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枣花香>第七章 (2)

第七章 (2)

叫二妮子的小女孩儿,都积极参加了妇救会,她们在杨继恩的指导下,识字,学文化,更主要的任务是做军鞋,论起做军鞋来,谁都赶不上沉默寡言的枣叶。

枣针的儿子,尚不到十岁的枣核,成了枣林凹村儿童团团长。

儿童团根本没什么武器,枣核家里有两个断了枪杆的红缨枪枪头,这是春天来镇子上卖艺的一个杂耍班丢弃的,枣核拾回来,想不到现在派上了用场。枣核砍下两个比较直溜的枣枝,做成了枪杆,将红缨枪的枪头磨得锃亮,装到了枪杆上,再将一些麻用胭脂染成红色,绑在枪头上,这样两杆崭新的红缨枪就做成了。

红缨枪枪头毕竟只有这两个,根据地的钢铁缺得很,战争急需制造枪炮,发展农业生产也需要大量农具,这些都需要钢铁,所以无法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原料制造红缨枪。枣核突发奇想,带领着自己属下的二十多个孩子,腰里掖着砍柴刀,然后钻进马头山,爬上枣树,砍下二三十根直溜溜、粗细适当的枣树枝,砍掉枣枝上的枝桠,每人扛着一两根回到了村里。

回来后,孩子们用镰刀将枣枝刮得光溜溜的,顶端削得像红缨枪的枪头,在马头山,还有什么树木的材质能比枣木更坚硬、更有韧性呢?枣木枪尖非常尖锐、锋利,几乎与铁铸的红缨枪的枪头相差无几。然后,孩子们将麻裁细,用胭脂染成红色,扎到枪尖与枪杆的相连接的地方,这样,孩子们只用了一两天时间,三几十杆土造的红缨枪就制造出来了,枣林凹村的儿童团,每个人都有了一杆甚至两杆红缨枪。孩子们手持红缨枪,在村口或者山头站岗放哨,一个个挺着胸脯,非常神气。

这种红缨枪的厉害,不久就得到了验证,一次,从马头山里跑出来了一头野猪,在村边徘徊,拱坏了村里的一些玉米。此事还没等大人们知道,在村边放哨的儿童团团员们,在枣核带领下,一齐冲了上来,将野猪包围了。尽管只是些孩子,但由于人多,野猪被吓得乱窜,最后撞到一个树桩上昏了过去。孩子们一拥而上,用手中的红缨枪,将浑身长满粗针一样鬣毛的野猪刺死了。此事在整个马头山地区广为传播,还受到了上级的热烈表扬。从此孩子们更加信心百倍了,都说:“别看我们的枪是枣木做成的,可是却厉害的很呢,野猪都能刺死,日本鬼子的身体比野猪还要硬吗?鬼子来一个,我们扎死一个,来两个,刺死一双!”

令枣核耿耿于怀的是至今还没有手枪,自己作为团长,没有手枪怎么行,也太掉价了吧,自己的部下每人一杆红缨枪,自己也是一杆红缨枪,怎么体现自己是团长呢?他太羡慕继恩叔叔了,如果自己也有这么一支手枪,别在腰里,站到自己那二十多个部下面前给他们训话,带领他们打冲锋,那该多神气啊!到了真打鬼子的时候,自己用枪瞄准鬼子,一抠扳机,“叭——”地一声,鬼子就被撂倒了,那该多过瘾!

为了手枪的事儿,枣核曾数次去磨继恩叔叔,但是,每次叔叔都是将子弹卸下来,只是让枣核将空枪拿到手里当着他的面摩挲一番,就收回去了,绝对不允许枣核带走。

为此,枣核对继恩叔叔充满了仇恨,曾经连续几天不同他说话。但是,他曾经在叔叔面前夸下海口,自己要亲自从鬼子手中缴获一支真的手枪,叔叔也答应过自己,如果自己能够获得这样一件战利品,绝对不用上缴。

“可是,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来呢,自己何时才能从鬼子手里缴获这样一支枪呢,爹的仇何时才能报呢?”枣核等得很着急!

万般无奈之际,有一天,枣核带领两个团员在村口站岗时,看到附近有一棵半大的酸枣树,它的树干有一段长得非常像手枪,于是枣核忽发奇想,何不把这棵酸枣树砍下来,用它的这一段树干做成一把手枪呢?于是,他回家拿下一把斧子来,将这棵酸枣树砍下来,截断没用的部分,然后,枣核花了半下午的时间,将酸枣树的这段树干削成了一把小巧玲珑的“手枪”。

枣核高兴极了,这把“手枪”虽没有子弹,更不可能将鬼子“叭——”地一枪打死,但它的样子与手枪像极了,简直惟妙惟肖,甚至比继恩叔那支真手枪还像模像样呢,从此,每天,小枣核就挥舞着他的这把“手枪”,带领着手下二十多名儿童团员,忽啦啦地在村前的胭脂河畔,或者村后的马头山里,训练、喊口号,站岗、放哨。枣林凹村的儿童团,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儿了。

不只是儿童团的武器很可怜,游击队的装备也好不到哪里!除了继恩随身带着的一把手枪,十来发子弹,还有就是继恩向上级申请了很多次才发下来的二十来个手榴弹;其他武器只有靠自己想办法了。

村里的一家猎户,女人已经死了,有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大虎二虎,两个儿子都没有媳妇,父子三人是筷子夹骨头,三个光棍。这一家人平时也种些地,闲时上马头山打猎,大虎还曾经跟着二枣木当过土匪,大虎下山的时候,带回了一支枪,种地之余,就打些猎物贴补家用。后来,他又给当年的上司,马头山的土匪头子二枣木送上两坛上好的枣杠子酒,从二枣木那里又讨来一支枪,为弟弟二虎用,农闲时节让二虎也跟着自己上山打猎。猎户出身,当过土匪,又是光棍三个,没有女人的拖累,所以父子三人都有一股虎里吧唧的劲头儿,听说日本人要来,满世界杀中国人,奸淫中国妇女,不用继恩多鼓动,“忽——”地就跳起来了,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村里刚刚成立起来的游击队。这样,除了继恩的一把短枪以外,枣林凹村就有了两支长枪——尽管只是两支射程很近的猎枪。

然而,这对于人数逐渐达到四五十名的游击队,毕竟只是杯水车薪。要想得到更多的武器,还需要另想办法。继恩在村里转悠了几天,最终决定将村内城隍庙里的那个巨大的香炉和钟砸了,将获得的铜和铁炼成大片刀。

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他约上民兵队长大枣木,带上大虎二虎兄弟两个,还有每年冬天跟着枣根家烧酒的哑巴,一起将香炉和钟砸了。继恩挥手示意了一下,杆子气十足的大虎二虎,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哑巴,将庙里泥塑的神像也砸了个稀巴烂。

大家正在砸,忽然,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跑来了,揪住几个人就撕打了起来,一边撕扯一边大骂着。

“是王仙姑!”不知谁喊了一声。大枣木大虎二虎还有哑巴,转身就跑。

王仙姑追赶不上,便去撕扯杨继恩。通讯员连忙扑上来,挡住了王仙姑。王仙姑便抓住通讯员,一口咬在通讯员的胳膊上,把通讯员疼得嗷嗷直叫。

“王仙姑,不要再闹下去了,再闹我毙了你!”继恩大喊一声,掏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王仙姑的脑门。

王仙姑还想继续使泼,但看了看乌黑的枪口以及继恩严厉的目光,终于怯了,身子一软,手扶着墙倒了下来,身体打着哆嗦。这时,王仙姑的男人闻讯跑了进来,把王仙姑从地上拽起来,搀着她回家去了。

第二天,继恩将罗列着城隍十大罪状的大字报贴在了城隍庙的门口。这十大罪状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分无用。最后特别加了一句:砸烂庙宇,破除封建,支援抗战,谁反对谁就是反革命!

这一次,王仙姑面儿都没敢着,破除庙宇获得了胜利。

在继恩指挥下,大枣木,还有大虎二虎哑巴等民兵,将庙里的那个铁铸的三足鼎也砸了,将铁交到镇上的铁匠铺里,打出了十来把闪闪发光的大片刀,带回到村里,枣林凹游击队的武器,立即得到了一定改善。继恩本来还想将马头山山顶枣神庙里的两个香炉也砸了,但考虑到那两个香炉很小,充其量只能打一两把刀,管不了多大用,再说,这样做,一定会遭到枣根叔的极力反对,其他村民也大都不会乐意,在枣林凹,断掉其他神的供享不打紧,但是,谁要是破坏枣神爷和护枣娘娘的神位,绝大部分村民都会很有意见的。

“村民的迷信思想依然严重,看来一时半时是难以彻底改变的!”继恩思虑再三,只好作罢。

当孩子们率先制作了二三十支枣木杆子做成的红缨枪后,继恩也受到启发。

“孩子的想法虽然简单,却给我们这些大人提供了借鉴。我们还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总想让上级给我们提供足够的枪支弹药,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来,要想为村里的游击队弄到足够的武器,还得从马头山数不清的枣树身上想办法。

继恩沉思良久,忽然想到,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也有用枣木兵器的记载,书中第五十四回一开头就写道:话说高太尉问呼延灼道:“将军所保何人?可为先锋?”呼延灼禀道:“小人所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当年梁山好汉曾有人用枣木制作的武器,那么我们的游击队又有什么不可以的?”继恩想。

“唉,也只有像孩子们那样,自己制作梭标吧!刚成立游击队时,大家都还觉得上级很快就给每个人发一杆锃明瓦亮的新枪呢,没准儿机关枪也会配备上,最不济手榴弹、大刀片子总会足量供应吧。想不到几乎什么都不给,完全让自己想办法!等到最后,大家还得向十岁八岁的黄毛孩子学办法!我看咱这游击队啊,也就是闹着玩儿……”大枣木颇有些失望地说。

“大枣木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论!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党员了,说话不能再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随随便便,古人云: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古代农民发动起义时,开始也没有武器,将树木斩断了,就是武器,树竹竿举起来,就能进行起义,攻打官府和反动官兵,然后,随着队伍的壮大,装备自然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就这么定了,明天,咱们就带领全体民兵,上马头山砍枣木杆子,也像孩子们那样做成红缨枪。毛主席说过,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孩子们怎么了,孩子们也是群众,孩子们没有等待依赖心理,所以就做出了这样的创举!我听八路军中的老红军说过,当年在南方革命根据地的游击队,很多时候,用的就是木头削尖做成的武器,他们称之为梭标,所以游击队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称呼——梭标队。梭标,应该类似于咱们北方的红缨枪吧。可能咱们用枣木做成的红缨枪,比南方的梭标不知锋利多少倍呢!南方的梭标队,用来打国民党反动派,咱们马头山用枣木做成的红缨枪一定能够打倒比国民党反动派更加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继恩说。

“好!咱们听指导员的话,明天就带上镰刀、斧子,上马头山砍枣树杆子,制成红缨枪,用来打鬼子!马头山里枣树有的是,想制作多少红缨枪都行。”大枣木说。

第二天早晨,枣林凹村的游击队成员就一同进了马头山,一早晨就砍回好几大捆枣树杆子,大家将这些枣木杆子扛回到枣根家,然后,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出了几十杆红缨枪枪,当然比孩子们做的又长又粗又锋利。

年近花甲的枣根老汉,抄起一杆刚刚做成的红缨枪,在自家庭院里耍把了几下子,连连说:“好枪,好枪啊!有了这几十杆枣木做成的红缨枪,咱们枣林凹的民兵,真的比大宋时期的杨家将、岳家军还要厉害啊!杨六郎的一杆枪,保大宋江山几十年的太平;岳鹏举的一杆枪,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现在,咱们枣林凹的枣木杠子神枪队,更应该将日本鬼子杀他个人仰马翻,望风而逃!”老枣根耍起枪来,好像又变成了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好!枣根大叔英雄不减当年!比廉颇、黄盖还要神勇,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向老英雄学习,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啊!”继恩大声鼓动道。

“鬼子来了,我也要将酒葫芦栓在腰里,左手拿上我那根半辈子不离身的枣木杠子,右手持枣木神枪,上战场去杀敌,保卫咱枣林凹,保卫咱马头山!……身跨枣红马,手持芦花枪,镇边关,保大宋,是我杨家六郎……”枣根老汉模仿着梆子戏中的唱段,兴奋地大声唱了起来。

“枣木杠子做成的红缨枪,厉害是厉害,但只适合近距离杀敌,真要是与鬼子干起来,劣势太大了,现在是热兵器时代,不比《水浒传》中的冷兵器时代了……”继恩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大家一时无言。

枣根叔沉思了一番,对继恩说,“老汉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在枣林凹,谁能比您更有发言权!您可是我们的高参啊!”大家都说。

“听老人们说,枣林凹的先人们,曾经用枣树的树枝做成弓箭,射杀飞禽走兽,现在,也可以用枣木弓箭对付日本人啊!”枣根说。

“那明天咱们还上马头山,砍枣木,伐枣枝,做成弓箭,射日本鬼子,保家卫国!”大枣木看着继恩说。

继恩颇踌躇了一番,最后无奈地点了点头,他抬头看了看马头山,长叹一声道:“好吧,也只有这样了,用枣木做枪,做弓箭,都是无奈之举啊,兵革窳楛,没办法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枣林凹村的青年民兵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进山砍枣树枝,然后扛回村里来,在枣根叔的带领下,选择粗细适当的枣枝,再砍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放到秸杆里,点着火烧,烧得枣枝的皮发焦、发黑。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枣根用长满老茧的手将烧得焦黑的枣枝从火堆里拽出来,三下两下就将皮剥了下来,然后将这些已经烧得非常柔软的枣枝弯成弓的样子,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用牛皮捻成的细绳扎到枣木弓上,这样,一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