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终极对决>第11章 合理假设

第11章 合理假设

世联会一间保密程度很高的会客室里,娄艺潇会见万罡教授,埃尔曼德。柳慧敏作为科学家的联络员到会。

会客室布置得有点随意,一圈布面的单人沙发,每一个沙发旁放一张茶几,座位也不分宾主,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落座。

娄艺潇落座后,向万罡教授摊了一下手:“坐吧,教授。”

教授在娄艺潇的对面坐下来。埃尔曼德坐在教授身旁,柳慧敏则自然坐在埃尔曼德身边。

“我们随便聊聊,”娄艺潇望着万罡教授说,“这里没有任何录像、录音设备,什么话都可以说。”

教授与娄艺潇对视着,直接了当地问她:“你最想了解点什么?”

娄艺潇:“假设蓝鲨事件是智慧生物所为,它所代表的文明达到了什么程度?”

教授直言道:“自从前苏联天文学家尼克洛·卡达尔肖夫发表对高级文明的‘评级’以来,‘民科’们对文明的‘评级’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尼克洛·卡达尔肖夫把文明分为三等,而我们的‘民科’们已经把它‘发展’到九级了。不管三等还是九级,都是以某种文明所能利用恒星或者星团能量的能力进行评级的。蓝鲨事件中,没有或者说很少表现出利用能源的判断价值,所以很难对它的文明程度进行量化评判。”

娄艺潇轻轻地点一下头,望着万罡教授,委婉地说:“可能是我的问题提得有点唐突,但我认为我的意思还是表达清楚了,请教授按您的思维习惯畅所欲言就是了。”

万罡教授欠欠身,瞟一眼埃尔曼德,正色道,“我跟干事长说过,假设宇宙间存在普遍适用的物理规律,比照我们的理论体系而言,蓝鲨所代表的文明至少解决了量子物理与相对论的融合,建立起了真正的大统一的理论体系,并熟练地应用于他们的各个方面,至少应用到对外星系的探测方面。雷公和太空梭表现出的量子效应,很能说明这一点。”

娄艺潇点点头,接着问道:“您认为雷公是个非碳基智慧生命,那么那些太空梭呢?什么东西从一颗正处在旺盛期的恒星中穿过而毫发无损呢?”

“我有过一些设想,”教授坦诚道,“其中一个是,太空梭是‘时间晶体’,它被锁定在某一时刻,能量的摄入不会增加它的熵值,因此它轻易就能从太阳中穿过。另一个是它在进入太阳时‘分解’为基本粒子,就像雷公那样。而穿透太阳中心从另一边出来后,再‘组合’起来,随即以进入太阳时的速度运行,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观测错觉,看上去它在进入和穿出时没有什么两样。还有一种可能是,它并没有穿过太阳,而是在太阳表面的一点瞬间跃迁到该点在太阳另一面的对跖点,而太阳观测器看到的情形就像是从太阳穿过去似的。”

“无论是那一种情况,”娄艺潇说,“我关心的是他们目前在什么地方,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什么样的威胁,威胁到什么程度?”

“它可以在瞬间跃迁到宇宙的任何地方。至于威胁,”教授沉吟半晌,“那要看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娄艺潇迫不急待地问,“哪怕猜测一下,总比茫然无知好一点吧!”

“那我就大胆地猜测一下,”教授神色肃然,”这种不知来自何处的高级文明要对太阳系的物质和能量做一次详细的调查。”

娄艺潇望着教授,等待教授的下文,教授和她对视着,嘴唇蠕动了一下,收了话头。

“既然是高等级文明,对太阳系的质量进行远程测量就可精准获得,就像我们对外星系的质量进行探测一样。为什么还要伪装成一颗彗星,亲临太阳系呢?”娄艺潇忍不住问道。

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它要精确地掌握到粒子级别。换句话说,它要摸清楚太阳系所有物体——太阳、大大小小的行星、卫星、彗星、星际尘埃和各种有机物,当然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体所包含的粒子数,就连外太空辐射到太阳系的各种粒子和暗物质、暗能量都要计算在内。”

“啊!”娄艺潇、埃尔曼德和柳慧敏不约而同地轻声叫了一声。之后他们面面相觑,轻轻地摇摇头,对教授的回答表现出不知可否的神情。

“教授,”柳慧敏大胆地说,“你这也太夸张了吧!”

埃尔曼德轻轻地摇摇头:“嗯,我也觉得有点儿……”

万罡教授看看他俩,目光落到娄艺潇的脸上。

娄艺潇眯起眼,平静地对万罡说:“说说你的理由。”

“实际上,你已经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授说,“如果要算出太阳系整体物质和能量的宏观总量而非粒子数,他们没有必要利用伪装的一颗彗星亲临太阳系,更没有必要穿过地球和太阳。”

“这个理由不充分,”娄艺潇说,“比如,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想摸清太阳系各种物体的构成成份什么的,也未可知。”

万罡不禁笑了笑:“他要你的成份干什么,他要得是精准的质能总和——粒子的总数,与物体的构成成份没有一点关系。”万罡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埃尔曼德和柳慧敏的脸上扫过,之后看着娄艺潇说,“比如,在他们的眼里,一个人就是一堆粒子的集合体,什么生命的价值等等问题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娄艺潇问。

万罡教授回答道:“一切行为都是为目的服务的,精准地搞清楚太阳系的粒子总数,当然是为了利用。”

娄艺潇一惊,但她很快镇静下来:“怎么个利用法?”万罡教授欠欠身子,看一眼柳慧敏和埃尔曼德,他俩也正在看着他。

教授略加思考道:“在搞清楚他们的动机之前,不好妄加猜测。”

娄艺潇问道:“您认为从何处入手,搞清楚他们的动机呢?”

教授回答道:“当然是从现有的线索入手,比如寻找那个雷公,全天候捕捉太空梭的蛛丝马迹。”

娄艺潇点点头,提起精神道:“好,我尽快召开一次理事会,动员全人类的力量,来搞清楚这个问题。”她把目光投向埃尔曼德,对他说,“万教授就不要回南岭了,我郑重地聘请教授担任世联会的科学顾问,我们随时就近请教。你们要安排好教授在黄炎的工作和生活,满足教授所需的一切,包括经费、设备和人员。好吗?”

“好的,”埃尔曼德说,“我们会尽力的,这点请理事长放心。”

从世联会总部出来,埃尔曼德回太空署去,柳慧敏则驾车送万罡教授回宾馆。一路上,教授一言不发。柳慧敏不时地从后视镜中看一眼教授,教授头靠在靠背上,双手抱在胸前,眼睛微闭着,心情显得十分沉重,气氛多少有点尴尬。于是柳慧敏以开玩笑的口吻率先打破沉默:

“他们真的要数一下太阳系有多少粒子呀?那得是个多么大的数字呀!”

她说着瞅一眼后视镜,教授睁了一下眼,随口说:“他们处理区区一个行星系的粒子数,并没有多难。”

柳慧敏附和道:“那倒也是。”她再瞅一眼后视镜,转移了话题,“你知道吗,有人仿照小行星命名的规则,把王欣的遗体命名为王欣星,把他所在的轨道命名为王欣轨道,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以他的名字为站名的网站。该网站运行不几天,听说人气超过了两亿。许多网友把他神圣化,几乎崇拜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女性网友,视他为天下第一男神。有些姑娘甚至誓言终身不嫁,还郑重其事地向太空署递交了申请,恳请在她的有生之年把她发送到王欣轨道,让她生生世世追随王欣,永不分离。你说,如果王欣在天有灵,可以含笑太空了吧?”

“真有这事?”教授欠了欠身,两手搭在副驾驶的靠背上,看着柳慧敏的脸,感叹道,“这姑娘该有多痴情呀!”

柳慧敏抬头看着后视镜中的万罡说:“要说痴情,王欣的痴情那才是亘古未有,他竟然为一颗伪装的彗星而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说明什么?”万罡正色道,“说明人类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胜过自己的生命。当初他并不知道那颗彗星是伪装的,而在他的心目中,他是第一个发现那颗彗星的人。他对它的感情是真挚的,崇高的,难能可贵的,他已经成为千古佳话,相信会被那些追求精神家园的人们永远传诵下去。”

柳慧敏附和道:“嗯,人们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不过王欣更加看重后者。”她转身看一眼万罡,补充了一句,“那些追随王欣的姑娘也是。”

万罡望着柳慧敏的侧影,佯装正经地说:“看来你也对王欣推崇之极,你怎么没去追他?”

“因为我有我心中的‘王欣’了,”柳慧敏不加思索,脱口而出。之后她自觉失口,左手握住方向盘,腾出右手,反手打在教授搭在副驾驶靠背上的胳膊上,嗔怪道:“你这坏人,引诱我上当受骗!”

车子摇摆了一下,教授拍拍柳慧敏的肩,玩笑道:“哎,哎,别激动,别激动,你开着车呢!”

两人这样说着,到了宾馆。上了楼,教授进了自己的房间,柳慧敏去安排教授的午餐。

万罡教授习惯性地坐到写字台后,目光在堆放在写字台上的几摞资料上扫来扫去,犹豫了一下,拿过一个他写写画画过的几张便笺,一张一张搓开来看着,他的心悸动了一下,就像被电击了一下似的。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门口,门口站着他多次见过的那个人。

“你好!”教授盯着那人,平静地问候了一声。

那人水晶似的眼睛看着教授,让他又惊又喜。

“我们能不能坐下好好谈谈,”教授试探道,“我信守承诺,没有把咱俩见面的事向外透漏过一个字。只要你不愿意向外透露,即使我失去生命,也不会失信于你,请您相信我。”

那人木偶似地看着教授,一动不动。但教授分明听到它的声音:“我相信。”

教授进一步试探道:“你说的是腹语?”

“可笑。”他的嘴仍然没有动,但这两个字教授听得明明白白。

教授自嘲似地笑笑:“我是拿我们人类的行为方式衡量您的,让您见笑了。”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那人在教授的眼皮底下瞬间消失。

柳慧敏提着一袋水果,推门而入。她见教授怔怔地看着门口,还长长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柳慧敏走了几步,把水果放到茶几上,“是不是我打断了你的思路?”

“噢,没有,没有。”万罡教授冷冷地回了一声,拿起笔在便笺上勾勾画画。柳慧敏知趣地收住话头,轻手轻脚地收拾教授床上零乱的衣物。

勾画了片刻,教授站起身,心事重重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柳慧敏走过来,指指写字台,做了一个整理文稿的手势,试探道:“可以吗?”

“随便。”教授回了两个字。

柳慧敏佯装整理写字台的样子,目光在教授刚勾画的便笺上晃来晃去。便笺上的一端用虚线画出一个人头的轮廓,另一端是一个用实线画出的人头的轮廓,两者之间草草地画了几道波纹,波纹在实线人头的一个被虚线涂成阴影的区域中止。柳慧敏不经意间看了一眼教授,教授也正在看着她。她很快把文稿收拾整齐,擦了一把额头上细细的汗珠。

“我想去一趟阿根廷,”教授看着柳慧敏问她,“你懂不懂西班牙语?”

“会说几句日常用语,”柳慧敏说,“你要去阿根廷,我这就去告诉太空署,让他们给你派一位西班牙语翻译。”

“不用了,”教授说,“你的那几句日常用语就够了。”

柳慧敏犹豫了一下说:“还是请干事长和世联会协调一下,请他们知会阿根廷政府,通知当地政府配合你的工作。还有,要不要通知你的助手随行,比如你的得意门生关仕雄什么的?”

“不用那样兴师动众,”教授说,“你请一下尼尔斯博士,最好和他一块儿去。”

柳慧敏朝教授眨眨眼:“恩特雷里奥斯调查组的组长是库巴维京斯基呀!为什么不与库巴同去,而和尼尔斯同去呢?”

“因为那儿没有宇宙几何问题,”教授说,“我需要量子物理学家,还有他的粒子测量仪。”

“明白,我这就联系干事长,转达你的意思,去请尼尔斯博士。”

“好,”教授说,“别忘了带上他最先进的便携式粒子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