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殿外,袁妃长跪不起,泣泪长流,哭喊声悲切,皇后娘娘,求你开恩,万岁爷是你君夫,也是我君夫,对我姐妹情深意重,如今皇上龙体堪危,太医诊治并无良策,这才招榜为皇上遍寻天下良医,如今神医已寻到,皇后你是何意,不让神医进殿为皇上诊治,皇后,请以龙体为重,去一已之私!
哭完磕头,额头一片红肿。
皇后站在窗前,看着发服已乱,一脸泪痕的袁妃,殿外,有来探望的皇亲大臣,嫔妃宫女,皇子公主,袁妃哭一阵说一阵磕一阵,殿外所有人动容,跪下来请皇后允许神医进殿。
皇后实在忍不住,看看站在一旁的郑冀,让她们进来?
郑冀摇头,皇后,下官再给皇上用药提气,也能看出皇上时日不多,而每次得气,只会加重皇上病情。
可是,这袁妃母子,到底要做什么?什么神医,真能医好皇上,就让他来给皇上诊诊吧。看看郑冀,不是本宫不信你们。
郑冀看看守在宫内的几位太医和宫人,恭手道,娘娘,下官不在意任何误解,也不在意这颗脑袋,这些天宫里宫外,实在是有人在谋乱,下官虽不是文臣武将,一太医已,可下官懂得何为世间正道,真命天子,这位神医,下官已打听清,名谢汀,是下官师门逐出的弟子,他的名气,来自偏邪之方。
是你同门?
曾是。
有些能为?
郑冀点头,可是娘娘,皇上此病,已无生还可呢,下官担心他不是来为皇上医治的,是来看皇上还有多少时日,以作打算的。
皇后点点头,郑冀,此前本宫想她母子这主意不错,天下招榜,若真有民间高医,可救治皇上,有何不可。
是,下官也这么想,太医院毕竟眼界有限,为龙体安康,招榜可行,可是万江和谢汀下官却了解,万江是下官的师兄,为人正道,医术也是正道,并没有任何偏方秘方,谢汀为人,医术高超,却为人狡诈,民间偏邪方子极多,重症急症,敢下猛药,所以有几起回生之例,让他名声在外,可是回生之人,虽保性命,却遗症颇多,生不如死。
皇后端茶递过,辛苦你了,喝茶。
折杀小臣,郑冀忙接茶欲跪,皇后扶起他,坐下喝茶,喝完与本宫细讲。
是。
郑冀几口饮尽杯中茶,落坐恭手,皇后娘娘,臣闻当年皇后与皇上御驾亲征叛贼,同车同马同上阵杀敌,此时天下之计,唯娘娘太子身上,太子在朝堂,娘娘在后宫,若用得着郑冀,敬请皇后娘娘吩咐。
皇后看他一眼,挥手宫人下去,看看他道,郑冀,你在宫中侍职多年,尽心尽力,后宫一直波澜不惊,本宫便看不到这水清水浊,水下有鱼无鱼,是本宫安逸了,疏忽了,不查人心,不备后患,而今朝野安危之时,方知谁是忠臣,谁是奸佞。
娘娘,现在说忠奸,还为时尚早,下官只是一医官,能做的,只是为娘娘太子后宫诸眷尽力。
好,皇上龙体交由爱卿,外面这些,本宫自有道理。
泰和殿外,从中午跪至下午,外戚大臣越来越多,袁贵妃已无力哭喊,伏在地上,桂亲王也跪请,扶住母妃痛哭。
东宫内,王成和丁全进来,王成道,殿下,人抓到了。
好生招待,别让人与他讲话。
是。
丁全后面的小太监托着盘子,两摞奏折,爷是现在看,还是过会儿。
礼部的拿来。
是。
丁全递过来。
明月打开看,冷笑,十六,便是吉日。
爷,还有十天,奴才让人准备,爷可有要求。
没有,你也不必管,责成礼部全权办理。
是。
王成随我进宫。
骄阳似火,殿外跪的人膝下已汗渍一片,赵明清咬牙咒骂,不敢大声,袁妃哭也哭不动,叫也叫不动了。
赵明清终于忍不住,起身至殿门,皇后,赵明清请禀。
门打开,皇后缓缓走出来,赵明清后退几步跪下,母后,皇儿有禀。
起来吧,不必禀了,本宫听到也看到了。
请母后旨。
神医呢?让他进来吧。
看一眼跪得满满的人群,缓声道,皇上病重,已是十日有余,本宫和众位一样,为皇上龙体思虑不安,却无良策,全靠太医尽心诊治,袁妹妹忠心可鉴,寻来名医,不是本宫有一已之私,不让诸位相见,不让名医诊治,这罪名,本宫可担不起,实在是皇上气息微弱,太医们讲,不宜见外人,刚刚皇上进了些汤药,有些力气了,请神医进殿。
正说话,有小太监跑至袁妃身旁,娘娘不好,谢神医被人劫走。
袁贵妃本已被扶着瘫坐,一听此话,踉跄着站起来,尖叫道,你说什么?是谢神医他,出事了吗?皇上龙体的希望,可都在他身上,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将为皇上医病的招榜神医劫走,这还了得!是何居心!
所有跪地的人都精神起来,竖耳静听。
趄明清已站起,向皇后躬身,母后,皇儿有可否说几句话。
皇后不知状况,稳稳心道,皇儿请讲。
母后拒不允神医进殿,现在允了,神医却不见了,皇儿不明白。
皇后上前两步逼视他,皇儿你的意思。
巧了。
袁贵妃挣开扶着的奴婢,一步步走过来,眼睛血红,站在赵明清身边,声音有些嘶哑,皇后,皇上病重,你不让任何人见,招榜寻医,你不让进殿,现在神医竟然莫名失踪,皇后,你是想皇上病好,还是想皇上早日驾崩?!
放肆!袁晴霞,你再敢乱说,本宫就将你送宗人府!
赵明清拉着袁贵妃后退一步,再次躬身,母后,皇上差太子去边疆,太子私自留京,欺君之罪,王东华私吞军响,证据确凿,经众臣朝议,当堂收了他的兵权,太子却枉顾国家法度,私授兵符,并不经查问,随意斩杀了三名四品两名五品将官,还有,不经朝议,将禁卫军调至城外,外调吴国公进京,不顾父皇病危,迎娶太子妃,私见大臣,威逼利用,母后,这后宫前朝诸事,皇儿不知何意。
皇后定定看着赵明清,这些年,她知道袁氏母子有些手段,却不知竟有此口才,这样的赵明清,陌生又让人心惧。
袁凤勇高声喊,皇后,请以皇上龙体为重,国家社稷为重,皇上龙体安康,国家上下之福,此时谋略他事,
他事?!明月身后跟着王成左庆宋凡,一干侍卫进来,众人转头看去。
明月直走到袁凤勇前,他事?袁大人,他事是何事!
老臣请太子安。
明月看袁氏母子站在母后对面,所有的大臣和皇室都跪在袁氏母子身后,母后见他眼已现泪。
明月扫一眼跪在地上的人,冷笑道,人到的挺齐啊,听说跪几个时辰了,不累吗,天儿热,都起来吧,明月宫闲着,左庆,带他们去明月宫歇着,吃些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