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叩访远古的村庄>二、求学之路1.官名

二、求学之路1.官名

民国二十六年,我考上了省立第一中学(当时陕西省立“一中”校址在西安)。

在我们那儿,民国年间能考进中学,接着继续花钱念书的子弟,都是书香门第出身。那个时候,哪个村出个考上中学的学生,去省城住校念书,在周围村子里都算是件大事,跟现在村子里考上个北大或清华的声势差不多。我家门户不算高,说破天去也只能算是个土财主。不过,我父亲那人自己不识多少字,也没读过《四书》《五经》,不知出于啥原因,却要求我一定要把学上好。他还公开表示,上到哪,他就供到哪。现在想来,是不是父亲从自身的处境里觉得一个男人做一辈子庄稼汉太苦,想让儿子好好念书考个官,从此后改换一下门庭?这个,我也一直没有问过他。

在家里,我的奶名叫“勤学”,这个名字是奶奶给我起的,很传统,也很有农业社会的特色。老人家每天都会虔诚地念一阵经,我很喜欢看她一个人默默念经时的那种神态,也时常偷偷翻看她那些个“经书”。其实,那些书并不是真正的经文,只是一些“劝善”的白话读物,记载的都是些小的佛经故事。奶奶发现我打小爱看书写字,聪敏好学,因此就把我叫了这个“勤学”。

我正式念小学的时候,全同官县最高学府就是一所高级小学。那所“高小”有我的两个亲戚,一个担任校长,一个是普通教师。

我们那里有个习惯,就是孩子在上正规学校的时候不能再叫小名,要有个正式“官名”。其实,我那个“勤学”的名字和同学们那些叫“狗剩”“狗蛋”的比较,也能做个官名用的。可是,我那个姓白的音乐老师(也就是我那个表叔),这个人虽初通诗、书、礼、乐、易、春秋,却肯定不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平时,他这个音乐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教学生唱一些抗战歌曲啥的。有一天,这个人却无端地说我这名字太“土”,对我说,你不要叫“勤学”了,一个男人应当有个好的“官名”,就随口给我起个名字叫“兴业”。其实,这个“兴业”从字面上一看,明摆着就是“振家兴业,升官发财”的意思,还没我那个“勤学”顺口。

可是呢,这个学校的校长(我另一个表叔),他却很不满意我这个“兴业”的新名字,他说,国家现在都乱成这样了,还兴啥家业?要“治国兴邦”,为国家出力,怎么能只想着自家升官发财?最后,他就对我说,我看就叫个“兴邦”吧。我又不好说啥,觉得这个名字还挺响亮。从此,我这辈子就成“石兴邦”了。

在正式进省立一中的时候,我开始还在西安“立行中学”预习了半年时间。我记得我是春天到的立行中学,暑假转到省立一中的。上中学时,我印象中的好老师很多。一中尽管教学很保守,但是学风很好,不论是国语还是外语,教学都是第一流的。我的年级主任,是个管理德育的老师。一中有个校歌,歌词就是这个人亲笔写的。他给我们解释说,一中是“关学”的正宗。关学是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在陕西眉县横渠镇设帐讲学创立的,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和“民胞物与”的治世理想,现在看来,依然是很好的。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始人,正是这个人在关中地区讲学而形成了一个大的学派。在当时,比他稍晚的是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的洛学,再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学派了。关学和洛学是理学的学派之一,也是朱熹思想的先驱。从眉县“起根发苗”的张载关学思想,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特学术旨趣和风格的思想流派。他的思想还成为推动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对宋以后历代思想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九三八年,也就是传统上讲的抗战的第二年。这年秋天,日本人开始对西安周边进行轰炸了。有时,这些飞得很低的螺旋桨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去炸兰州,机身上那些“红膏药”标志站在地面上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日本人当时想打过潼关,占领关中,再威胁西南,动摇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那时,天上整天飞着日本飞机,空袭三天两头就来一趟,学生整天躲飞机、防警报,闹得学校根本不能上课。一直到了下半年九、十月份,只要是晴天,我们还几乎每天都在“跑反”。那时候,西安城里防空洞很少,人口又多,政府只好疏散城市人口,西安许多学校被搬迁到宝鸡、汉中等地。不到几个月时间,西安一下子就成了空城。全城除防空、军警外就剩下政府的机构,有些工厂都搬到了周边县城。三原交通好,距离西安也近,搬来的单位也不少。再一个就是汉中。汉中呢,四周有大山,比较安全,又靠着汉江水运,交通比较发达,那时候,北京、南方一些流浪学者都集中在那儿,设立的学校也不少。

我没跟着学校去汉中,转到距离我们家较近的三原三中(省立第三中学)继续读书。

在一中虽然不到半年时间,但是对我影响还是很深刻的,我一生都很怀念这段日子。一中出来的学生,那可了不得。国民党里面几个将军,比如关麟征、杜聿明等,都是我们一中出来的学生。

记得一中当时那个校歌歌词大概是——

一中,一中,可爱的一中 荟萃三辅之精英

锻炼体魄,修养学行 济济一堂,乐融融

关学重实践

驷骥美秦风

好青年,好学生,远道任非轻 莫让那交趾立柱

燕然勒名

千载独光荣

勉负历史使命,争为民族英雄

歌中的“三府”,是指陕西关中的东府(渭南)、西府(宝鸡)、西安府(西安)。这首校歌,是我有生以来开始学唱的第一首现代“歌曲”,其中的内容,对我这一辈子也很有影响。

我在一中是甲班生,到三中也是甲班生。就这么仓促地转了校,也仅仅上了一个多月课,学校就放寒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