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犹豫片刻,破着胆子敲了敲门板,未等回话首先开口问好:"首长,您好,我......我刚才在草坪练......您还好吗?"邱少云抢先连长自我介绍说。
营长起身还礼,让连长和邱少云进屋,将血书还给连长,随口一旬:"没啥事,将这个带回去。"营长笑脸相迎邱少云,"你是?有什事吗?。"
"噢!有,我是说,我叫邱少云,我......我现正在练忍耐功,不知能否用得着?所以我......"话一出口,邱少云就后悔了自己的冒昧。
但出乎意料的是,营长面向连长,话语是对他邱少云的回复:“该练什么继续练什么,艺多不压身么。至于用上用不上,由连长酌情吧。我相信,他会恰如其分的。但你要做好两手准备,这次用不上,还有下次吗?作为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
“是!”邱少云回答得干脆利亮。但在和连长返回的路上,心里总不是那个滋味,“上战场杀敌人”也是军人的天职,怎么忘了讨价还价这一条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
邱少云已经知道了营连首长都在为他能不能参加潜伏战斗而举棋不定,越是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心思更应该坚定不移,这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营长,他的话难道就起不到一点作用吗?
战争的故事:往往都是从你死我活的开始,到双方难分上下不可开胶,从满怀期待到死心塌地,却因为胜负、因为权势、因为"都在这个世界上"而继续你争我夺而称霸天下。若没战争多好,可野心者却难发慈善之心,蒋介石如此,日本鬼子如此,美国姥照样如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瞧吧,侵略者,迟早要垂败于天下的
"你知道吗,"连长边走边向似懂非懂的邱少云,象是开导,又象是传经送宝,"最可怕的不是他们一朝一夕步步逼近,而是一点一点扩大野心,这是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邱少云爽快回答:"我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美国姥发动了侵略战争,侵略到我们大门口上来了,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这是天经地义的,以牙还牙!"
就在这时,通讯员快步跑过来通知说:"团首长在办公室征求潜伏作战方案和参加人员名单,指导员让你快点回办公室。"连长转身随通讯员向办公室走去,扭头撂一句,“等我的好消息。”
第二天晚点名后,邱少云去草坪夜练忍耐功,老远发现排长、班长早已在那等候他。巧合的是又多了一位背朝后的,不是爬卧而是盘脚盘腿坐在那指手画脚争论什么。
邱少云快步走过去看清是连长,未等他开口连长伸手拉他坐下说:“就等你了。”他边说边将一石子摆在班长面前,另一石子摆在排长面前,再将一大石子摆自己面前。
然后,连长手拿一树支条绕着三角,划了一道区分线问:"排长面前是美军占领阵地,班长面前是距离敌阵地3000米的开阔地,地面长有没人深的荒草。我面前是志愿军总指挥部。请问,我500名的潜伏队员,你说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为好?"
邱少云未加思索,出口应答:“直线冲击,贵在神速。1000米距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多3分钟完全可以拿下阵地。”
“什么?三分钟。”连长惊讶,有些弯路,或许可以因为体验深刻人的一句话而避免;有些经验,需要勇气去辨别和争取。想到此,站起身拍打两下身上的草渣滓呼叫一声:“走!都跟我回营房睡个安慰觉,高师出名徒,忍耐功不需再练了。”
邱少云有了潜伏功底,有了血书为证。确切点,有了突发出击敌阵地的胜卷在握。连队晚点名时,指导员手捧血书表扬了邱少云的态度,肯定了他夜半三更露霜苦练的决心和信心。
指导员的赞扬话,赢得了全连热烈的掌声。他终于通过了“战评”允许他参加潜伏的光荣任务。
邱少云高兴得夜做喜梦,逢人就说,遇人就讲:”我通过了潜伏战评,我要和你们一块出征了。”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团长孟建民组织团、营、连、班排战斗小组趁黑夜深入到敌391高地最近处,近距离观察了解敌人碉堡的数量、位置、守敌的活动规律,以及我方进攻路线,连、排、班的具体攻击位置,和与敌主阵地最近的有效突击距离。
侦察回来凭印象又通过沙盘作业,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让每个战士心中有底。然后又找了一个与391高地类似的地形进行实地作战演练。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与此同时,孟建民还在接近敌阵地处,由工兵把敌布雷区的地雷、反坦克雷、照明雷、跳雷等进行逐个拆解,一一加以说明,使全体指战员学会“防雷”、“排雷”的技能,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