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灯光不安地摇曳。曹操咂咂嘴巴道:“淑……曼……再给我……倒一杯……九坛春……”卞王后拿来一只三脚青铜酒杯给他倒了三分盅,倒在他张着的胡须黄白间杂的嘴巴里。曹操咂咂巴嘴美美地咽下,眼睛放出了光亮。他抖抖索索递给她一只宝玉,宝玉上面雕刻着一只掐丝飞凰。曹操无力地抓着卞王后的手,语气低沉微弱:“你到我们曹家……我送给你一只……凤玉,我一直戴着这……凰玉,现在送给你……我死后,把那书……交给子桓,你要看好……他与诸儿,不要让……走上邪路……”
卞王后捧着这块宝玉,伏在夫君身边,身子颤抖得像狂风中的石榴树,悲痛的泪水犹如开闸的洪水喷流而出。她哭道:“……平时……都是你管着……这千斤重担……我……如何能担得起……”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二十三日,下了好大一场雪,天地皆白。
黎明,曹操精神格外好。他唤来文武大臣与史官,安排了诸多事情,并留下遗言:“传位于世子曹丕,望大家衷心事主,完成汉室的统一大业。”对许诸嘱咐道,“日后跟定太子……”许诸含泪点头。曹操略停,他又嘱咐了自己的后事,“穿着随身的衣裳入殓……我穿了十多年了……喜欢。随葬品……只选些陶木之器,不得用……金玉珍宝;国人、兵将……都不必服丧……要各尽本职……各行其事;后宫……没有子女的姬妾婢伎……都遣送娘家另嫁……”
曹操此诏,开启魏晋一代薄葬务实之风。此后魏及两晋的皇帝皇后,乃至贵戚重臣,都效仿曹操实行薄葬,既不殉葬珍宝,也不修筑大墓,无子女的姬妾也不用守寡做“活明器”了。
他说:“天下尚未安定,没有达到古风的教化。我的丧事完毕,都除去孝服,不必遵守古人守孝三年的礼节服。那些守戍屯垦的将兵,都不能离开驻扎的地方。各主管官员各自担负起各自的责任……”
曹操头痛病发作,痛苦难忍。专职的名医华佗,在华三少被斩之后,心情悲痛,又遇上妻子患病,便请假回了谯县,再也没有回来。二二零年正月二十三日辰时,曹操病逝于洛阳。
董昭宣布:曹操,字孟德,于公元二二零年正月二十三日辰时薨。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袁绍虎视眈眈地盯着四州,实力强盛难以抵挡。魏王(曹操)运筹帷幄,用武力征服天下,采用战国时申不害和商鞅所主张的法治,并兼用古时名将白起和韩信奇妙的策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授官。魏王不念他们的旧恶,唯才是用,运筹帷幄,总管朝廷大事,终成大业。魏王是卓越的军事家,超世杰出的人才。他在军事上战略战术灵活多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魏王光明磊落,富有韬略、足智多谋,奉迎天子来指令不服从皇命的人,做好耕织来储蓄军资,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魏王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北方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商业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新的赋税制,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腾飞,人民安居乐业,商旅通行,军队大兴,对于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
魏王重视教育,创办官学,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的宝贵精神财富。
“魏王诗歌,极受乐府影响,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形式创新,影响极大。”
董昭沉痛宣布:“一代伟人离我们而去,享年六十六岁。魏王可与大地共存,与日月齐辉可也。全体跪,为魏王送行。魏王,一路走好!”
“魏王,一路走好!”百官跪倒一片。
“父王……”曹植一声高喊,跪地厉声哭泣“您丢下我走了,我以后怎么办……”。曹操众儿子女儿跪下悲声哭。
“爷爷……”曹志等孙儿跪下痛哭。
许诸“噗通”跪倒,哭一声“魏王……”随之吐出两口鲜血。
众妻妾哀声一片……
曹操下世后,卞王后不吃不喝,哭晕倒好几次。侍妾们纷纷劝慰,儿孙们跪着请求她节哀。卞王后擦把泪安慰大家道:“我没事,你们都忙吧,别误了正事。我一人静一静就好了。”
人离去,卞王后压抑不住,再次放声痛哭:夫君呢!咱俩风风雨雨走过了四十多载,再难我没感觉难,现在你撇下我一人走了,我还有什么活头……”
曹植听到母亲痛哭不止,过来跪着母亲哭道:“植儿没有了父亲,不能再没有母亲了,万望母亲保重身体。”
卞王后哭着道:“植儿慈善敦厚,都是你任性嗜酒害苦了你。如今你父王走了,一定要规规矩矩。你如轻举妄动,就会招来杀生之祸,儿定要牢记在心……”
“植儿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