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家国路长:神秘的长江密码>第一卷:石库门的火光 第一章:时空血脉

第一卷:石库门的火光 第一章:时空血脉

1915年的上海,那可真是个热闹又复杂的地方,到处都是新鲜事儿,各种洋玩意儿和老传统搅和在一起,就像一锅大杂烩。华洋杂处,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这儿争地盘、找机会,黄浦江就像上海的生命线,江面上船来船往,江水哗哗地流,看着这座城市起起落落。

一大早,英国太古轮喘着粗气,冒着滚滚黑烟,在江面上慢悠悠地晃荡,活像一头笨笨的大铁兽。那黑烟呛得人直咳嗽,和黄浦江水的腥味儿一混合,一股脑钻进陆宗盛的鼻子里。

陆宗盛站在十六铺码头,清晨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穿着一身挺括的英式三件套西装,可被江风一吹,有点皱巴巴的,袖口还留着昨晚调试织机蹭上的棉纱油渍。他戴着金丝眼镜,眼睛厉害得很,随便扫一眼,就能立马说出10支纱和16支纱在纤维密度上有啥不一样,这都是他常年盯着显微镜玻片练出来的本事。

他的怀表链从马甲口袋里耷拉出来,德国宝玑表特有的齿轮纹路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有个习惯,老是用食指关节轻轻敲表盖,敲出来的节奏是三长两短,这节奏和苏州评弹《珍珠塔》的尾音混在一起,外人听着一头雾水,其实这是他和地下党接头用的暗号。再看他左手无名指内侧,有一层薄薄的茧子,那是常年用摩尔斯电码发报机磨出来的。

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是他的手掌。因为老接触酸碱染料,他虎口那儿的皮肤变成了淡蓝色,形状不规则,仔细一瞧,居然像长江流域地图的轮廓。这事儿还得从1908年他在曼彻斯特染坊做实验说起,当时不小心打翻了普鲁士蓝,洒在《马关条约》复印件上,就留下了这么个奇特的“记号”。

码头上,搬运工人忙得像一群勤劳的蚂蚁,嘈杂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乱哄哄的。可陆宗盛的目光,却被麻绳捆扎处渗出来的油渍吸引住了。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这些油渍闪着奇异的光,五彩斑斓的,就好像藏着啥大秘密,在偷偷给他暗示。

就在这时,陆宗盛西装内袋里的怀表突然热了起来,那股温热透过衣服,传到他胸口,就像有颗心在那儿“砰砰”跳。这怀表可不一般,是1915年在巴塞尔钟表展上买的,德国宝玑精心打造。表盖内侧用吴语注音写着《实业救国歌》,这会儿被体温一烘,字迹变得更清楚了,每个字都像先辈们在他耳边喊,催着他为民族实业的崛起加油使劲。

“陆桑,这批16支纱绝对符合合约。”伊藤太郎,这个三井物产驻沪代表,脸上堆满了假笑,说话带着生硬的上海话腔调。他一边说着,手指还在提货单上轻轻敲着,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陆宗盛一听这敲击声,心里“咯噔”一下,他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直觉告诉他,这声音和摩尔斯电码的节奏太像了。正想着,伊藤太郎不经意间抬了下手,袖口那儿一闪,露出了一抹梅花刺青。陆宗盛心里猛地一震,虽然他这会儿还不知道未来量子计算机里1932年地下党员档案里记了啥,但他感觉这个日本商人肯定不简单,背后藏着不少事儿。

“伊拉讲16支纱,侬看这断头率,像不像10支纱改的?”陆宗盛一边冷静地说着,一边伸手拿起一缕纱线。他往手指上沾了点唾液,然后用力拉扯纱线。纱线的纤维在阳光照射下互相摩擦,竟然迸出了小小的火星。

就在这一瞬间,更让人惊讶的事儿发生了。这些火星好像带着魔力,在他视网膜上烧出了一幅长江流域工业重镇分布图,和2025年紫金山实验室量子云投影出来的图一模一样。陆宗盛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天旋地转的,心里冒出好多疑问,这到底是咋回事?可他现在在码头,周围全是三井物产的人,只能强忍着心里的震惊,脸上装作没事,不过眼神里还是闪过了一丝坚毅。

码头上乱糟糟的,轮船的汽笛声、工人的呼喊声吵得人耳朵都快聋了。账房先生老周也不知道啥时候悄悄凑了过来。老周瘦瘦小小的,眼睛里透着精明劲儿,就像个藏在幕后的谋士。他突然用怀表链敲了敲旁边的木箱,发出三长两短的声响,这声音一下子把屋檐下的麻雀都惊飞了。

陆宗盛一听就明白,这是《实业救国歌》第三段第七句的摩尔斯转译:“沪江儿女铁骨铮,岂容倭奴践国门。”老周平时就爱听苏州评弹,这会儿他说话的语调也变了,还混入了1964年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频率。这种奇妙的组合,也就陆宗盛能懂,就好像两个人跨越了时空在对话一样。

“周先生,侬这算盘珠珠敲得响。”陆宗盛嘴角微微上扬,不动声色地回应着。他一边说,一边在箱底夹层,小心翼翼地塞进显微镜载玻片。日商棉纱的纤维样本,在玻璃下面幽幽地发着光,谁能想到,这些荧光这会儿正跨越时空,在量子计算机里变成0和1的数据流,组成了敦煌文物档案的二进制代码。

陆宗盛心里既好奇未来会咋样,又坚定了当下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响民族工业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紧紧绑在一起。

时间慢慢过去,天渐渐黑了,暮色笼罩了上海。苏州河的芦苇丛被风一吹,沙沙作响,就好像在偷偷讲着什么秘密。突然,传来一阵清脆又短促的鸟鸣声,这可不是普通的鸟叫,是学生军的联络信号。只见几个年轻的身影从芦苇丛里敏捷地钻了出来,手脚麻利地把密信缝进布鞋夹层。

陆宗盛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感慨。他最后看了眼怀表,表链在月光下一闪一闪的,能看出兰开夏棉纱的纺织纹路。他想起英国汇丰银行买办席鹿笙,用放大镜检查怀表时的样子,这纹路就是那时候留下的。更奇妙的是,他突然发现这些纹路和曾孙陆明远智能手环的石墨烯屏幕,好像有点神秘的联系,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过去和未来连在了一起。

陆宗盛正琢磨着这些事儿呢,突然有人大喊:“三井物产的仓库着火了!”他赶紧转头一看,黄浦江上一片火光,大火烧得半边天都红了。巡捕房的警笛声也跟着响起来,尖锐得刺耳,划破了夜空。

陆宗盛望着大火,心里啥滋味都有。就在火光映照下,他发现怀表链的材质,在高温下发出了特殊的金属光泽。他对工业材料很熟悉,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制造枪管的合金钢成分。他心里有种预感,这些金属碎片现在正“睡”在2025年的实验室里,等着量子回溯把它们“叫醒”,揭开那些被时间藏起来的秘密,解开家族和历史缠在一起的谜团。

在十六铺码头附近的一家茶楼里,各方势力的代表们都坐在一块儿。表面上他们有说有笑,喝着茶,可眼睛都盯着码头上的动静,心里各自打着小算盘。

英国商人亨利·史密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陆先生,这次日商的棉纱事件,恐怕没那么简单,背后说不定藏着更大的阴谋。依我看,日本人这么干,肯定有别的目的。”

陆宗盛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忧虑:“史密斯先生说得对,伊藤太郎今天的举动太可疑了。从他奇怪的敲击节奏,到那个神秘的梅花刺青,总感觉有双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捣鬼。”

旁边的法国商人皮埃尔·杜邦也插话说:“这些日本人野心可大了,他们在华扩张,肯定会影响我们大家的利益。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看着,得想想办法对付他们。”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就好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了。

这时候,在码头的另一边,一群工人正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一个年轻工人满脸担心地说:“听说这批日商的棉纱质量有问题,陆老板正在想办法解决呢。”

另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工人跟着附和:“是啊,陆老板一心为咱们民族工业好,为了给咱们工人找条活路,也为了咱国家的实业能发展起来,可不能让日本人得逞。”

这些工人虽然普普通通,但他们心里都装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命运的担当,爱国的心热乎着呢。

在另一个时空,2025年的紫金山实验室里,陆明远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量子计算机的屏幕。屏幕上,1915年的场景和当下的量子数据不停地交织变化,就像一幅神秘的时空画卷。“检测到1915年与2025年的时空波动特别强烈,好像有什么神秘的联系。”AI助手用苏州评弹的弦索调说道,那软软糯糯的声音在这满是科技感的地方显得特别不一样。

陆明远微微皱了皱眉,心里琢磨着:“难道曾祖父当年的经历和我们现在的研究有直接关系?这中间到底藏着啥秘密?”他的目光落在智能手环上,心率193的数字特别显眼,好像在提醒他,这一切都不是巧合,背后肯定有更深的原因。

在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科研团队的成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教授,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线索,好像和陆先生家族的怀表有关。”年轻的研究员谢晓宇急匆匆地走到陆明远身边,激动地说道。

陆明远立刻走过去,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快,详细说说。”

谢晓宇指着屏幕上的图像说:“我们通过量子分析,发现怀表链的材质不光是制造枪管的合金钢,里面还藏着一种特殊的量子信息。这种信息和1937年的闸北战场,还有长江密码都有密切联系。而且,根据最新的计算模型,这个联系可能是解开整个时空谜题的关键,说不定能让我们弄清楚家族传承和历史进程之间到底有啥深层次的关系。”

陆明远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解开家族秘密的关键可能就藏在这些复杂的线索里,这可不只是关乎家族的命运,说不定还会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时空再回到1915年的上海。陆宗盛离开码头后,去了沪江纱厂。纱厂里,机器轰隆隆地响着,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看着还挺有干劲儿,透着民族实业蓬勃发展的劲儿。

陆宗盛走进办公室,关上门,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日记,开始写今天发生的事儿。“今日在码头,和伊藤太郎对上了,发现好多可疑的地方。日商棉纱质量有问题,他敲提货单的节奏像摩尔斯电码,袖口还露出个梅花刺青。老周传来暗号,怀表链的事儿也很奇怪。仓库突然起火,也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一切到底咋回事?是日本人的阴谋,还是背后还有别的隐情?我一定要查个清楚,给民族实业的发展扫平障碍。”他一边写,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眼神里透着坚定的决心。

在纱厂的工人宿舍里,几个女工也在聊今天码头上的事儿。

“听说陆老板和日本人起冲突了,会不会影响我们工作啊?”女工白琳有点担心地说道,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安。

“不会的,陆老板是个好人,他肯定会为我们考虑的。而且,这次抵制日货也是为了国家好。咱们虽然只是普通女工,但也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另一个女工宋岚很坚定地说,脸上满是自信和自豪。

这些工人们虽然处在社会底层,可心里都装着对陆宗盛的信任,还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愿意为了民族的利益默默付出。

晚上的上海,灯火通明,可街头巷尾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陆宗盛走出纱厂,望着黄浦江对岸闪烁的灯光,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我都要为民族实业的发展,为国家的未来拼尽全力。哪怕要面对千难万险,我也绝不退缩。”这时候,远处传来悠扬的苏州评弹声,那熟悉的旋律好像穿越了时空,和他心里的信念产生了共鸣,让他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在另一个时空的紫金山实验室里,陆明远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他反复分析各种数据,一心想找到解开时空之谜的钥匙。“启动量子回溯实验,我们要更仔细地探索1915年的真相。这次实验一定要细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陆明远下达了指令。

随着量子计算机启动,实验室里的灯光闪了起来,各种仪器也发出嗡嗡的声音,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秘之旅,就这么慢慢开始了,等着陆明远去揭开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真相。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发现,都可能改变家族的命运,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这份责任很重,但也激励着他一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