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被革命:打量鲁迅之身前事与身后名(七)
鲁迅死后,治丧委员会的名单是宋庆龄参与下拟订的,共九人,其中有蔡元培、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茅盾……最亮的是还有一个毛泽东!后来又增加周作人、周建人、许寿裳、胡风等,扩容为十五人。
中共那边发出三条电文。
第一条是《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电文中对鲁迅作了激光式扫瞄:
鲁迅先生一生的光荣战斗事业,做了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做了一个为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的模范。他的笔是对于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军阀官僚土豪劣绅、法西斯蒂,以及一切无耻之徒的大炮和照妖镜,他没有一个时候不和被压迫的大众站在一起,与那些敌人作战。他的犀利的笔尖,完美的人格,正直的言论,战斗的精神,使那些害虫毒物无处躲避。他不但鼓励着大众的勇气,向着敌人冲锋,并且他的伟大,使他的死敌也不能不佩服他、尊敬他、惧怕他。中华民族的死敌,曾用屠杀、监禁、禁止发表鲁迅一切文字、禁止出版和贩卖鲁迅一切著作来威吓他,但鲁迅先生没有屈服;民族的死敌想用“赤化”,“受苏联津贴”等捏造的罪状来诬陷他,但一切诬蔑都归于失败;民族的死敌,特别是托洛茨基派,想用甜言蜜语来离间他离开大众的救亡阵线,但是鲁迅先生给了他以迎头痛击。鲁迅先生在无论如何艰苦的环境中,永远与人民大众一起与人民的敌人作战,他永远站在前进的一边,永远站在革命的一边。他唤起了无数的人们走上革命的大道,他扶助着青年们使他们成为象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他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立了超人一等的功绩。
鲁迅胃不好,不知听了会不会胃疼?其它不说,这里只说两点。
其一,鲁迅什么时候与大众站一起了?他写祥林嫂、写阿Q、写华老栓给儿子吃人血馒头,哪个不是杀戮民众的?用他的话说:“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罚恶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看到没?在鲁迅这里,军阀、论敌、民众,都是他横站的对象!
他说:“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你说,看中国民众这么洞透,他跟他们站一起干吗呢?
其二,鲁迅什么时候忽悠年青人搞革命了?都是年轻人忽悠他搞革命,后来他扛了左联的大旗,最后又后悔了对不对?想当初他恶心上海那帮革命青年:“革命文学家,要年青貌美,齿白唇红,如潘汉年叶灵凤辈。这才是天生的文豪。”在去上海之前他说:“老实说,远地方在革命,不相识的人们在革命,我是的确有点高兴听的,然而——没有法子,索性老实说罢,——如果我的身边革起命来,或者我所熟识的人去革命,我就没有这么高兴听。有人说我应该拚命去革命,我自然不敢不以为然,但如叫我静静地坐下,调给我一杯罐头牛奶喝,我往往更感激。”
看到没?革命、革命文学、革命文学家,都是他不屑的。在上海,之所以有所掺乎,一是中共的统战;二是孤寂;三是无所选择,既然选择了对着国民政府横战,那么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四是既没去延安也没去苏联,也就没啥发现,晚年有所发现,于左联解散后不再加入任何组织,但生命旅程也即将告止。这一切导致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设问:鲁迅如果活到新中国,政府会怎么对待他?其实我更关心问题的另一面:鲁迅如果活到新中国,他会怎么对待自己?政府怎么对待那是政府的事儿,自己搞了一辈子,最后搞得自己都站不住了。既然不能像胡适那样未卜先知一走了之,那么会不会像老舍那样自沉湖底?
第二条电文是《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真偏心,为嘛不发朱安女士呢?不讲程序正义,至少讲个先来后到嘛!相形之下,老蒋那边倒很仗义,1942年,老蒋还派人给北京的朱安女士送过十万元的法币。朱安辞不敢收,送钱的人说,别人的钱你可以不收,可是蒋委员长的钱你能不收么?就这么连唬带吓的给了朱安十万元法币的生活费。老蒋这厚道劲儿,连周海婴都搞不明白是嘛意思。
这第二条电文中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鲁迅牙不好,不知听了会不会牙疼!
第三条电文是《为追悼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电》。电文中,中共把鲁迅比喻为中国的高尔基。为此,“敝党”“敝政府”将开展下述六项纪念活动:(一)下半旗致哀,并在各地方与红军部队中举行追悼大会;(二)设立鲁迅文学奖金基金十万元;(三)改苏维埃中央图书馆为鲁迅图书馆;(四)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建立鲁迅纪念碑;(五)搜集鲁迅遗著,翻印鲁迅著作;(六)募集鲁迅号飞机基金。“贵党与贵政府为中国最大部分领土的统治者”,为此,“敝党与敝政府”向你们提出八项要求,你们不会拒绝吧?它们是:(一)鲁迅先生遗体举行国葬并付国史馆列传;(二)改浙江省绍兴县为鲁迅县;(三)改北平大学为鲁迅大学;(四)设立鲁迅文学奖金奖励革命文学;(五)设立鲁迅研究院,收集鲁迅遗著,出版鲁迅全集;(六)在上海、北平、南京、广州、杭州建立鲁迅铜像;(七)鲁迅家属与先烈家属同样待遇;(八)废止鲁迅先生生前贵党贵政府所颁布的一切禁止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
估计鲁迅没想到,自己死了还能被扛成大旗!用曹聚仁的话说:“中共当局,要把他当作高尔基来捧起来”。
其实,与其说中共当局要捧鲁迅,不如说毛泽东本人要捧鲁迅。
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作了《论鲁迅》的演讲,他说: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但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他还给鲁迅总结了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第二个特点是“他的斗争精神”,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并把这三个特点归总为伟大的“鲁迅精神”。
鲁迅精神也就罢了,把鲁迅与孔夫子并列,可能要气死哥也么哉了。1935年鲁迅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恶心孔子死了之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不但被人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这种“阔得可怕的头衔”,甚而还有“摩登圣人”的随机使用功能,但终归不过是权势者手中的“敲门砖”。老百姓再傻也知道“这是大人老爷们的物事”,“和民众并无关系”。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年,他本人竟然也被扛到神龛中端坐去袅,境遇与孔子不差多少。唯一的区别是,现在的百姓不知道那是大人老爷们的物事,还以为鲁迅是自己的!
1938年,“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强盗的侵略,把它从中国赶出去;为了巩固世界和平……”,毛泽东发起创建了鲁迅艺术文学院。
1940年,毛泽东作了《新民主主义论》,他说:
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9年底,毛泽东出访苏联,随身还带了鲁迅著作随时阅读,他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就是爱读鲁迅的书,鲁迅的心和我们是息息相通的。”
不得不承认,鲁迅在精神气息方面确实有与毛泽东相通的地方,比如痛打落水狗,比如一个也不宽恕,比如睚眦必报。这一切都可以给毛式话语中的造反有理、暴力革命、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撑。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相通,李劼才有了《鲁迅:通向毛泽东的独木桥》之说,按李劼的意思,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鲁迅,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四大最具实质性的栋梁架沟”,但能通向毛泽东的,唯有鲁迅一人。他认为,鲁迅之于毛泽东,正像韩非子之于秦始皇,只不过韩非子提供的是权术,而鲁迅提供的是话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