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政委王亮池多次召开党委会及党委扩大会、活动份子大会,深入动员,反复强调这次战斗的重大意义。
层层会议一个中心意题为潜伏,并再三强调,说“潜伏好是这次克敌之胜的关键一步。而且……”王亮池巡视诸位一眼,“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也不能暴露目标。每个潜伏人员,都要从全局观念考虑,这是一条钢铁的纪律,必须人人遵守,坚决执行!”
为防止在潜伏中出现意外,9连干部对在战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各个环节,都同战士们一起作了详尽地研究。像如何着装行动起来才能没有响动?如何伪装才能与潜伏地的草地融为一体?潜伏时吃饭怎么办? 大小便怎么办?打喷嚏或咳嗽怎么办?打磕睡、打鼾怎么办?被敌人发现了又怎么办?等等……都经过了反复地讨论研究,并制定了具体方案,使战士们人人熟记,个个会做严守战场纪律。
反复研究,各抒己见,为了确保百分之百不留隐患。还把这次特殊任务作为党的纪律,组织党员与非党员群众结成帮学对子,绝不让一个战士带着问题上战场。
八十七团三营500多人,经过精心准备于1952年10月11日夜间顺利地进入了潜伏阵地,拟于12日黄昏发起攻击。即便准备如此充分,如此完美无缺,但九连在潜伏时,还是出现了意外的险情。
潜伏的次日,接近中午的时候,391阵地上敌人一个班的兵力下山巡逻。走在前面的一个伪军走近我潜伏的战士身旁,他一看山下有了志愿军,惊慌地大叫起来“有埋伏!”扭头就跑,边跑边转身“叭、叭、叭”胡乱的打了几枪。
如果让这些敌人跑回阵地,那么我潜伏部队的处境就不堪设想了!庆幸的是,这些情况立即被我军牙山指挥所发现,就在敌人正向山上跑去时,我严阵以待的炮兵奉命立即来了一个急速射,干净利落地将这一小股敌人全歼于山腰中,一下消除了危机和险情,暂时安静下来。
战场上,双方都是绷紧快速出击消灭对方的弦,急速的枪声虽然化险为夷消除了对潜伏人员的隐患。但狡猾的敌人似乎对阵地前发生的情况产生了什么怀疑,不一会飞来一架侦察机到阵地上空盘旋侦察,盘旋两圈似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就调头飞走了。
即使如此,敌人仍然贼心不死,还是向我方阵地上盲目地打来几发炮弹。干草与烈焰一触即自燃,更何况敌人打来的有燃烧弹,恰巧一发燃烧弹就落在了邱少云潜伏的地方。
风吹火旺,燃势凶猛,火舌顺着越刮越猛的风势,迅速燃烧到了邱少云身上,这突燃的祸事完全在潜伏前的预料之外。
刚燃身的火苗还没有多大的威胁,如果邱少云站起来扑打两下,就可以扑灭火苗。或者他就地翻滚,滚到离他一米多远的水沟里也可以得救。
但是,邱少云没动,纹丝没动。他清楚地知道,假如自己为了求生而暴露了目标,对全连的战友和整个战斗的成败意味着什么?得不偿失,前功尽弃呀!他宁愿以死也不暴露潜伏的前沿阵地。
半个月的忍耐功白练了吗?不就是在特殊情况忍辱负重,现在正是考验忍耐功实效的作用时刻,他提醒自已,“忍耐,忍耐......”
火苗随风催速,从小到大几乎熳之全身上下,使之沉浸在一片火海之中的邱少云仍然一动也没有动,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疼痛,咬着牙坚持着,心里重复着,“忍耐,忍耐......”
左右身边的战友们痛心疾首,扭头留恋,只见邱少云慢慢地抬起头来,向他的战友们深情地望了一下,微微点头,好像是在说:“遵守纪律第一,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而后他把身体更贴近了地面,极度的灼痛使他把双手深深地插入了面前的土层里。
时如火人的邱少云,他强忍着撕心裂肺的残酷,始终没移动身体,没吭一声的严守战场纪律,至死一动未动。
所有这些都被身边的战友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烈火吞噬而不能援救。他们知道潜伏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消灭盘踞391高地的敌人。必须严守纪律,绝不能因为援救战友危及全局。党的纪律,钢铁的纪律,高度的全局观念使他们强忍悲痛,只盼望那战斗打响,冲上敌营为战友报仇雪恨的时刻快些到来。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流失,战火在一分一秒钟拉近距离。黄昏时刻终于到来了,突然间,三发红色信号弹从我方阵地升起,团指挥部有了详细侦察的目标,密集的炮火一齐射向敌391阵地,摧毁了敌人大部分工事和暗堡。
连续30分钟的排炮射击后,我军炮火向敌后方延伸,有声的战火移动,就是无声的战地命令,给我潜伏人员留出冲击通道,“冲啊一!”
我潜伏了一天的九连勇士们,从枯草丛中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391高地,高呼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一齐扑向了敌营。
同仇敌忾的潜伏英雄们,如入无人境之地样的左右开枪,不到30分钟时间结束战斗,391高地上升起了三发绿色信号弹,宣告我军已全部占领了敌人的阵地。
战斗打的干脆利落,以极少的牺牲换来了重大的胜利。这颗令人生恨的“楔子”终于被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