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皇城根下八号院>第74章 尺素递春温

第74章 尺素递春温

1971年夏至的日头把草原晒得滚烫,孙丝蕊蹲在勒勒车的阴影里,指尖缠着其其格递来的彩绳。姑娘辫梢的银饰晃得人眼晕,是用她阿妈留下的银锁熔的,说"戴上能听见祖先说话"。两人的布鞋并排摆在车辕下,孙丝蕊的千层底纳着"平安"二字,是王桂香临来时连夜赶的;其其格的毡靴上沾着新鲜的马粪,鞋帮绣着株狼毒花,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

"丝蕊姐你看,"其其格突然把辫梢凑过来,彩绳在阳光下拧出虹彩,"像不像你们院里晾衣绳上的水珠?"她往孙丝蕊手心里塞了块奶嚼口,酸得人直皱眉,却非要看着对方咽下去,"阿妈说结姐妹得共吃块奶食,跟你们北京人拜把子似的。"蒙古刀在她腰间荡来荡去,鞘上的红绸子是孙丝蕊用严晓燕寄来的纱巾改的,边角还留着缝纫机轧过的齿痕。

孙丝蕊摸出蓝布帕子擦嘴角,帕子上绣的老槐树被汗渍洇得发暗。她想起十二岁那年,在八号院的公用水龙头旁,严晓燕把自己的花发卡分她一半,说"这样站在一起像双生儿";想起抄家时两人蜷在煤棚最深处,分吃胡玉秀藏在煤堆里的菜团子,糠麸子剌得嗓子眼发疼;想起临走前夜,秦父往她包里塞的《蒙古语入门》,蓝布封面上用铅笔写着"别怕生",字迹被岁月磨得快要看不清了。

毡包里的油灯芯爆出个火星,映着桌上摊开的信纸。孙丝蕊的笔尖在红格纸上顿了顿,狼毫是秦山河送的,说"这笔软,写姑娘家的字正好"。"晓燕姐,"她写下第一行就笑了,"其其格教我套马时摔了七跤,现在能稳稳坐住三分钟啦。她还说要教我绣勒勒车,说比你绣的布老虎好看..."写到这儿突然停住,往信纸一角画了只歪歪扭扭的老虎,像小时候在煤棚墙上的涂鸦。

其其格趴在旁边看,手指点着"老虎"的尾巴:"这是猫吧?"她往孙丝蕊手里塞了片狼毒花,花瓣红得像团火,"夹在信里,让晓燕姐闻闻草原的味道。"银镯子在她腕上叮叮当当响,是傅和平托人从旗里打的,说"给新认的妹妹当见面礼"。

邮差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时,孙丝蕊正在给小羊羔喂奶。其其格举着牛皮纸信封飞奔进来,羊皮袄上的雪还没化,在油灯下闪得像碎玻璃。"北京来的!"姑娘把信封往她怀里撞,指腹反复摩挲邮票上的天安门,"晓燕姐是不是说要寄新花布?"

信封上的字迹是严晓燕特有的娟秀,邮戳"皇城根"三个字透着股熟悉的煤烟味。孙丝蕊拆信时指头发抖,信纸里飘出半块蓝布,是工厂新出的卡其料,边角整整齐齐码着针脚——严晓燕总说"先锁边再做活,规矩不能乱"。"丝蕊妹,"信里的字迹比往常深些,像是笔尖蘸了twice墨水,"厂里新换了织布机,我织出的布能看清老槐树的纹路了。傅大爷说等你们回来,用这布给其其格做件对襟褂子。"

其其格凑过来看,突然指着"傅大爷"三个字:"是不是那个总给秦大哥寄书的老先生?"她往灶膛里添了块干牛粪,火苗"腾"地窜起来,映着孙丝蕊耳尖的红晕,"上次他托人带的《草原志》,秦大哥翻得书脊都掉了。"

与此同时,八号院的严晓燕正蹲在煤棚后拆信。王桂香坐在小马扎上择菠菜,菜根上的泥蹭在蓝布围裙上,像幅没干的水墨画。"那丫头又说啥新鲜事了?"老太太往女儿手里塞了个粗瓷碗,里面盛着晾好的绿豆汤,"看你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严晓燕把信纸往围裙上擦了擦,字迹里混着草屑和奶渍。"其其格给她做了双毡靴,"她往晾衣绳上瞟,孙丝蕊临走前穿的花衬衫还挂在那儿,领口沾着的墨点像颗痣,"说比咱家的棉鞋暖和,能在雪地里走三里地。"搪瓷缸子往地上磕了磕,把信纸小心夹进工作手册,手册第42页折着角,记着给孙丝蕊寄的东西:蓝布三尺、花线两轴、水果糖半斤...

楚红岭抱着小提琴从东厢房跑出来,琴盒锁扣是严晓燕用铜丝修的,总爱往下掉。"晓燕姐快看,"她举着张乐谱,上面用红铅笔标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我新谱的《草原姐妹》,给丝蕊姐和其其格的。"小姑娘突然往严晓燕兜里塞了颗水果糖,玻璃纸在阳光下闪得刺眼,"这个也寄去,说我在文工团得奖啦。"

严晓燕捏着糖纸笑,糖块在掌心慢慢化出黏黏的痕迹。她往煤棚深处走,楚父正在补去年冻裂的水龙头,铁皮敲得"叮当"响。"叔,"她把新信纸铺在煤堆上,"帮我看看'勒勒车'三个字写错没?"钢笔水在粗糙的纸上晕开,像朵突然绽放的蓝花。

暮色漫进煤棚时,信纸上已经画满了小记号:其其格的银镯子、孙丝蕊的蓝布帕、两人并排的脚印...严晓燕突然想起孙丝蕊临走时说的话:"等我学会说蒙古话,就教晓燕姐唱牧歌。"她往信封里塞了片槐树叶,叶纹在灯光下像张细密的网,网住了两个院子的月光。

许多年后,孙丝蕊的女儿在樟木箱底翻出捆信笺,红格纸上的字迹早已褪色,却依然能看出两个姑娘的雀跃。其中张信纸边角粘着片干枯的狼毒花,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晓燕姐你看,这是草原的春天。"而严晓燕的工作手册里,始终夹着片槐树叶,叶脉间还留着当年的钢笔水痕迹,像滴永远不会干涸的墨。

那年冬天其其格第一次收到北京包裹,打开时银镯子都掉在了地上——严晓燕寄来两件对襟褂子,蓝布上绣着相同的图案:左边是老槐树,右边是勒勒车,中间用彩绳连在一起,像条看不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