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鹏父亲挑着箱子赶路,觉得又渴又饿,从布包里拿出半块玉米发糕吃了几口。老工人看了他一眼,善意地笑了笑说:“兄弟,慢点儿走,饿了就先垫一口吧,等到家了,再让老伴给你好好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身边的河道里,河水哗哗地流淌着,一条小道沿河而上。河道两边的大山,被翠绿繁茂的树木覆盖,看起来郁郁葱葱的。河边青青的绿草,开满各种颜色的小花,蜜蜂嗡嗡地飞舞着。湍急的河水在拐弯处,也会溅起朵朵浪花,耳边传来哗哗的水声。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聊着。那位老工人告诉文鹏父亲说:“这条河叫王家河。我所在的煤矿因河而得名,叫王家河煤矿。我家也在关中一带,那几年支援三线建设,最后留到矿上工作的,主要搞供应工作。这是为儿子结婚买的一对箱子。”文鹏父亲听完,擦擦汗水,看着老工人回答说:“真好,那我祝贺你啊。”

文鹏父亲说完,看看太阳,知道天色不早了,也顾不得欣赏山里的好风景,心里想着家里的亲人,如果自己回去晚了,家里人会挂牵的,心里自然也着急了起来,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了几个小时,文鹏父亲又累又饿,终于跟着老工人两口上了河道,翻过一条铁路,来到了老工人所说的王家河煤矿,但没有他想象中的高楼与大厦,只有高高的井架和储煤仓矗立在那里。

文鹏父亲跟随着老工人来到矿区一排简易的平房前。这排平房就是老工人居住的地方,前面临河,后面靠近大山,高处好多陡峭的地方,大块的石头犬牙交错般突出在外面,在平原上长大的人,看了心里还真有点儿胆怯。

老工人招呼文鹏父亲进了门,一边泡茶,一边安排老伴赶紧做饭。文鹏父亲擦了把汗水,客气地说:“不用麻烦老嫂子,喝口水,我就走,我怕村里一起来的人等急了。”

“不行,不行!再着急也要把饭吃了再走,论起来咱们还是乡党,让你跑了那么远的路,我总不能让你饿着肚子回去吧!快坐,快坐,我老伴做饭利索得很!”在老工人的诚心挽留下,文鹏父亲也就不再推辞,他也确实有点儿疲乏了。

文鹏父亲简单地洗了一把脸,看着老工人家里干净的沙发,真不好意思坐,就想坐在靠墙的木凳子上。老工人一看,说:“过来,乡党,别客气,坐到沙发上来。”

文鹏父亲解释说:“老哥,不怕你笑话,我是扒着煤车来的,你看我的衣服脏的,算了,还是坐在凳子上吧。”说完,就想往下坐,但还是被老工人硬拉到沙发上坐了下来。

老工人的屋子也不算大,但收拾得干净利索。外面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上结了不少核桃,虽然还没有成熟,但看起来还是挺诱人的。旁边有一棵柳树,垂吊的柳枝在风中摇摆着,婀娜多姿。远处的山坡被青草覆盖着,放眼望去,翠绿如毯。

文鹏父亲喝着茶水,一边与老工人聊着天,一边欣赏着门外如画的风景,不一会儿工夫,饭做好了,一盘炒韭菜,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接着,老工人的老伴端来一大碗油泼面,油香四溢,让人看着眼馋,老工人热情地说:“乡党,趁热赶紧吃。”

吃完饭后,看看时间也不早了,文鹏父亲就谢过老两口。老工人一直送他到河边,站在河边的高坡上,叮咛文鹏父亲说:“按原路返回,以后有时间再来,就到家里坐坐。”

再三谢过后,就下了河道,走了一会儿,猛然回头,看到老工人仍然站在树荫下给他招手。此时,文鹏父亲一种亲切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激动的热泪模糊了他的双眼。

等文鹏父亲匆忙赶回市场时,却不见了春胜爹的身影,自己摸了摸裤兜里的钱,想着一家人的生活暂时有了着落,也盘算着给孩子买点儿好吃的,再给秀英买块布料,做件像样的衣服,心里那种惬意无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