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变局>第10章

第10章

县委张书记是从阳光市里面调下来的。

刚来到桂花城时很不适应,看着这穷山恶水的地方没啥发展前景,还听说这里的老百姓很刁蛮,如果不服你管敢跟你对着干,这让他有点头痛。后来到了温泉湖疔养区、狮子山林场、青龙山水库、观音山寺院、日月峰地质公园、十里铺有机茶茶场转了一圈,才感觉这个桂花县是深藏在大别山里的金山角,有较大的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只是当前山区的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只要拿出艰苦奋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就会把桂花县变成最美山城,打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世外桃源。

张书记在县域发展研讨会上信心百倍的说,要把桂花县打造成豫南大别山里的自然疗养天堂、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他要亲力亲为带动全县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于是,“要想富,先修路”“谁致富谁光荣,谁贫穷谁可耻”的广告标语贴遍各个乡村。这第一条宣传标语还说的通,可第二条就有问题了,老百姓说我们去偷,我们去抢,我们去骗,有了钱也光荣吗?没钱就可耻吗?这不是侮辱人格和自尊吗?张书记没想到群众还会纠语句的错,看来,不能把这里的老百姓看扁了。

这天张书记上班,到了办公室,一杯绿茶刚刚泡上,县委办公室的于秘书记就过来交给他一封特别来信。张书记扫了一眼信封,看到“书记亲启”四个带钩的字感到特别的好奇,于是就打开看看。

张书记看罢出奇的来信,感觉这个写信的出奇名如其人,是一个人才,有很多想法跟他不谋而合,发展观点也基本达成共识。张书记放下信,马上打电话给佛山乡的徐书记说:“老徐呀,你们乡里有没有一个叫苗家寨的村?”

徐书记说:“有,这个村物产丰富,特产板栗、桔梗、山茶油,因为隔着一条大河,交通不便,在我们佛山乡是一个比较贫穷的村。”

张书记说:“你要有时间的话,去趟苗家寨,帮我打听一个叫做出奇的人。”

张书记的话说得让徐书记一头雾水,打听出奇,苗家寨压根儿都有姓出的,这真出奇了。他在脑子里想像着出奇到底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然让张书记关注起他了。

徐书记放下电话,准备亲自去一趟苗家寨找到出奇,看他究竟是什么人,他要是张书记的亲戚,我还得趁早巴结巴结他。

……

苗家寨村对面的村庄叫码头村,该村与苗家寨隔河相望,一个背靠太阳山,一个背靠石人山,中间的一条大河呈月牙型,有日月生辉之神韵。

在码头村的一个小土山包上,住着一户养鸭专业户,主人大家都叫他鸭爷。鸭爷把上一辈遗留下来的两坛银元换成人民币作为创业资金发展起养鸭业。别说他这一养,从小大小闹到规模化养殖,几年下来成了村里养鸭专业户、万元户、劳动模范。一个大字不识的鸭爷,有过人的悟性和思想。桂花县的特色菜是老鸭汤,这老鸭汤只有在河滩上养的麻鸭才能做出地地道的口味,所以鸭爷养的鸭成为各个饭店的抢手货。鸭爷实行订单式养殖,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鸭爷发展散养户,由他供种鸭和统一回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鸭爷说说话的声音有点沙哑,还有嗄嗄地鼻音,也许是他与鸭子为伍久了被传染的。鸭爷成天笑哈哈的,爱说笑话,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人笑翻,都说他是一个开心果。

这年的春天,他这个老鸭头被光荣的邀请到乡里参加致富典型表彰大会,代表们没有料到,土不拉几的鸭爷讲起致富的经验来,头头是道,而且还妙语连珠,成了整个会场上最活跃的致富代表。

会议结束后,徐书记说要组团让各位致富典型去外地参观考察,考察回来到各村去做演讲,起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徐书记让大家选一团代表,大家一致推选鸭爷。

鸭爷连连摆手说:“我不代表,也没闲功夫去参观考察,为啥呢?因为我家里的鸭子认生,除了我,谁放它们就群体性扑扑腾腾地叨他。上一回村里的王老师家娶儿媳妇请我去喝喜酒,让吴哑巴帮放半天,结果晚黑来一看,我的娘啊,一群鸭子把他扑腾到水沟里,头发都被啄光了,我赔了二百块钱人家还不愿意,非让我去省城买了十瓶毛发再生精才罢休。另外,我也不光尽卖鸭了,要全面发展鸭产业,下一步我要加工鸭子的毛,再品牌化卖它的蛋。” 鸭爷的话把大家都逗笑的直淌眼水。

其实鸭爷心里非常明白,这参观考察实际上是让他们集体花钱出去玩一圈,下乡演讲实际上是以演讲的名义让他们先富起来的捐俩钱,什么这学校的教室快要倒塌了需要维修,你们这些先富起来的,来个爱心捐助;什么五保户们没有棉衣棉裤,看冻得多可怜,你说我们都是万元户,既要面子又爱摆谱,一触动心灵就打脸充胖子,捐吧!俺的亲官哟,别折腾我了,你们只知道我挣钱,却不知道我从鸭屁股里面掏钱有多么的难。

会议散场后,鸭爷才知道三嫂也是致富典型之一。

鸭爷跟三嫂是拐弯亲戚,彼此都很熟悉。鸭爷把三嫂拉到一边说:“她三姨,你也来了,听说这几年你家开了好几家商店发财了,又当了村干部,你有钱有权了不能不认我这个穷亲戚,有空到俺家多走走,亲戚不走不亲,今天正好顺路你到俺家吃顿饭。”

三嫂说:“大姨夫,你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们都是大忙人难得见面,你这个大姨父不是也发了吗,现在当上了养鸭专业户风光得很。”

鸭爷说:“风光个球,一朵光荣花就让我耽误一天工,别说这些事了,到我家吃顿饭慢慢说。”

三嫂想去看看也好。在路上,鸭爷跟三嫂说:“她三姨,这年头我们小富则安,千万别搞大了,越大越累,越大越有风险,还是知足常乐吧,对了,她三姨,你现在既是你们村里的名人又是村里干部,认识的人多,帮我家小女荣儿找户人家吧。”

三嫂说:“其它的忙帮不上,这说媒的事儿好说,你这一说起来我倒想起一个人来,你认识刘二不?”

鸭爷说:“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怎么了。”

三嫂说:“我想把你家荣儿介绍给他家儿子出奇做媳妇。”

鸭爷哈哈一笑说:“你说这名儿我就喜欢,他真的出奇吗?”

三嫂说:“人家今年十五岁就当林场场长了,我们苗家寨的林场就是他包的,现在搞的还蛮好的,出奇不但头脑灵活还有文化,会编山歌,老有才了。”

鸭爷说:“听你这一说,那是真出奇,我抽空去看看人。”

刘二听说三嫂来给出奇说媳妇,高兴得不知东南西北了,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让出奇娘洗锅做一碗喜面给三嫂吃,这是规矩。刘二心里说还是干女儿亲呀,处处为他家着想,这天大的人情将来一定要让出奇来还。

刘二问三嫂:“你说的是谁家的姑娘。”

三嫂说;“看把你高兴的,你心比你儿子还心急,告诉你吧,是河边的那个鸭爷的小女儿。”

刘二一听,一拍大腿说:“我的祖宗啊,原来是鸭爷,他可是万元户呀,我刘二能高攀上鸭爷,那可是烧了高香,出奇的命好呀。”

三嫂说:“万元户又怎么样,凡事不要看现在要看未来,你家出奇将来还会成为百万富翁呢,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成不成还不一定呢,他二爷,这样吧,你先准备准备,我让鸭爷带着荣儿来看家。”

刘二说:“不光要看家还要看人呢,家嘛,就这两间土坯屋,虽说破点,但在苗家寨还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人呢,出奇长得也不赖,目前就是没啥钱,等过两年林场值钱了和他鸭爷就门当户对了。”

鸭爷真的带着荣儿来刘二家看家来了。

三嫂在店里忙着盘存顾不得通知刘二,让八爷帮跑趟路,去告诉刘二一声。

八爷自从出奇承包林场后他就失业了,成天闲着没事干,就在三嫂商店门口湊热闹。三嫂让他跑腿,他一听是喜事,想借机混顿酒喝,跑的飞快。

刘二接到三嫂的口信,慌忙跑上山找到出奇说:“你把山里的所有事情都先放在一边,过两天再接着干,现在赶紧跟我回家一趟。”

出奇问:“爹,看把你慌的,到底有啥子事?”

刘二说:“天大的好事,也是你一生的大事,你三嫂给你说的媳妇来了。”

出奇说:“爹,我才多大呀,你就给我找媳妇。”

刘二说:“你以为你还小嘛,你爹我十五岁就跟你妈圆房了,十六岁就有了你,人就像树一样,早栽树早歇阴,千万别信那什么鬼晚婚。”

出奇说:“这事你急我不急,我还没有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就让我结婚,这也太早了,不干。”

刘二说:“这事由不得你,今天你必须跟我回去,你干事业吋,我是那么的支持你,那么的积极,你可不能让我丢脸,同意不同意,见了面再说。”

刘二见了笑面虎鸭爷和看一眼就喜欢的荣儿,高兴地嘴笑得跟豌豆角一样弯弯的。

刘二紧紧握住鸭爷的手说:“稀客,稀客,没有想到你鸭爷会来到我家寒舍,走,到堂屋里坐。”

鸭爷乐哈哈的说:“看你刘二说的,我一个放鸭子的有什么稀罕,你家比我那鸭棚强多了。”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聊得火热。

荣儿害羞的坐在枣树下,斜着眼睛打量着出奇家的院落,手不停地的搓着衣角。

出奇娘喊三嫂过来帮忙,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叫八爷去三嫂店里割二斤肉,买三块豆腐,称二斤糖果。

出奇躲在西头屋里,隔着门缝偷看荣儿。见荣儿长得小巧玲珑、白白净净、清纯可爱、神态羞羞答答的,感觉还可以。出奇想这个荣儿要成了他的媳妇,他就可以跟爹和三嫂那样了,只是荣儿屁股不圆,胸部不鼓,没有三嫂的圆和大,眼睛也不像三嫂那样勾引人。

出奇正偷看着,刘二在门外喊道:“出奇,你出来给你伯父倒杯茶。”

出奇知道爹是要他去见鸭爷和荣儿,害臊起来,紧张地转身从后门溜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