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山神爷啊!保佑我们母子俩,平平安安,一定将美酒猪羊供奉上。”

她不会拜神,这些都是学母亲所作所为。记得那时天旱,母亲把家里的一只鸡逮住,拿去土地庙供奉,祷告完毕,当场杀掉,然后拿回家,秃噜毛,一家人炖着吃了。母亲说心诚则灵,母亲心诚,拜几拜,回头看秀苗偷偷窃笑,不由恼怒,小声责怪:“还敢,还敢,不灵了!”

那时她还小,不懂什么事,这时候她才理解到母亲的苦心与真诚。有求于神,要多些真诚,心诚则灵,这时候,她把这个当真了。她抚摸了一下肚子,不自觉的和孩子说着话。“宝宝啊!你要是跟娘有缘,就一定在娘肚子里扎稳根儿,决不动摇,你一定要支持娘,给娘加油!现在的日子苦,都是暂时的,娘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抱紧娘,坚决不撒手!听到没?”

做完这一切,便开始向上攀爬。树干的倾斜度适合她两手搂着,跪着向前,一点点地蹭。尽管只有十几米的距离,却觉得无限的漫长。尽管她小心翼翼,还是害怕自己会掉下去。掉下去,万事皆空,一切梦想都无从谈起。有些斜歪的树干,还有些弯曲度,她只能像一只蜗牛一样蜗行,虽然慢,却离目标一点点地近了。

时间在流逝,这一段遥远的路程,无异于一次艰难的跋涉,虽然有些艰苦,可是心情却是愉快的。那棵棒槌的感召力是不可比拟的,催促着她一心向前,让她目不斜视,专心致志地向前向前。终于赶完最后一段路,来到了棒槌的面前。

这棵棒槌所生长的环境实在特殊。它生长在大树杈的一个小空洞里,因为树龄的久远,树皮与木质腐烂成泥土,汇聚成一小坨。有棒槌鸟把一颗参籽排泄到这里,才让这里成为一棵棒槌的生长乐土。山川灵秀,天地造化,让这棵棒槌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许多年来,大树为它遮风挡雨,才出落成这样一身的秀气。也是它该出土的时候了,它开花结果。也是它该下山的时候,那个有缘人便适时来到了身边。

这个生长空间并不大,有菜盘那么大的一个空洞而已。这棵棒槌并不大,她简单地扒拉开看看,好像去看看襁褓里的婴孩。都说人参宝宝总总的好,没有见过,她抢先看看,一解心中的饥渴。取参的过程也很简单,有那么一大捧的土,连根带须便都包括其中,她脱下外衣,包裹起来。

上树不容易,下树也不容易。下树不容易,是一只手被另一个宝贝占据,另一只手去扶树干,便觉得不稳当。只有两条腿用力夹住树干,慢慢向下出溜着,把大腿两侧都磨得箍热,还好,顺利下树。

虽然这棵棒槌不大,她却非常喜欢。第一天上山来就开眼(东北方言,放山过程中,看见人参),大吉大利啊!她想起还要寻找一块青苔,把棒槌包起来。青苔随处可见,山石上,树干上,都生长着厚厚的,毛毯一般柔软的青苔,随便去扯上一块包好,再去拽一段细长的树藤,捆结实了就行。

天色已经不早了,得赶紧往回走。她记得自己是从一面坡上来的,便从这一面坡下去。可是,转一转就有些迷瞪。她不知道自己沿着山坡走来,却因为山势的平坦,翻了山杠也不知晓。她此时身处于一个山洼地里,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走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下坡。其实,她是在大盆底转来转去呢。往山坡下走,是通常的做法,下山不见得就对,秀苗不知道这些,当她走了一阵,发觉怎么又回到了原地呢?她方才觉得自己走抹搭山(东北方言,迷路)了。

此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月亮慢慢地爬上了山顶。秀苗坐下来休息一下,想一想该怎么走。她并不慌张,她有自己的主意。她记得家的方向,就是月亮升起的地方,她总是看见月亮从东山的山洼地里露出雪亮的脸,笑盈盈地看着她。这张月亮的脸是那么的光洁,让她想起了母亲的脸。她常常把自己的寄托交与明月,送给远方的母亲,捎去自己的问候。

是的,朝月亮升起的地方走,就没有错。可是,走进森林,就看不见月亮了,可怎么办?有办法,那就往坡上走,走的越高,就能看见的越清晰,森林再高,也高不过天去。

秀苗是有这份悟性的,这是跑山的人必备的生存条件。在抹搭山的时候,不能慌张,更不能乱走,这时候需要更多的是冷静。秀苗此时所做的是正确的选择,就这样,她登上山顶,摆脱了这个盆地的束缚,很自然地找到了下山的路。

她回到家已经快半夜了,推开大门,便听见海林的问话。

“天哪!你去哪儿了,让人担心了一天,我以为你……”月光下,海林在院子里独坐,一个孤独的身影,直勾勾地杵在那里。

秀苗心里一热,眼泪扑簌簌地下来,紧走几步,蹲下身想扑进他的怀里,却觉得他浑身冰冷,不由地啜泣两声。

“我……我……去放山了!”秀苗忍几忍,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他。

“我的老天爷啊!你……你说啥?你去放山?你挺个大肚子去放山?”海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说吗,蒸了这么多干粮,你是不是以为你……”他说不下去了,哽咽几声,强忍着,憋得他低下头。

“快进屋吧,外面凉啊!”秀苗小声说。他慢慢地拖动在身子,“咚咚”地挪动着两个板凳,她在后面慢慢地跟着,夫妻两个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