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这天下午放学的时候,眯缝眼对王前进说:“今天晚上陪我去办点事儿。”王前进说:“我能帮你办啥事啊?我又不懂。”

眯缝眼就对王前进说:“你不懂没关系,你就跟在我后头帮我拿那东西就可以了。”

放了学,学生都回家了,眯缝眼冲着王前进神秘地摆了摆手,让王前进进了他的宿舍。王前进抬眼一看,就看见眯缝眼的床上放着一摞东西,就问:“这是啥呀?”

眯缝眼让王前进凑到跟前,说:“你闻闻。”

只见床上有三包东西,是用毛桃纸包着的,被一根用纸粘成的线捆扎得结结实实。王前进趴在跟前用鼻子闻了闻,一股甜丝丝的香味就冒了出来。

王前进说:“我闻着一股姜味,还有糖的味道,是不是红糖啊?”

眯缝眼说:“你小子鼻子挺尖的,就是红糖,我让我外甥从县城给我淘换的。”

王前进说:“你淘换这个干啥用啊?你家里又没有坐月子的。”

红糖,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高档消费品,一般的家庭,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买这东西的,只有谁家的媳妇生了孩子,坐月子,用红糖来发发汗。所以,王前进认为红糖唯一的用处就坐月子用的,除此就没有别的用处。

眯缝眼就神秘地对王前进说:“你小子傻了吧?你没看出来,这东西非常难淘换,今天晚上你陪我去咱大队书记赵荣进家里一趟。”

王前进就说:“去那里干啥?他又不坐月子。”

眯缝眼看了看王前进,笑了笑说:“看来你小子真是个雏啊,啥也不懂,跟我学吧。”

晚上,王前进跟着眯缝眼在学校里吃了饭以后,眯缝眼就让王前进抱着那三袋红糖,他自己手上提着一大桶酱油,就走到了赵荣进的家门口。走到了赵荣进家门口,王前进就问:“来这干啥呀?又有啥事啊?”

眯缝眼就说:“你忘了,上次赵荣进答应我,让我干小学校长的事还没给我办呢,咱今天晚上就来办这事。”

王前进就说:“那你自己来就可以了,我来陪你来干啥事啊?我又不干这个。”

眯缝眼说:“你小子占了便宜还卖乖是不是?我让你跟着,跟大队的干部熟悉熟悉,以后有啥事可好办,这个你还看不出来吗?”说着话的工夫,两人就走到了赵荣进的屋门口。

敲门进去以后才发现,赵荣进根本就不在,家里只有赵荣进媳妇儿在收拾着碗筷。

“俺四叔去哪儿了?”眯缝眼就问赵荣进媳妇儿。

赵荣进媳妇儿说:“刚出去,走了还没有一会儿的工夫,你俩咋来了呢?”

眯缝眼忙着和王前进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赵荣进家的方桌上,就跟赵荣进媳妇说:“俺四叔没在家,我们就回去了,我给四叔从城里淘换了点红糖,还有一桶酱油,没事我们就回去了”。

赵荣进媳妇儿一看,拿了这么些东西,心里喜得不得了,但嘴上却说:“哎呀,你们拿这些干啥,你们拿回去吧,拿回去吧!”

既然东西已经拿来了,哪岂有拿回去的道理,再说,事还没办成呢,眯缝眼就赶紧说:“好歹淘换来了,又不多,您和四叔平常多喝点红糖水,这东西发汗。”

说完,眯缝眼就拉了拉王前进的袖子往外走。王前进还回头看了看放在桌上的三包红糖,似乎还能闻见红糖发出的丝丝诱人的甜味。

赵荣进从家里出来并没有走远,在家里吃完饭,顺着王家胡同拐了一个弯就到了村妇联主任竹花的家里。

竹花家里也是刚吃完饭,竹花的丈夫孙子宝一看见大队书记赵荣进走了进来,就说:“你俩商量事吧,我上铁木厂看大门。”说着就往外走。

赵荣进就说:“啊,铁木厂里那么些东西,你快去看看吧,省得进去小偷,别没了东西。”

这时的竹花,一边弯着腰忙着拾掇桌子上的东西,收拾碗筷,一边和赵荣进说话:“你咋来了呢?今天有事吗?”

赵荣进就说:“你琢磨着这几天咱给村里这30多户划的宅基地没啥问题吧,没有找麻烦的吧?”

竹花说:“没有啊,我觉得这次咱弄得不错呢,这两天有上你家给你送东西的没有?如果有送面的,也给俺点,俺家快揭不开锅了。”

赵荣进慢慢地伸过手来,轻轻抚着竹花弯着的腰,她露出来一截白花花的腰肢。

冷不丁一下子,竹花没注意,吓了一跳,撒娇似的说:“你干吗呢?吓了我一跳。”

赵荣进没羞没臊的,嬉皮笑脸地说:“你这小腰可真白呀。”

竹花回过头来朝着赵荣进含情脉脉地说:“又不是没见过,咋这么猴急?”

这时,竹花已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完了,转过头,刚要凑到赵荣进的跟前,就听见自家的大门“哗啦”的一声响了,就听见外面一个女人的声音吆喝着:“竹花在家吗?”

这一声喊把竹花跟赵荣进的好事就给搅了。竹花赶紧答应着,双手在衣裳上擦着洗碗留下的水珠,就喊着:“三嫂、三嫂,我在家呢。”边走边出了门。

三嫂一看见竹花就问:“明天早晨,你家那铁耙还用不用?我用一下你家的铁耙子,去耧一下那个麦沟。”

竹花一心想把三嫂打发走,就一口答应下来:“行啊行啊,你先用吧,你先用吧。”

说着,竹花就到厨房前的一间柴草房里,拿出一个铁耙,递给了三嫂说:“三嫂你不上屋里去坐坐吗?”

三嫂说:“嗯,没事就去坐坐吧”。

说完,就想往竹花的屋里闯,竹花就看了看大门口说:“刚才那大门口谁在说话?”

这突然的一句话,把三嫂说蒙了:“是不是你三哥找我了,那我抓紧回去吧。”

让三嫂弄得这么虚惊一场,竹花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好歹把这个三嫂给打发走了。

王丰收抓阄拾到了29号,批划了一块新的宅基地,高兴得不得了。用一瓶桂花酒换了从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一个馅饼。但是,赵荣进跟他说:“宅基地是给你弄了,那一匹涤卡布你得抓紧给我弄来,我有用,那一匹涤卡布我得答复一下乡里和几个村干部的人情,让人家别说出别的来。”

说到就得做到,更何况事情人家给办成了,王丰收就赶紧去县棉纺厂找他的三弟王丰产。

王丰收从赵荣进家里借了一辆金鹿自行车,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出发了。

王丰收沿着醴泉乡到县城里的一条窄窄的土路骑,路边的小白杨摇曳着身姿,树叶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小河里的溪水,流淌着快乐的浪花。王丰收的心里也是充满了喜悦,心想:孩子上学校当老师了,宅基地也批了,也有了新房子的宅基地,多好的事情啊,老天爷真的是眷顾我们。顿时感觉到自己在村里也有能力、有威信,也能让群众瞧得起,心里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王丰收骑着金鹿自行车到了棉纺厂,找到了老三王丰产的时候,就基本上到了中午。王丰收就蹲在老三的宿舍门口等着他。

王丰产今年27岁,在厂里上班也上了8年,从厂里找了一个当幼儿教师的对象,在厂里安家了。王丰产从车间里出来,一边摘着套袖,一边往宿舍门口走,老远就看见他的哥哥王丰收坐在门口,就赶紧跑了过去说:“哥,你咋来了呢,家里有事吗?”

王丰收说:“天大的好事,你快开门进去说吧。”

王丰产和他的哥哥推门走进了宿舍,有两个工友,已经在宿舍了,王丰产就跟那两个工友说:“你俩帮我去食堂打点饭,多打两个馒头,我哥来了,一块在这儿吃。”

工友就伸手接过王丰产递过来的饭盒,推开宿舍的门,去食堂打饭了。

“哥,到底有啥事啊?你抓紧跟我说吧。”王丰产跟端起茶缸喝水的王丰收说。

王丰收放下茶缸,用手抹了一把嘴:“你先别着急,我跟你说,这几天我办了一件天大的喜事啊,你得给我帮忙。”

王丰产就对王丰收说:“那你说吧。”

王丰收就对弟弟说:“这几天咱村里划宅基地了,我找了咱村大队书记赵荣进,跟他要了一块宅基地。”

王丰产就问哥哥:“咋要的?好事啊!”

王丰收就说:“咋要的?我是以你的名义要的,我就说我弟弟王丰产,虽然在县棉纺厂当工人,但是他的户口还在村里呢,逢年过节他回家,俺兄弟俩,六七口人,还是和我们住在一个老宅子里,他根本没有宅基地啊,得给他划一块。”

王丰产说:“我可不要,我要这干啥用啊?我又不回家住。再说,我又没那么多钱盖房子,我在这里,平常上下班都在厂里,我对象也在这里上班,我可不回去,我不要。”

王丰收说:“你傻呀,你侄子前进现在都17岁了,没几天就要娶媳妇,你虽然不要宅基地,我在新划的宅基地给他买点砖,找个木匠打一下房架,盖上一座房子,不就能给你侄子找个媳妇了吗?”

王丰产说:“啊,好啊,你想的这法子挺好啊,那你盖就行了。”

王丰收说:“咱说好啊,咱哥俩把这件事情先定好,虽然是以你的名字,向村里申请的,要的这块宅基地,但是,实际上这一块宅基地,就是给你侄子盖房子找媳妇用的,有了宅基地,有了房子,找媳妇,人家才能有跟的。”

王丰产就说:“行啊行啊,你看着弄吧,你别跟我商量这个了,我还有空商量这个吗?”

王丰收就说:“得商量,咱把话说到前头,老家这个房子,早晚是你的,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这个房子就给你,临时,东头那间留给你,回家的时候,你在那一间住。新批的这宅基地就分到我名下了,我就给前进盖新房,明年我就给他盖。”

王丰产根本就对这宅基地不感兴趣,他本来已经到厂里上班了,对象也在厂里的幼儿园当幼儿教师,已经把家安顿好了,他根本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再说回农村的宅基地盖这么一套房,也得花上一万多块钱,他也没有这么多钱,所以说,宅基地的事儿,王丰收认为是件大事,但对王丰产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甚至是有不如没有。

王丰收说:“不对呀,你有你的宅基地,实际上,新批的宅基地就是给你的,但是,你不要,新批的宅基地你不愿意盖,我就拿来给前进盖了,那么,老家就是你的。”

王丰产说:“行啊行啊,别唠叨了,你看着办吧,你翻来覆去地唠叨这件事,你到底想干什么?”

王丰收这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我跟你说,你还得帮帮忙,给我办件事,我已经答应了人家赵荣进了,宅基地的事,人家给办成了,你得给我从厂里弄上一匹涤卡布,他要回去给村里的那几个干部,还有乡里管房产的干部,报答一下人情。”

王丰产一听,这个麻烦大了:“我上哪儿给你弄一匹布,你知道一匹布有多少啊,得多少钱啊?”

王丰收说:“不就是一匹布吗,能要多少钱啊?”

王丰产就告诉哥哥:“这样一匹布是30米,一米是4块钱,30米就是120块钱,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60多块钱,这就得要我两个月的工资,就算是我想给你买上这么一匹布,还不一定能买得着,现在统购统销,还得找车间主任,还得找销售科长批条子,即使能买到,这俩月我喝西北风去?”

王丰收说:“这么着吧,既然这个事呢,我已经答应了给人家赵荣进弄一匹涤卡布了,我既然说了就不能不给人家办,再说,宅基地的事人家已经给办成了,咱这样,前段时间我给朱四九跟车,他的拖拉机不是给村里的乡亲们拉庄稼吗?我给他装车跟车,拉庄稼卸货,挣了一百多块钱,这样,我给你出上一百块钱,你把这布的事儿给我办妥了”。

说完,王丰收真的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卷钞票,里面有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最大的是十块的,数了数,大约是二十七八张,一共一百块钱。

王丰产一看,既然这样,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就说:“不是你给我出上100块钱,我要你这100块钱啥用啊?我又不要宅基地,行行行,明天我想想办法吧,去找找俺们车间主任,让俺们车间主任再找一下销售科长,看看能不能买得到这样的布,如果买不着涤卡布,那黄军装那颜色的布能不能行?”

王丰产说:“行啊,怎么不行啊,现在正流行呢,只要是新出的布就行。”

王丰产说:“现在黄军装这布料,也是专门生产的,不是涤卡的就是涤纶的,反正料子是不错的。”

王丰收说:“好了,咱就这么定了,我吃一口饭就回去了,你该上你的班,就上你的班,三几天的时间,你给我把这事弄好,你如果有时间,就给

我送回去,如果没时间的话,我就过来拿。”

王丰产说:“这么远的路你甭来拿了,这个星期,我三五天的时间,把这事办妥了的话,我就给你送回家去。”

王丰收说:“好了,咱就这么说准了,好了,先吃饭。”说完,王丰收拿起一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伸手拿了一块红萝卜咸菜,“嘎嘣”咬了一口,心满意足地吃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