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百年风雨山河谣>第十四章儿戏军事张佩纶自毁水师

第十四章儿戏军事张佩纶自毁水师

老当益壮冯子材勇歼法军

冯子材高呼道:“兄弟们杀啊!把法国鬼子全杀光!”说完,率先跳入通道,挥舞着三十斤重的大刀猛砍猛杀。成千上万的清军拥入通道,将一千多名法军全部杀死。接着大开关门,二万清军呐喊着冲向关外的法军阵地。

历史上的越南,本是中国的藩属国,其国王要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清咸丰年间,越南广南王阮福映与法国勾结,推翻了越南王阮光缵,自封为越南王,承认中国为宗主国,按岁纳贡,咸丰帝册封阮福映为越南王。

法国早有侵占越南的野心,趁帮助阮福映夺权的机会,逐渐增兵侵入越南。同治元年(一八六一年)强迫越南签订《西贡条约》,占据了越南南圻十省。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法国出兵向越南北圻的河内进攻,越南民众奋起反击,联合黑旗军协同作战,击毙法军主将安邺,法军大败。可越南阮氏王朝害怕扩大战争,同法国签订《法越媾和同盟条约》,越南承认法国的保护权。

不久,法国驻华公使罗淑亚照会清政府,将条约内容通知总理衙门,禁止中国军队进入越南。清政府照会罗淑亚,重申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光绪七年,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照会清政府,不许越南向中国进贡,不许中国兵船在越南海面剿灭海盗。主管总理衙门的恭亲王意识到法国有扩大对越南北部占领的企图,派出一些军队进驻广西、云南,对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诏安和扩编,备战以对。

刘永福,广西钦州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滇桂边境继续战斗。他的军队打七星黑旗,被称为黑旗军,有部众二千多人。同治十二年打败法军后,越南阮氏王朝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率军驻扎在越南的宣光、山西、兴化三省,控制着红河上游。

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三月八日,法军不宣而战,占领了河内、定南等战略重镇。越南政府再次请求黑旗军参战。五月十九日,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向河内城西纸桥的法军阵地发起攻击,大败法军,击毙法军司令李维业中校。法国加派军队,任命扎费嘟将军为司令,发动新的攻势。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浴血奋战,在河内附近的怀德和丹凤两次打败法军。法军后续部队不断开进越南,派一部兵力牵制黑旗军,主力向山西、北宁发动进攻。驻扎在山西、北宁的清军近万人,领军主将是广西布政使徐延旭和云南布政使唐炯。二将畏敌如虎,不战而逃。败报传到北京,清廷将二人革职拿问,令云贵总督岑毓英率领滇军迎战法军。岑毓英见法军炮火猛烈,越南北部的军事据点又被唐、徐二人弃守,无险可守,只得退回云南。刘永福孤军作战,又无后勤保障,也撤退到云南边境胜保(今老街)筑阵防守。

光绪九年七月十二日,法军攻占越南首府顺化市,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要求越南承认是法国的保护国。越南国请求中国给予援助,清政府主张向法国妥协,委派李鸿章与法国专使特利古谈判。经过多次谈判,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订立了《简明条款》,中国承认法国有权“保护”越南,中国把进驻越南北圻的各驻防营军队调到边界。简明条款订立后不久,法军就迫不及待的要求驻在谅山北黎的军队撤退。清军广西提督叶如风统领二千人驻守在北黎附近,尚未接到清廷的撤退命令,坚守不退。法军司令扎费嘟大怒,指挥二千法军向北黎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不满清廷向法国妥协,又见法军气焰嚣张,群情激昂,与法军展开殊死搏斗,打死打伤法军数百人,法军被迫后撤。

法国政府通过驻北京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极端无理要求,向中国索赔二亿五千万法郎(约各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威胁要出动强大的海军进攻中国。清廷委派两江总督曾国荃到上海与新任法国公使巴德诺谈判。法国自持船坚炮利,对谈判毫无诚意,派出海军远东舰队,以孤拔为司令,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六月五日进攻台湾基隆。清军提督刘铭传率军日夜防守,孤拔发动多次进攻,都无法登陆,便率远东舰队转攻福州。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入海口,依江面海,有优良港口。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兴办洋务,奏请朝廷在福州设立船政局,经过十多年建造,市郊马尾港已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海军基地。由曾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为福建船政大臣,清廷派福州将军穆图善统二万绿营兵防守。中法两国在越南交战后,慈禧太后又懿旨授张佩纶为钦差大臣,到福建会办海疆事务。

张佩纶是有名的清流派人物,能说会道,奉旨赶到福州,召集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州将军穆图善,船政大臣何如璋等人商议福建的海疆防务。他不等别人开口,便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把原有的防御设施和预定作战部署说得一无是处,全部废除。按照他的设想重新部署,将沿海构筑的炮台大部拆除,按照他画的图形另筑炮台,如不执行,严加惩处。大战在即,左宗棠、李鸿章写信给张佩纶,建议把马尾造船厂的设备转移,保护好造船机器,还建议在防御战术上要避实击虚,深谋远虑。张佩纶不与理睬,反而说左宗棠、李鸿章小看他了,对何如璋说:“区区几艘法夷军舰何足挂齿,本大臣读书万卷,文韬武略,成竹在胸,定要像三国周郎大战赤壁一样,让法夷舰队灰飞烟灭。”下令把福建分泊在各处大小船只全部调到福州江面上,与福建水师兵船泊在一起,有的还与法国军舰相连。张佩纶洋洋得意地对何如璋说:“船多势众,让孤拔看看我大清的实力。”

福建水师的规模仅次于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是当时第三大水师舰队,共有十一艘舰船。按照张佩纶的命令,全部停泊在马尾港内。

光绪十年七月,孤拔率领铁甲战船五艘,水雷艇二艘,封锁了马尾港。大战一触即发,张佩纶却和何如璋在福建水师的旗舰上饮酒赋诗,不采取任何防御措施,还怕各舰自行开火,引起战争,下令把各舰船的炮弹收回,将全部战船一字排开。通令各舰船,没有他的命令,任何船只不准起锚,违令者斩。

法军密探将张佩纶下达的这些军令报告孤拔,孤拔不敢相信清军统帅下达如此愚蠢的军令,恐其有诈,令密探再探,核实无误后,孤拔哈哈大笑道:“我要向法国政府申报,给张佩纶颁发一枚特大勋章。”决定向福建水师开战。

八月二十三日,孤拔升旗开炮,向福建水师发起猛烈进攻。福建水师一字排开的舰船成了法国大炮的靶子,水兵们无炮弹还击,又无路可逃,船毁人亡。仅一个多时辰,福建水师损失军舰十一艘,商船十九艘,伤亡官兵七百余人,只有两艘小船“伏波”和“艺新”号冲出重围,逃向福州。

张佩纶和何如璋被吓得不知所措,慌忙化装逃入乡间躲藏,几天之后才被士兵寻回。

且说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开炮时,岸上炮台上的清军不顾张佩纶不准开炮的禁令,主动向法舰开炮,但炮台是按张佩纶指令重建的,离港口太远,角度偏差大,不能对法舰构成任何威胁,反而被法军舰船上的远程大炮将炮台摧毁。

法军舰队击沉福建水师舰船,轰垮沿江炮台,沿闽江驶至长门。孤拔指挥一千多名海军陆战队登陆上岸,准备水陆两军协同作战,占领福州。清军福州将军穆图善能征善战,早知张佩纶不懂装懂,儿戏军事,心中不满。碍于他是钦差大臣,又是慈禧太后的宠臣,不能反对,但也不让他染指他统领的陆军。法军开战,穆图善知道水师必败无疑,立即下令陆军进入防御阵地,严阵以待。

孤拔轻易击毁福建水师,骄气徒增,以为清军不堪一击,登陆后不作战术侦察,水陆两军大摇大摆地向福州开进,闯进了清军的伏击圈。穆图善在山头上升起大清龙旗,亲自指挥清军向法军海军陆战队进攻。组织五百人敢死队冲入法军阵中,用长枪大刀与法军展开肉搏战。法军的火枪失去了作用,法舰也不敢开炮轰击,骄横的法军陆战队死伤几百人,残兵连滚带爬地逃回军舰上。

孤拔大惊失色,收拾残兵,掉头后撤,傍晚时撤退到马尾造船厂附近的水域。第二天拂晓,孤拔下令集中舰队所有舰炮轰击马尾造船厂,将造船厂的厂房,正在建造的船只,造船的机器设备全部轰毁。

福建水师惨败,马尾船厂被毁,败报传到北京,举国震惊。迫于全国压力,八月二十六日,清政府下诏对法宣战。将张佩纶、何如璋押解进京,革职充军。陕甘总督杨岳斌帮办福建军务,征调各省绿营兵到东南沿海加强防御。

孤拔见沿海无隙可击,率领远东舰队转攻台湾。占领澎湖列岛,封锁台湾,然后将远东舰队分为两支,东攻基隆,西攻淡水,企图占领台湾。刘铭传率军反击,在台湾民众的配合下,采取诱敌深入,前后夹击的战术,大败法军海军登陆军。孤拔无计可施,只得率军撤到船上,停泊在澎湖列岛水域。

且说中、法陆军在越南的战斗。清政府对法宣战后,云贵总督岑毓英率领滇军向侵占越南北圻的法军进攻。在黑旗军和越南民众支持下,屡败法军。广西巡抚潘鼎新奉令率淮军驻扎在越南谅山一带,潘鼎新是李鸿章的心腹爱将,只听李鸿章的指令,作战不力。法军见有机可乘,向谅山大举进攻,潘鼎新弃守谅山,退入镇南关。时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推荐广西提督冯子材为广西帮办军务,统军作战。

冯子材是广西钦州人,年届六十七岁,老当益壮。早年参加天地会,后投降清军,历任总兵、提督。奉令统军与法作战,便与提督苏元春、王存祺、王德榜等清军将领,统二万绿营兵进驻镇南关。冯子材立即指挥将士日夜抢筑工事,深挖壕沟,加筑城墙,在城墙里再加修一道长墙,形成一道狭窄的通道。又派人与正在越南临洮作战的黑旗军联系,制定了两面进攻,互相策应的作战计划。

三月二十八日拂晓,法军统帅尼格里将军亲自指挥三千法军向镇南关发起攻击。尼格里一面组织大炮轰击城墙,一面组织一千多名法军持枪向城墙上射击,打得城墙上的清军抬不起头起来,然后擂起洋鼓,吹起洋号,指挥一千多名步兵架云梯爬上城墙,冲入关内。但关内又一道石墙挡住了法军的去路,法军在通道内乱窜,突然一声炮响,冯子材高呼道:“兄弟们杀啊!把法国鬼子全杀光!”说完,率先跳入通道,挥舞着三十斤重的大刀猛砍猛杀,成千上万的清军拥入通道,将一千多名法军全部杀死。接着大开关门,二万清军呐喊着冲向关外的法军阵地。法军阵脚大乱,丢下枪炮,拼命逃跑。冯子材、苏元春、王存祺等挥军穷追猛打,又斩杀法军八百余人,重伤法军统帅尼格里,缴获武器弹药不计其数。接着,冯子材又指挥清军乘胜收复了文渊、谅山、谷松、屯梅等多处失地。

再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为策应镇南关之战,亲自到临洮侦察法军防御部署,与云贵总督岑毓英联络,精心部署,将法军包围。黑旗军和滇军密切配合,合力向法军发起攻击,阵斩法军将领七名,打死法军三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经过镇南关之战,侵入越南的法军主力几乎被全歼。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在澎湖列岛闻讯后,气急败坏,率领远东舰队窜到浙江三门湾,企图进攻浙江镇海一带,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加强了防备,海口炮台的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打在远东的旗舰上,把孤拔送上了西天。

法军海、陆两军大败的消息传回巴黎,法国震惊。力主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茹尔·费里内阁因此倒台。

此时法军士气低落,无心再战。驻守谅山的冯子材,临洮的岑毓英、刘永福等将领,摩拳擦掌,准备率军将法军驱逐出越南。

清廷认为乘大胜之际与法国议和,可以保住大清的“面子”,又可以结束战争。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六月九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匆忙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中法新约》。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一切条约;由法国保护越南北圻,中国不得在此驻兵;中国在越南的侨民、商人也归法国保护;在中越边界的胜保、谅山两处开口通商,法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规定中国以后如在广西、云南修驻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

通过这个条约,法国不仅完全侵占了越南,中国完全丧失了越南这个藩属国和广西、云南的通商、筑路权利。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当消息传到前线,将士们愤愤连声,把李鸿章比做当年的秦桧,纷纷联名上书,必欲杀之而后快。李鸿章也感到委屈、茫然,其中缘由,只有史学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