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鹿鸣探案>第一部第9章:仇怨再续

第一部第9章:仇怨再续

千里寻真手中那份珍贵的元史孤本,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又一段尘封已久的血腥往事,那是关于这座宅子的第二次血案,也是蓝鱼两家和孛儿只斤家三代血仇的延续。

话说在那场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案过去了三十年后,曾经荒废的“蓝宅”,竟再度被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之中。阿尔斯楞离去多年后,这座宅子一直无人问津,荒废在岁月的尘埃里。直到二十年后,阿尔斯楞的儿子那日松,继承了他失踪父亲的所有一切,包括那显赫的爵位和丰厚的家产。

那日松,一个充满着蒙古人豪迈与霸气的男子,他看中了这座宅子,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其重新装修,粉饰一新。宅子在工匠们的精心修缮下,再次焕发出昔日的光彩。那日松带着全家搬了进去,将这里改成了自己的府邸。当时,有那日松的幕僚曾小心翼翼地向他提出:“王爷,这宅子曾经发生过那般惨烈的血案,实在不吉利,您看是否再考虑考虑?” 那日松却不屑地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气势,大声说道:“蒙古人是在流血与战争中长大的,怕什么血?这宅子对我来说,并无不妥!” 幕僚们见那日松态度坚决,便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仅仅十年之后,这座宅子真的又发生了一起灭门血案。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仿佛预示着一场灾难的降临。

那日松一家,除去那日松本人之外,一共有九口人都在家中。其中包括那日松的三位福晋和六个孩子。此外,府中还有四十多个丫鬟和仆人,其中十人是蒙古人,其余的都是汉人。说来也巧,那天夜里,那日松应朋友之邀,去朋友家喝酒,一夜未归。

第二天一早,当那日松带着微微的醉意回到家中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状。只见府中的所有人都中毒倒在地上,整个府邸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毒药的气息。那日松心中一紧,脚步踉跄地赶到三个福晋的屋子里,他看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他的三个福晋、六个孩子,还有府中的十个蒙古人,不仅全部中毒,而且身中数刀,早已气绝身亡。几个屋子里血流成河,那情景竟与三十年前的血案惊人地相似。

最让那日松震惊的是,在北房大厅的正中央,用血写下了几行大字:“投毒杀人者鱼仇!” 而府中的其余汉人,虽然都中了毒昏迷不醒,但所幸并无生命危险。只是,府中唯独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厨子高仇。

那日松看着眼前的惨状,恍然大悟,他握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咬牙切齿地说道:“原来是复仇!鱼仇,我定不会放过你!” 他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血案击倒,而是立刻赶到宗正府,语气坚定地要求宗正府立刻缉拿在逃的凶犯鱼仇。宗正府的官员们听到发生了如此惊天大案,哪里敢有丝毫怠慢?他们立刻画出鱼仇的图形,分送到各地,悬赏捉拿这个要犯。

那么,这高仇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与那日松一家究竟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竟会采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制造出满门19人被他一人所杀的惊天大案?要想知道其中的缘由,还得回到30年前的那桩血案。

想当初,阿尔斯楞在盛怒之下,一把拖过蓝蝶,将她怀里的婴儿抢了过去,顺手朝门外丢去。却没想到,蓝蝶的奶妈文王氏,因为年纪大了,行动迟缓,听到府中一片混乱,心中担心蓝蝶的安危,便朝着蓝蝶的屋子走去。就在她刚走到门口时,一个襁褓朝着她怀里飞来。文王氏眼疾手快,连忙用手接住,一看竟是高天明与蓝蝶的幼子。孩子原本张开小嘴大哭,被这一吓,竟昏了过去,没了声音。

文王氏心中一惊,已然知道阿尔斯楞正在行凶,她深知自己一个老弱妇人,根本无法阻止阿尔斯楞的暴行。于是,她心中一横,决定带着这个孩子速速离去,心想唯有如此,尚可保住高天明和蓝蝶的一丝血脉,以便日后报仇雪恨。于是,文王氏抱起孩子,匆匆忙忙地逃出了蓝宅。

当初阿尔斯楞行凶之时,心中只有怒火,并未细想,事后也早就将此事抛诸脑后,忘记了究竟杀过什么人,更不曾去追究是否还有漏网之鱼。因此,逃出去的文王氏得以安然无事地离开大都,回到了老家浙江的诸暨。

原来,这蓝蝶本是浙江诸暨人,文王氏和蓝家是同乡。蓝家本是江南望族,当年的蓝蝶是蓝府千金,文王氏就是她的乳母。只可惜,元兵南下,南明覆灭。阿尔斯楞率兵进入诸暨城,一场血腥的屠杀过后,蓝府男丁尽数被杀,蓝蝶和所有女眷都被掳走,文王氏也在其中。

再说那个高天明,同样也是诸暨人士,他的家人也惨遭阿尔斯楞的杀害。阿尔斯楞攻进诸暨时,高天明侥幸不在城中,才得以保住一条性命。高天明出身江南士大夫家庭,本姓鱼,鱼蓝两家世代交好,他与蓝蝶乃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得知未婚妻被阿尔斯楞掳走,鱼天明心急如焚,化名高天明追至大都。后来,阿尔斯楞为蓝宅招录管家,高天明凭借出众的才华脱颖而出,成了蓝宅的大管家。

原本,高天明和蓝蝶在蓝宅小心谨慎,府中只有文王氏知道他们的底细。谁知阿尔斯楞离京一去三年,各种消息传来,都称他已经战死沙场。蓝宅本是外宅,没有官府朝廷的确切消息,于是,他们二人竟像夫妻般过起了日子。蓝府中多用汉人,又有许多原来的蓝府女眷,到了大都重新成家后,又将男方带入蓝宅。还有原本高氏一族之人,也纷纷前来投靠。剩下少数阿尔斯楞原来的家奴,也尽数被收买。就这样,整个蓝宅已经变成了新的高蓝府。

所以,当三年后阿尔斯楞突然归来时,满府上下才会如见鬼一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再说文王氏带着他们二人的遗孤逃回诸暨,她隐姓埋名,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养大。在临终之前,文王氏将这两代血海深仇,一并告诉了已经18岁的鱼仇。鱼仇听后,悲愤交加,他跪在文王氏的床前,发下毒誓:“此生必报此仇,否则我鱼仇誓不为人!”

为了报仇雪恨,鱼仇先是在江湖上拜师学艺,他历经艰辛,学会了一身南少林的武功,那矫健的身姿和凌厉的拳脚,让他在江湖上小有名气。而后,他又遍访江湖,向一位用毒高手学习施毒的本领。那用毒高手见鱼仇报仇心切,且天赋异禀,便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鱼仇还拜了一位蒙古大厨师为师,学会了一手做蒙古饭菜的好手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鱼仇前后足足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卧薪尝胆,终于技艺大成。这时候的鱼仇,已经是一个30多岁的汉子,他一手厨艺出神入化,尤其擅长蒙古风味的菜肴,在江湖上负有盛名,人称“高大厨”。

鱼仇来到大都后,并没有直接投入那日松府上,而是找了一家很有名气的酒楼——“酒仙楼”。这家酒楼在大都是响当当的,深得蒙古贵族的喜爱。尤其是鱼仇当了大厨之后,酒楼简直天天人满为患,宾客应接不暇。

那日松是个特别好酒贪杯、喜欢美食的人,他第一次吃了鱼仇做的菜,便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从此,他三天两头要去“酒仙楼”。也不知道鱼仇动了什么手脚,到后来,那日松居然一日不吃鱼仇的菜,就吃不下饭,喝不进酒了。

那日松实在忍不住了,终于出了重金,将鱼仇请到了自己府上,专门给自己一家做大厨。

这个鱼仇真是有心计,他投入那日松府中后,依旧不动声色。他天天给那日松一家做饭,恭恭敬敬,尽心尽力,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时机。真是谋定而动,一击必中。

那天,鱼仇算准只有那日松一人不在府中,他利用自己高明的投毒手段,居然可以将一府人全部毒倒,而且还能分成不同的程度。其实,他即便不再补刀,那些蒙古人也活不到天明了。但鱼仇补刀造成血案,就是故意留下唯一的活口那日松,就是要告诉他,自己是来复仇的。否则,在这五年之内,他早就可以将所有人全部毒死,然后全身而退。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是蓝鱼两家和孛儿只斤家的三代血仇了。

那孛儿只斤·那日松,虽然对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知之不详,但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耳闻。那日松今年45岁,30年前已经是个15岁的大孩子。他曾经得知父亲南征带回一名江南女子,在外营造了外宅。蒙古人对此从来不觉有异,直到那天阿尔斯楞浑身是血回到府中,府中人才得知蓝宅出事了。

自那以后,父亲从此郁郁寡欢,终日酗酒。五年后,父亲去世,那日松继承了父业。他全然不曾想到,父亲当年做出如此大的血案,居然不曾斩草除根,竟会留下一条孽根!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此人竟卧薪尝胆30年,然后一举击杀自己满府之人,竟然还敢在行凶之地留下血书,这实在叫那日松深深感到震撼。

那日松深知,这个鱼仇绝不会放过自己。他之所以要挑选只有自己不在的那一天,实施如此惊天动地的血案,绝不是为了放过自己,恰恰是为了让自己产生恐怖、孤独、畏惧和愤怒,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灵魂。那日松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他决心一定要追杀此人,为家人报仇,而且也要让所有仇恨蒙古大元的汉人知道,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只有死路一条!

那日松一方面通过官府,在各地,特别是大都和诸暨两地,全力追查凶犯鱼仇的下落。另一方面,他下令将原来府中所有汉人关进大牢,施以酷刑拷打,追查他们与鱼仇的关系。并且扬言,假如鱼仇不出来自首,就要将这30多个汉人悉数活埋!

仇恨,使得那日松和鱼仇都失去了理智,为了向对方复仇,他们已然杀害了几十条无辜的生命!更加可怕的是,这场血仇,究竟还要旷日持久地延续多久呢?

那日松要用诛杀30多条无辜的生命来向鱼仇和世人示威,这已经彻底表现出他的残暴性格。他很快带人将府邸清洗干净,自己重新住了进去,而且又娶了三个福晋回来。此后,他夜夜在府里笙歌艳舞,通宵达旦地豪饮。他公然要用自己来做引子,引鱼仇找上门来,一场新的较量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松雪堂内,鹿鸣、宣仪安和千里寻真听完这段往事,都陷入了沉默。鹿鸣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宣仪安则满脸震惊,嘴巴微微张开;千里寻真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这仇恨的循环何时才能结束啊……” 鹿鸣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宅子的秘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这背后的恩怨情仇,或许就是解开凶宅之谜的关键。” 他们都明白,这起血案背后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