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袁世凯传:真假袁世凯辨别>第二章 万般皆轻松,唯有读书累 (3)

第二章 万般皆轻松,唯有读书累 (3)

2.3不就是科举失败吗?怎么就成了不学无术甚至大草包?

清朝时的科举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实光童生试就得连考三级:县试、府试、院试。知县主持的叫县试,知府主持的叫府试,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主持的,叫院试。参加这种三级考试的统称童生,三级连跳,最后院试被录取者即成为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的生员,俗称为秀才。与秀才同等资格的,乃国子监中的监生,唯监生可由父荫或捐纳而来。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了,更重要的是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了,由此一级一级往上考,无险风光在高处。

1876年(光绪二年),袁世凯回老家参加陈州童生试。县试顺利通过了;府试时受到了陈州知府吴重熹的嘉赏,被录取在前十名;院试时栽了——当时的河南学政、后来做了军机大臣、并且一度与袁世凯成为政敌的瞿鸿禨跟吴重熹闹别扭。别扭的原因很简单,按当时的陋规,一省学政前往各州主持院试时,各州府要按学政的品级赠送棚规。瞿鸿禨在归德府(现在的商丘)得到的棚规很丰厚,可是到陈州,吴重熹给的棚规很干瘪。学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陈州府的考生全军覆没,没一个被录取!104袁世凯第一次出道就这样栽了。问题是以后的瞿鸿禨还是清流派中人,看不起袁世凯这个浊官。袁世凯几次跟他套交情、拉关系,他都拒了。

非常奇怪的是,诸多史家把袁世凯的初次科考说成是参加“乡试”105或者“应考举人”。106而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则回忆其父有限的两次科考(第二次是1879年)都是童子试。107王忠和先生笔下,虽然详细论述袁世凯第一次科考是童子试,但是第二次科考,则变成了是乡试,说袁世凯“以捐来的监生资格参加乡试”。108 找不到资料,以查证袁世凯何时捐得监生资格的。但以袁当时的家境,捐个监生当是举手之劳。

考场失意,婚场得意。第一次科考失败之后,袁世凯顺便在家结了婚,娶妻于氏。于氏乃河南沈丘人,家里很富有,挂过双千顷牌。是年,袁世凯虚龄18(于氏比他大两岁)。按现在的规矩,恰好是高中毕业生的年纪,男女生递个条子都叫早恋呢。

短暂的婚期过后,1877年(光绪三年)初春,袁世凯重上北京。其实,第一次科考失败后,袁世凯就想放弃读书这条路,只不过在堂叔父保恒与保龄的督责下,他抵抗不过。此年袁世凯至二姐一封家书。109从中可以发现他已懂事许多:

第一,嗣母令于氏上京陪伴袁世凯,被袁世凯拒绝。他的意思是,如果母亲来,则于氏可同来;母亲不来,则于氏不可来。还说:“弟既不能承欢膝下,又使内人亦来,是何事也,弟心何安也。”

第二,袁世凯是保庆这房唯一的男性,嗣父死后,他得当门立业了。于是有全家上北京同居的意思。而他最大的意思是,他远在北京,母亲五十多了尚无人照应,让做儿子的他过意不去。而且北京良医多,还可以给母亲调治身体云云。

第三,明年母亲大人五旬正寿。袁世凯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两下作难。不归,心难安;归,怕耽误学业,影响后年的大场。而且他自己的身体也不好,自从到北京,大小病二十余次。而且最近十天,吐血症犯了。

第四,虽然老病犯了,但是切不可禀于母亲大人,免得老亲挂念。

第五,零用钱积少成多,自己不能养家,反在外使家养己,断不成道理,甚无脸。

第六,出来数月,功名不成,无脸无家。欲在开封谋个差事,可以糊口即可,可惜三叔保恒不同意,他也无奈,总不能跟三叔硬来。

第七,本该回家接母亲大人来京的,可是下科将至,怕自己再考不好,“何面见人也,即妻子亦何面见也”。所以虽多病也不敢自弃:“每当卧病,思己之功名不就,无不攘背而起,展书诵味,但不知老天负我不负我乎”。

也许这封家书,才更能显示袁世凯青年时的真面目吧。此时的他虚岁19。

除了读书,时任刑部侍郎的袁保恒还有意让袁世凯帮办一些公务。袁世凯书读不好,做事则既踏实又老练。这对他以后走向官场应该是个不错的铺垫。也就是此年,河南大灾。袁世凯陪同袁保恒来到开封赈灾。袁保恒染上时疫,病逝。袁世凯拒绝了上面发给他的三百两银子的生活费,并把所有的公务移交手续办理得井井有条后回到原籍。110一般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袁世凯由于过惯了都市生活,对乡村生活感到乏味,所以不再住在袁寨,而是改住陈州,袁甲三生前所购的一座大宅院里。事实上这应该不是唯一的原因。如前所说,1874年(同治十三年),袁家就分了家。现在,保字辈的,不只保中、保庆,就连保恒也去世了。这让袁家很是不安,从袁耀东、袁甲三再到袁世凯的父叔辈,袁家男性真的很短命。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袁府决定“析土分家”。所以,袁世凯改住陈州,估计也是这种背景下导致的。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独立兼住宅独立的袁世凯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骑马斗酒,结交朋友,并组织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是不是附庸风雅、博慷慨之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现在还有诸多孩子读不起书上不起学,我相信他们宁愿遇上袁世凯这样的人,也不愿意遇上袖手说风凉话的这些历史学家。

袁世凯虽然独立了,但是书还是要读的。一是二姐还经常让他饿肚子;二是此年年底,他当上爹了——长子袁克定出生了。

1879年(光绪五年),袁世凯的姑丈、道员张向宸办理河南省赈捐,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由于他集款独钜,之前其堂叔父袁保恒在河南赈灾时也捐了一笔款项,所以张向宸就合并款项,给袁世凯弄到一个“中书科中书”的官衔。清制规定,由捐纳而得官者,亦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所以袁世凯的监生,当是在此时捐得?官衔虽是虚的,但监生资格则是实的,可以跳过童子试直接参加乡试了。也就是在此年秋天,袁世凯第二次走向考场,第二次失败。

失败就失败,从古至今,失败在考场的人多了。普通人失败,非普通人也失败;不失败的,都是意外。我们的历史学家对其讽刺奚落也就罢了,居然直接骂上了“大草包”。111历史学家的革命情操真的不可低估。他们似乎忘了,明清时的科举制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大弊病,对于任何落榜生我们至少应该给予人道的同情。还是那句话,做人平常心都没了。其它不说,只说若有邻家孩子高考失败,咱就骂人家大草包吗?

再说袁家出了几多秀才几多举人几多进士,已是上天的格外眷顾了。袁家出几个不喜读书的很正常,出几个高考落榜生更正常。风水轮流转,好事不能让他家占绝吧?

袁世凯也有自己的价值准则。第二次科考失败后,他把自己过去的诗词文章付之一炬,曰:“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112

如果把这一节弄成动画,让我们中小学的孩子观赏一下,相信他们会给袁世凯热烈鼓掌,并且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呢。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世人都对清末科举制的被废大加称颂。殊不知这科举制的被废,出力最大的,首先是袁世凯,其次是张之洞。袁世凯是科举的失败者,张之洞是科举的得意者。在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中,值得称颂的推手是袁世凯而不是张之洞。袁世凯自己,也把废除科举制认作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经常跟人谈起。113可惜我们的历史学家经常对此表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