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暖阳如金纱般轻柔地洒落在君府,给这座古老的宅邸蒙上了一层温馨而祥和的光晕。庭院中的红梅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粉嫩的花瓣似雪花般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梅香,与四周静谧的氛围交织融合,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宁静之美。
就在母子三人围坐交谈之际,一位家人迈着匆匆却稳健的步伐,自外而来。他迅速登上日月楼下的月台,身姿笔直,神色肃穆而恭敬,高声禀报:“启禀老夫人,对面沈夫人、曹姨娘携沈家大小姐、二小姐及三少爷前来府上贺礼,此刻已入府,正在悬桥草堂,特来请老夫人示下。”那声音清晰而响亮,在庭院的上空回荡。
黄瑶璐听闻,心中暗忖沈家此番前来,虽为道贺,却也不知是否还藏着其他心思。但面上依旧即刻浮现出亲切和蔼的笑容,她赶忙对家人说道:“快去传话到前面厅里,先给客人上茶,告知他们我即刻出迎。”语毕,她转头望向君舒华,眼神中满是温和的催促之意,心中想着要让儿女们展现出应有的礼数,“快,去叫上你妹妹,同我一道去见客人。”
黄瑶璐精心地重新梳妆了一番,整理好衣装,确保仪态端庄后,便领着儿女们朝着悬桥草堂走去。一路上,她不禁思索着该如何应对接下来与沈家的会面,尤其是关于君舒同婚事的问题,她深知这是个棘手的难题,必须谨慎处理。
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厅前,厅内端坐着的沈府夫人华馥琪与二姨太曹桂玉瞬间起身,两人脸上洋溢着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热情洋溢地迎至门口,齐声贺喜:“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听闻君府长公子今日海外学成荣归,特携小女、犬子前来道贺。”话语之中,满是真挚的喜悦与祝福。
黄瑶璐笑容满面地拉住华馥琪的手,语气亲昵且带着几分嗔怪,心中却在揣摩着华馥琪的真实想法,“沈夫人,你我两家情谊深厚,何必如此见外?小儿回府,实乃平常之事,怎敢劳您这般大动干戈。倒是你家老爷,此番听闻又去京城,得袁大总统召见,想必定是要委以重任,那才是真正值得道贺之事啊。”说着,她轻轻拍了拍华馥琪的手背,眼神中流露出关切之情。
随后,黄瑶璐转过身,面向身后的两子一女,温和而威严地说道:“来,一同见过沈夫人和二姨娘。”同时心中默默期望儿女们能给沈家留下好印象。
君舒同、君舒华、君舒玉三人整齐地向前迈出一步,恭敬地向华馥琪和曹桂玉行礼,声音洪亮而整齐:“见过沈夫人、二姨娘。”
华馥琪与曹桂玉赶忙连声说道:“免礼,免礼。”华馥琪的目光落在君舒同身上,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心中不禁感慨君家大少爷如今的风采,她特意指着君舒同,微笑着说道:“这位想必就是君家大少爷了吧?果真是一表人才,这一身西服着装,更显玉树临风之姿。”言罢,她转身招呼身后的沈婉茹、沈秋茹和沈宏法,心中想着要让孩子们表现得体,“来,你们过来,先给君老夫人请安,再见过君家几位哥哥姐姐。”
沈婉茹三人依言上前,依次向黄瑶璐请安,动作优雅大方,言辞恭敬有礼。
黄瑶璐微笑着夸赞道:“瞧瞧,沈府的女儿们各个花容月貌,儿子也是彬彬有礼,沈夫人教子有方啊。”紧接着,她又看向君舒同,心中盘算着如何巧妙地安排,既能让年轻人自在交流,又能与华馥琪谈及重要之事,“舒同,你身为大哥,他们皆是自小与你一同玩耍的弟妹。你这一去多年,想必他们定是十分想念你,即便自家弟妹,也定有许多话要说。你瞧,方才我想与你单独说几句话,她就不依不饶,舒华亦是如此,好似我这做娘的独占了你一般。依我看,你便领着他们去后面叙叙旧,也好让我们老姐妹们能安心说说话。”说罢,她又对华馥琪、曹桂玉说道:“二位妹妹,今日就留下用晚宴吧,咱们姐妹也许久未曾相聚了。”
华馥琪笑意盈盈地回应道:“如此甚好,那便叨扰姐姐了。”随后,她又转头叮嘱沈婉茹,心中期望女儿能在君家表现得落落大方,“婉茹,你是姐姐,便领着弟妹们随君家哥哥去后面园子玩吧。”
黄瑶璐转而对春兰吩咐道:“去安排一下,晚宴分两处设,长辈们的宴席摆在前厅,晚辈们则设在后花园的知春堂,让孩子们能自在些。”此刻她想着,分开设晚宴,既能让长辈们从容交谈,又能让晚辈们尽情玩耍,一举两得。
君舒同面带微笑,谦逊温和地说道:“母亲,沈夫人、二姨娘,既然如此,舒同便领着弟妹们告退了。”言毕,他转身对君舒华和君舒玉说道:“二弟,你多照顾照顾宏法弟弟。舒玉,你负责照顾好婉茹和秋茹,咱们这便去后面吧。”君舒同一边说着,一边思索着如何利用与弟妹相处的机会,传播自己的进步思想。
待一群儿女退下后,黄瑶璐又对华馥琪和曹桂玉说道:“二位妹妹,咱们换个地方坐坐吧,这正厅里太过一本正经,让人拘束。今日我便请二位妹妹到我的临池阁小坐,那儿可要随意自在些。”黄瑶璐心想,临池阁相对私密,更适合谈论敏感话题。
华馥琪心思敏锐,立刻察觉到黄瑶璐此举必有深意,心中暗自揣测或许与两家联姻之事有关,于是她知趣地连声应道:“好呀,姐姐安排便是。”黄瑶璐起身,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陪着二人缓缓移步至临池阁。
临池阁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窗棂半掩,微风轻轻拂过,携带着窗外池塘中荷叶的清新香气,弥漫在整个阁内。三人重新依宾主之序落座后,黄瑶璐吩咐春兰重新沏上新茶。不多时,茶香袅袅升腾,为阁内增添了几分雅致的氛围。然而黄瑶璐此时无心享受这氛围,她正苦恼着如何开口提及君舒同的婚事。
黄瑶璐轻轻抿了一口茶,微微叹了口气,神情略显为难地缓缓说道:“沈夫人,今日特地请二位妹妹前来此处,实是有一件颇为尴尬之事,想与沈夫人商议。”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眼神里满是诚恳,心中祈祷着华馥琪能理解自己的难处。
华馥琪赶忙说道:“姐姐无需如此客气,咱们两家交情深厚,有何事但说无妨。”她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专注地看着黄瑶璐,心中却有些忐忑,不知黄瑶璐要说的究竟是什么事。
“唉,”黄瑶璐又叹了口气,“还是为了舒同的婚事。不瞒妹妹,这孩子竟在日本私自娶妻生子了。这叫我如何向沈家交代啊?”她满脸无奈,轻轻摇着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心想华馥琪听到这个消息必定震惊,自己必须妥善安抚。
华馥琪听闻,不禁大吃一惊,下意识地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惊讶与急切,心中顿时慌乱起来,“怎会如此?那婉茹的婚事可怎么办?”
这是黄瑶璐方才在了解儿子心意后,临时想出的应急之计,先以君舒同已在日本娶妻生子为由,将这桩婚事暂且搁置。毕竟舒同几日后便要离开姑苏前往羊城投身革命,归期不定,而当下时局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何事。她深知此计虽有些冒险,但也是无奈之举,希望能借此平息沈家的期望,为儿子争取更多自由。
黄瑶璐赶忙伸手轻轻拉了拉华馥琪的衣袖,安抚道:“妹妹先别急,且坐下听我说。姐姐我有个主意,妹妹听听看是否可行?”同时心中焦急地想着如何说服华馥琪接受这个提议。
华馥琪缓缓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心中仍在担忧女儿的未来,“姐姐既有良策,不妨直言,妹妹但凭姐姐安排。”
黄瑶璐缓缓说道:“舒同这孩子,受新思想影响颇深,你瞧他这身穿着便可知。他出洋之后,便没将父亲指腹为婚之事放在心上,这才在外成家,倒也不能全怪他。他回来告知此事后,我本想着男人三妻四妾乃寻常之事,不如仍让他娶了婉茹。可这孩子却坚决不肯,说绝不能让婉茹妹妹做小,仔细想来,他说得也在理,怎能让沈家的长女屈居人下呢?所以我想,此事还需先探探婉茹自己的意思,若婉茹并无异议,咱们做长辈的再从长计议。再者,如此大事,还得问问督军大人的想法。我的意思是,妹妹不妨等督军回府后,与他先商量商量,若督军应允,再与婉茹谈,即便两头为大又何妨。反正那边是日本媳妇,我实是不愿她进门的。”黄瑶璐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华馥琪的表情,希望自己的话能让她有所松动。
这番话可谓八面玲珑,毫无破绽。华馥琪听后,陷入了沉思,心中左右为难,一方面觉得黄瑶璐的话有几分道理,另一方面又心疼女儿的处境。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一旁的曹桂玉旁观者清,她赶忙低声对华馥琪说道:“姐姐,此事重大,咱们可不敢擅自替督军做主,不如先回去从长计议。我瞧君夫人也是有诚意的,这事儿还是慢慢商量为好。”曹桂玉心想,此事确实不宜仓促决定,需谨慎对待。
华馥琪恍然大悟,她笑着说道:“老夫人不必过于为难,孩子大了,自有他们的想法,咱们且慢慢看孩子们的缘分吧。”华馥琪此时虽表面上故作镇定,心中却仍为女儿的婚事忧心忡忡。
事情说明后,三人皆松了一口气,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便在临池阁内聊起了家常。
另一边,君舒同领着几个年轻人,一路欢声笑语,来到了后花园。君舒同心中想着,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借此向弟妹们传播革命思想,为炎黄的未来培养更多有识之士。
君府的后花园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别具一番风味。一踏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独具匠心的水池。水池被巧妙地挖成一池两渠,秋水由东西两道清溪潺潺引入,形成灵动的活水。池边假山错落有致,山上翠竹挺拔,青松苍劲,山茶与杜鹃相互映衬,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山顶上,一座精致的凉亭屹立其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沿着山势盘旋而上。水池的南面,楼台亭榭鳞次栉比,气宇轩昂,主厅便是知春堂。知春堂西侧,有一楼阁名为听雨轩,原本是书房,如今黄瑶璐安排君舒同住在听雨轩楼上的松风阁,楼下的听雨轩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君舒同的书房。
君舒同将这些年轻人一同请进自己的书房,他心中充满期待,希望弟妹们能对自己准备的东西感兴趣,进而接受新思想。这个书房,只有君舒玉曾来过,君舒华踏入之时,也不禁为之一惊。书房里摆放着一个硕大的球体,北墙上挂着一张图,看似是地图,可君舒华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地图。
年仅16岁的沈宏法,尚带着孩子的天真与好奇,一看到那个大球,便兴奋地欢呼着奔了过去,迫不及待地转动起来,心中满是对这个新奇玩意儿的喜爱。沈秋茹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与弟弟一同研究起这个会旋转的奇妙球体,她心想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如此有趣。
沈婉茹站在君舒同身旁,她抬手指向墙上的地图,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好奇地问道:“舒同哥哥,那是什么图呀?”她微微歪着头,脸上满是期待答案的神情,心中渴望着能从君舒同那里学到新的知识。
沈秋茹一边转动着球体,一边清脆地问道:“舒同哥哥,这个又是什么球呀?上面花花绿绿的,好有趣。”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童真与好奇,满心期待着君舒同的解答。
君舒同微笑着,耐心而温和地解释道:“墙上挂的是一幅世界地图,而这个球呢,便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模型,所以叫做地球仪。”他的声音犹如春日暖阳,让人倍感温暖与亲切,同时心中想着要通过这些知识激发弟妹们对世界的认知。
君舒华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这地图和地球仪,究竟有什么用途呢?”他努力思索着这两件新奇之物背后的意义,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心中想着这或许能让自己对世界有全新的认识。
君舒同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落在炎黄的位置,说道:“你们看,这里便是咱们炎黄。有了这张地图,我们便能清楚地知晓炎黄周边都有哪些国家。”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条缓缓移动,眼神中充满了对世界的认知与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借此让弟妹们明白炎黄在世界中的位置。
沈婉茹连忙说道:“舒同哥哥,你刚从日本回来,那日本在地图上哪里呀?”她眼神中满是好奇,不由自主地向前凑近了一步,想要看得更清楚,心中对日本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
君舒同走到地球仪前,轻轻转动球体,而后准确地指着日本的位置,说道:“瞧,这片岛屿便是日本。”他的动作轻柔而沉稳,仿佛在向大家展示一个神秘而又奇妙的世界,同时希望弟妹们能通过了解世界,明白炎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沈秋茹惊讶地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说道:“啊?日本这么小吗?”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与诧异,似乎对日本的面积之小感到十分意外,心中不禁重新审视起这个国家。
君舒玉笑着插嘴道:“所以说日本只是个弹丸小国呀。”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自豪,仿佛在彰显炎黄的广袤与伟大,同时也想让大家明白炎黄的优势。
年轻人纷纷被这新奇的地图和地球仪所吸引,他们围聚过来,好奇地研究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望与探索热情。君舒同见状,心中大喜,觉得时机已到,顺势开始讲述当前世界的局势以及炎黄的现状。当讲到羊城是炎黄革命的摇篮,是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先锋之地时,他的眼神变得格外坚定,言辞激昂地直指正在妄图复辟封建帝王制度的袁世凯。他深知,炎黄的未来,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他如同一位播种者,将民主革命的火种,小心翼翼地播撒在他们每个人的心田。多年之后,当他们回忆起这一天,依然会对大哥君舒同满怀感激,因为他是引领他们走向革命道路的启蒙者。君舒同的这一番话,犹如一把火,点燃了这群年轻人心中的热血,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内心充满了对革命的向往与激情,恨不得立刻追随君舒同前往羊城,投身到那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