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贞德的故事
卡佳缓缓地张开眼睛,那一瞬间,所有人心中紧绷的弦仿佛一下子松了,就像暴风雨过后终于迎来了宁静的港湾,众人彻底松了一口气。芭莎赶忙扶着卡佳,眼眶里满是泪水,那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仿佛下一秒就要决堤而出。
“卡佳,你可真是吓死我了。”芭莎带着哭腔说道,“今天如果没有索菲亚,你真的就死定了。我们这些人啊,都不会游泳,连老师们也一样。是索菲亚,她那么勇敢地跳进水里去救你,在水里的时候,她的眼神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紧紧地拽着你,拼命地往岸边游,就像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在拯救自己的战友。好不容易把你拖上岸,也是她施展法术才把你救活的呀。”
此时的莲心,正在用力挤干自己乌黑的长发。那头发湿漉漉的,一滴滴水珠顺着发丝滑落,像是断了线的珍珠。卡佳远远地望过去,莲心站在那里,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的轮廓,第一次感到这个来自神州的姑娘是那样的明媚动人。她的勇敢就像一道光,直直地照进卡佳的心里,在卡佳的眼中,她简直就像圣女贞德一样伟大。
在现代法国香槟 - 阿登大区和洛林大区边界之处,有一个名为栋雷米 - 拉 - 皮塞勒的农村,它静静地卧在那片土地上,就像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这里诞生了一位传奇的女子——贞德。她的父亲雅克·达克,母亲伊莎贝尔·达克,家中拥有大约50英亩的土地,经营着一座农场。那农场不大不小,四周是一片片的田野,偶尔能听到几声牛羊的叫声。她的父亲还在村庄里担任着一个不太起眼的官员职务,负责税金的收集以及看守村庄的工作。这个村庄啊,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孤独地坚守在法国东北部那一小块仍然忠诚于法国王室的地方,四周都被勃艮第人的领土紧紧包围着,那勃艮第人的领土像是一圈黑色的围墙,给村庄带来无尽的压迫感。
贞德的童年并不平静,村庄就像一个风雨飘摇中的小船,遭受了数次袭击。有一次,那熊熊大火如同恶魔一般席卷而来,几乎将整个村庄吞噬。大火燃烧的声音如同怪兽的怒吼,村民们四处奔逃,惊恐的呼喊声充斥着整个村庄。贞德站在那里,小小的身体瑟瑟发抖,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但也有一丝倔强。她看着那大火,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自己的家乡。
时光流转,贞德长到了16岁。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于是她请求亲戚杜兰德·拉苏瓦带她前往附近的沃库勒尔。在去沃库勒尔的路上,贞德的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不停地在心里想象着见到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库尔时的场景,她想自己一定要说服他。那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她坚定的步伐。
到了那里,她见到了当地驻防部队的指挥官博垂库尔,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向博垂库尔表明自己的来意,希望能够被带到王储所在的希农。可是,博垂库尔却只是无情地嘲笑了她一番。贞德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重重地捶了一下,她的脸涨得通红,既愤怒又委屈,但她心中的火焰并没有就此熄灭,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即便遭遇寒冬,依然怀揣着发芽的梦想。她握紧了拳头,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次年一月,贞德再次来到沃库勒尔,这次她不是一个人,身旁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让·德梅斯和贝尔特朗·德普朗吉。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份自信,脚步也更加坚定。在他们的陪伴下,贞德获得了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之中,贞德竟说出了神奇的战情预报,她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会在鲱鱼战役中战败。她说出这个预言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不久之后,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她的预言。这一次,博垂库尔终于改变了态度,同意护送贞德前往希农。
贞德伪装成男性,踏上了穿越广阔敌方勃艮第领土的危险之旅。她看着前方那未知的道路,心里虽然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她就像一位勇敢的行者,不惧途中的重重艰险。那勃艮第的领土上,到处都是敌人的眼线,风声中似乎都带着危险的气息。但贞德紧紧地裹着自己的伪装,坚定地朝着目的地前行,最终抵达了王储查理在希农的城堡。传说在与查理见面的时候,查理为了考验贞德是否真的是上帝的使者,还让人伪装成太子,贞德走进房间,她的心跳有些加速,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上帝能给予她指引。当她看到真正的太子时,她的眼睛突然一亮,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去,查理对她的这一举动感到十分惊讶,那次会面,贞德给查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随后,查理指示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背景调查和神学检验,以证实她的品德。贞德在等待结果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她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她害怕自己不被认可,但又相信上帝会保佑她。调查委员会最后得出结论,贞德是一个信仰坚定的天主教徒,拥有良好的美德,精神清晰。
这个时候,查理的岳母约兰德筹措了资金,发起一场解救奥尔良的远征。贞德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热血沸腾,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她请求参与其中,她穿上了骑士的装备。当她穿上那套装备的时候,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中充满了自豪,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样子。然而,她没有自己的资金,她的盔甲、马匹、剑、旗帜与随从花费都是他人捐赠的。贞德就像一位被命运选中的战士,即将奔赴那充满硝烟的战场。她站在军队前面,看着身后那些信任她的士兵,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在战斗中,贞德留着短发,穿着男装。她的旗帜是白色的,上面绘有耶稣的画像,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向敌人示威。她总是宣称自己是受上帝的派遣而来,她的到来,仿佛给这场战争注入了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使得战争蒙上了宗教的色彩,“使法兰西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状态迅速成长……在战士和居民中激起了无比的抗战热情”。
1429年4月29日,贞德的军队到达了奥尔良战场。可是,当时的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和其他将领却自行拟定了作战计划,根本没有告知贞德就展开了作战。贞德得知后,心中燃起愤怒的火焰,她的脸气得通红,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她就像一只被冒犯的狮子。她无视那些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先补给奥尔良的判断,主张直接攻击英军。她像一阵旋风,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永远站在战斗的最前线,那面明显的旗帜始终在她身边飘扬。她在战斗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打败英军,她挥舞着手中的剑,每一次挥动都充满了力量,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贞德十分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的战略,在战场上,她总是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去进攻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之后,英军开始收缩兵力,集中防守一座控制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1429年5月7日,法军对土列尔堡垒发起进攻。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那一瞬间,剧烈的疼痛传遍她的全身,她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但她咬着牙,士兵们急忙将她抬离前线。但她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躺在担架上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战斗,她不顾士兵们的劝阻,很快就把箭拔了出来,又重返战场,领导军队发起最后的冲击。这场战役的胜利,解除了奥尔良长达7个月的围困。消息传开,整个法国都为之沸腾,贞德也因此声名远播,“奥尔良少女”的称号不胫而走。
奥尔良的迅速胜利,让法军开始谋划进一步的攻势。英格兰人猜测法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巴黎或者诺曼底,迪努瓦公爵后来证实这的确是原本的计划。但是,贞德却坚持请求查理同意她收复卢瓦尔河沿岸地区,为太子到兰斯加冕扫除障碍。她在向查理请求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她滔滔不绝地向查理阐述自己的计划,她相信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够成功,她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感染力。
在1429年6月12日,法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攻下了雅尔若。那是一个烈日高悬的日子,雅尔若的城墙在法军的猛烈攻击下瑟瑟发抖。城墙上的英军拼死抵抗,石块与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但法军的士气高昂,他们呼喊着,眼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
6月15日,卢瓦尔河畔默恩也被法军收入囊中。卢瓦尔河静静流淌着,仿佛在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法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们的脚步声回荡在这座城镇的每一个角落,所到之处,英军的防线节节败退。
紧接着,6月17日,博让西也沦陷于法军的攻势之下。阿朗松公爵,这位满腔热血的贵族,全心全意地支持贞德的每一个决定。在他心中,贞德就像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兰西的使者。而其他将领,例如迪努瓦公爵,早已被贞德在奥尔良的伟大胜利所深深折服。在奥尔良的那场战役中,贞德的英勇无畏如同耀眼的光芒穿透了每一位将领的心,他们都甘愿成为她忠诚的追随者。
在雅尔若的激烈战斗中,贞德就像一位拥有神奇预见力的智者。战场上硝烟弥漫,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刺鼻的火药味充斥着每个人的鼻腔。贞德那敏锐的目光突然察觉到危险的来临,一颗炮弹正朝着阿朗松公爵呼啸而去。她的心猛地一紧,来不及多想,大声喊道:“阿朗松公爵,快闪避!”阿朗松公爵闻声下意识地侧身躲避,炮弹擦身而过,他惊出一身冷汗,心中对贞德充满了感激,暗自庆幸自己能有贞德这样的战友。
在同一场残酷的战役里,贞德身先士卒,攀爬攻城梯时,周围的喊杀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突然,一块石头从城墙上呼啸而下,狠狠地击中了她的头盔,她只觉得脑袋一阵晕眩,但心中有个坚定的声音在呐喊:“我不能倒下,法兰西需要我!”于是,她咬紧牙关,继续战斗,那瘦小却坚毅的身影在攻城梯上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6月18日,由约翰·法斯托夫指挥的英格兰援军匆匆赶到。当时的战场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英军的长弓兵们正在匆忙地列阵,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然而,法军先锋部队就像一群饥饿已久、敏捷无比的猎豹,瞅准时机,在英军长弓兵的阵势还未完全准备完成之前,便如狂风般发动了突袭。
在接下来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法军像是被胜利女神眷顾一般,大获全胜。战场上,刀剑碰撞的铿锵声、士兵们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法军士兵们个个奋勇当先,他们的热血在燃烧,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英军则节节败退,大批的英军被歼灭或者俘虏,英军指挥官塔尔博特、斯凯尔斯、托马斯·兰普顿爵士等人也未能逃脱被俘虏的命运,而法军自身仅仅承受了极小的伤亡。这一结果,就如同阿金库尔战役的逆转,令人惊叹不已。
贞德,这位充满了仁慈之心的女英雄,在战场上宛如天使降临。看到那些被俘虏的英军,她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怜悯。她深知战争的残酷,但她更相信人性的善良。她严厉地禁止对战俘进行杀戮,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当她看到一个英兵生命垂危时,她的内心十分纠结。在当时的宗教信仰中,没有经过告解的人会下地狱,她在心中默默为这个素不相识的敌人祈祷,然后轻轻地为他告解,她希望每一个生命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能得到救赎。贞德,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那黑暗而漫长的长河中,闪耀着独一无二、永不磨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