗,苦练小篆书法。他觉着,唐诗之中,五律诗语言简洁凝练,若学作诗,它更能体现出诗的精髓来。每有新作,都会工整地誊写在纸卷之上,不知不觉,他们又写出了不少佳作。

按古代僧律,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中,应当定居寺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外出,这叫作“安居”,又叫作“结夏”“坐腊”。其余时间,僧侣可以到全国各地云游化缘,访师会友。

唐贞元十七年(801),贾岛已受戒三年,按照佛家戒律,他可以离开峰禅师,自己单独修道,云游各地了。

八月初,贾岛只身离开恒山,回到阔别三载的老家。多年没有表妹香儿的音信,也不知孟师傅怎样安顿了她。

他回到石楼村时,只见家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透过柴门一望,院子里杂草丛生,枯叶遍地,像是许久没人居住了。可贾岛又不能立马找到答案,只好心事重重地来到木岩寺。

几年不见,孟师傅似乎一下子老了。他依旧穿着灰褐的僧袍,给和尚们讲佛经。看见贾岛,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全然不顾下面趺坐听经的那群和尚。

和尚们有的纳闷,眼前这和尚哪里来的,孟师傅见了他怎么如此高兴。

贺兰朋吉见了,高兴地一跃而起,急匆匆奔向厢房。他既是倒水端斋,又是铺床取被,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里多年,贺兰朋吉如今已长得人高马大,越发结实,可先前那副腼腆的样子依然贴在脸上。俩人相见,甚是喜悦,互相观望着眼前的朋友,想象着分别时的样子,昔日的大孩子,如今都已变成了大人,变成同心向佛的师兄弟了。

贾岛和贺兰朋吉打了招呼,又眉头紧锁,想打问香儿的消息。孟师傅高兴地为贾岛洗尘接风,并没在意他紧锁的眉头。

晚上,孟师傅还没来得及询问恒山的近况,贾岛先急切切地开口问道:

“师伯,我多年没回来,不知香儿怎么样了?”

孟师傅说:“我就知道你担心香儿,她如今生活得很好。本来,我要把她的消息写信告诉你,可香儿一再恳求,不让我说。她还指望表哥长安应举呢,没想你俩皈依佛门,如今,她可是恨透你兄弟两个了。”

孟师傅说罢哈哈大笑,贾岛没多言语,当初自己也曾信誓旦旦地要应举入仕,为国效力,可去了一趟恒山,就放下表妹做了和尚。如今,自己出家为僧,不恋尘缘,六根清静。他听说表妹一切安好,也不再多问,就和贺兰朋吉说些别的事情。

这天,贾岛来到王参家,捎去贾区对旧友的问候。

出门迎接他的竟是表妹香儿,他既是高兴,又是兴奋,眼珠子几乎蹦了眼眶。原来,在孟师傅说和下,王参娶香儿做了媳妇。他真后悔,那晚没继续向孟师傅询问表妹消息,让他这几日不时惦念她。见香儿有了如此归宿,贾岛心里怎不高兴呢。

在木岩寺待了些日子,贾岛想到范阳周边的寺中云游一番。他的童年是在范阳度过的,可多年来并未离开石楼村,如今出家为僧,又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为了对家乡有些了解,他才有了这种想法。和孟师傅说了此事,他也很高兴,只说,“到四处转转,见识一下也好。”

贾岛决定前往范阳东边的平谷碣山。

碣山是燕山怀抱中的一座孤山,甚是低矮,可那山平地而起,高高耸立,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峰峦峻峭,林谷深邃,石分五色,古寺林立,已成为涿州平谷的名胜之地。而且,山上有一座双泉寺,寺内有两眼清泉更是奇异。那泉水虽然都清澄如镜,可两泉之水却迥然各异,两泉相距不过丈余,其水却一苦一甜,苦的令人咸涩作呕,甜者则使人甘冽透心。

贾岛不认识双泉寺的僧众弟子,只是慕名前往。他初次出游,对碣山的一草一木,石碑井泉顿生好感,和那里的僧人畅谈渴饮,也很是投缘。贾岛在那儿转了一日,当他听到碣山的来历,听到双泉的故事,心中不免生出许多的不平来。

贾岛觉着,自己皈依佛门,潜心向佛,可毕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和尚,今后究竟怎样研佛修行,才有正果。眼前这小小碣山,耸于幽燕,本是少有人知,可是两眼井泉,一座双泉寺,也使它扬名九州。

还是自己年轻薄学,无依无靠。不知什么时候,他才能像碣山这寺这泉,四方闻名呢。

他既已皈依佛门,别无他求,可是,正如峰禅师所言,在诗文上下点苦工,或许他的诗名会像碣山双泉一样传遍九州的。此刻,贾岛心中,有了一个小小字号——碣石山人。

身为儒徒,贾岛想借出游之际走遍大江南北,访尽高僧名流。他这次出寺云游,其实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壮游。

多年未见三叔贾谟,贾岛一直惦记着他,他的朋友张籍身居东都洛阳,现在正值深秋,离明春回恒山,还有数月时间,不如去洛阳拜访一下张籍前辈,也顺便打听打听三叔的消息。

范阳距洛阳一千五百多里,听说贾岛要去洛阳,妹夫王参特意给他牵来一头毛驴。那毛驴儿一身黑缎,毛光体壮,是王参精心饲养的备耕畜力。

贾岛非常感激,一番谦让,无奈小两口盛情难却,他只好欣然笑纳了。贾岛走的时候,王参和香儿一直将他送出村子十余里,依依不舍地望着他消失在地平线上,才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