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红豆生南国>第9章 闽北三雄

第9章 闽北三雄

当年欧阳平山踏上出国的旅程时,欧阳玉树便亲自率领警卫营,与前来接人的甘龙一道,肩负起护送连翘前往仙霞岭的重任。仙霞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军福建时,在此开辟山道。此地关隘雄伟,峡谷险峻,堪称浙闽赣三省的要冲之地,素有“东南锁钥”、“八闽咽喉”的美誉。

头关景致迷人,松风亭在微风中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东南锁钥”石碑庄重古朴,彰显着此地的重要战略地位;双宝树枝繁叶茂,宛如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浣霞池波光粼粼,池面倒映着天边的云霞,美不胜收;天雨庵香烟袅袅,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冲天苑中繁花似锦,生机勃勃。二关处,甘泉清冽甘甜,霞岭亭古朴典雅,率性斋虽仅存遗址,却依旧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的文人气息。三关有古碉堡遗址,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四关的福口亭,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一处休憩之所。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经江山仙霞岭直趋福建建瓯,开辟了仙霞古道,并设仙霞关。如今,四道关门依然屹立,五公里长的麻石垒砌古道蜿蜒其间,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第一道关门,高大雄伟,高55米,长60米,关墙厚达3米余。多年来,连家军正是凭借这里险要的地形,据山而守,与廖化成的军队展开了长期的对抗。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甘龙离开仙霞岭之后,连仲辅父子却率领全部人马毅然杀出了仙霞岭。连家军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打下了仙霞岭下的江山县。但好景不长,已经投靠段祺瑞的廖化成迅速调集重兵,将连家父子重重包围。连家父子毫不畏惧,率领将士们浴血苦战,整整坚持了7天7夜。无奈连家军装备简陋,寡不敌众,最终全军覆没,连仲辅父子也不幸被俘。

欧阳玉树得知这个噩耗后,心急如焚,不顾甘龙的苦苦劝阻,毅然率领随身所带的警卫营,乔装打扮,潜入江山县城。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在廖化成行刑之时,设法劫法场救出连家父子。欧阳玉树带着警卫营,身着便装,小心翼翼地潜入了江山县城。然而,廖化成老谋深算,在刑场四周早已布下了重兵。欧阳玉树一行人刚刚进入法场,周围便枪声大作,形势瞬间变得极为危急。欧阳玉树身中数枪,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在几个亲兵的拼死营救下,他才得以突出重围,向着山里奔去。幸运的是,在山中他们遇上了甘龙和连翘。

欧阳玉树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拉着连翘的手,将她托付给甘龙,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期望,叮嘱甘龙一定要保护好连翘,切不可盲目寻找仇人报仇。连翘扑倒在欧阳玉树的身边,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她悲痛欲绝,发誓此生一定要杀死廖化成,为爷爷、父亲和欧阳伯伯报仇雪恨。甘龙心中悲痛万分,他深知责任重大,于是重金买通了看守连家父子的士兵,用偷梁换柱的办法,秘密将他们父子的尸体运出城外。随后,甘龙将连仲辅父子以及欧阳玉树三人,秘密安葬在江山城外一座无名小山。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只在墓碑上刻下了“闽北三雄”四字,以此纪念三位英雄。

遭遇如此巨大的变故,连翘的性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埋葬了三位亲人后,她一心想要报仇,于是开始缠着甘龙,恳请他教自己习武。甘龙明白连翘报仇心切,心中满是同情与怜惜,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起初,甘龙打算按照欧阳玉树的嘱托,带着连翘返回从化。他派出几个哨探下山打探情况,然而得到的回报却让人心如死灰。原来,廖化成在沿途布下了重兵,已经切断了回从化的退路。无奈之下,甘龙只得带着连翘和剩下的百十个弟兄,重新回到仙霞岭。好在山寨和关隘依然完好,还有留守的不足百人。两支队伍会合后,总计还有200多人。他们暂时在仙霞岭安顿下来。仙霞岭山高林密,道路错综复杂,密道难以寻觅,而且危岭重叠,关隘易守难攻。廖化成虽然想攻打仙霞岭,却一时无计可施,只能派重兵在山下进行封锁。而留在从化的队伍,由于群龙无首,很快就被陈炯明的粤军收编了。曾经热闹非凡的闽帅府,下人也都相继散去,变得冷冷清清。

这段时间,恰巧孙先生不在广州。等孙先生回来后,才得知原本极为重视的从化闽军,竟然就这样被瓦解了。孙先生深感伤感与惋惜,然而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邵东绵作为孙先生的秘书,对这些情况自然了如指掌。尤其是在得知了欧阳平山的秘密党员身份后,他深知此时让欧阳平山得知实情,必然会对其思想造成巨大的波动,影响革命工作。于是,他决定还是先缓一缓,等和欧阳平山正式接头之后,再将真相告诉他。

在共产党的大力协助下,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终于顺利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孙先生以“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为宗旨的新三民主义。大会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其中包括将所有党军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由蒋公出任总司令。此外,大会还通过了在广州黄埔成立培养现代革命军人的军事学校这一决议,由蒋公出任校长,并邀请了许多公开身份的共产党人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国民党一大结束后,欧阳平山正式前往黄埔军校报到。报到后的第三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门房取信件。突然,一封写着“内弟平山亲启”的信件映入眼帘,他的心中顿时警觉起来。按照事先密定的暗号,这是组织与他接头的信号。欧阳平山怀揣着信件,快步回到自己的宿舍。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件,只见信中写道:“内弟,令姐大病现已经护送来穗,住在省府大街68号盛丰客栈。姐夫,奇峰”。这看似一封平常的家信,却暗藏玄机。欧阳平山心领神会,其中的暗语为“6号8点,盛丰茶楼”,这正是组织上与他接头的时间和地点。今天是2月5日,也就是说,明天上午8点他将与组织接头。欧阳平山的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他终于要与国内党组织取得联系,正式接受相关指示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如今,曙光终于出现了。

欧阳平山努力整理着自己的思路,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从怀中掏出一直珍藏的相思豆,打开鹿皮口袋,小心翼翼地倒出了两粒黑红双色的相思子。时光匆匆,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这两粒相思子依然鲜艳美丽,仿佛岁月并未在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然而,盛放相思子的梅花鹿皮口袋,外面却因为不断的摩擦,鹿皮外的一层短绒已经被磨掉了不少。欧阳平山细细算来,他已经和连翘妹妹分手3、4年了,这几年间,他对连翘的思念从未停止过。他常常会想起两人一起在相思树下嬉戏的场景,想起连翘那纯真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可是,他却不能随便去打听连翘的消息。临行之前,甄石岩的再三叮咛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记住,你是一名从事秘密工作的秘密党员,在没有得到上级组织允许之前,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自己身份。另外,在没有得到组织同意的时候,绝不可随便打探自己国内亲朋好友的消息。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会给亲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欧阳平山强忍着内心的思念和痛苦,将个人情感深深压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状态中。

退守仙霞岭的甘龙,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的险要地形。他精心布置手下的200名士兵,将他们分散在每一个重要的关隘处。同时,他还拿出这些年山寨积攒的储备金银,通过秘密通道下山,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军火装备。在他的努力下,连家寨的防守变得固若金汤,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连翘上山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她毅然放下手中的书本,弃文习武,整日缠着甘龙,向他学习武艺。甘龙对连翘疼爱有加,也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一身武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寒来暑往,几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在甘龙的悉心教导下,连翘刻苦训练,不断磨砺自己。如今的她,已经成为连家山出名的高手,在山寨中赢得了众人的服气。回到山上后,甘龙便坚持要让连翘继承父亲的位置,担任大当家。然而,连翘却坚决不肯,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黄毛丫头,难以服众,如果贸然担任大当家,山寨里的人可能不会听从她的指挥。甘龙耐心地劝说她:“这个连家寨本来就是你们连家的,这些弟兄也都是你父亲手下的连家军。现在你父亲和爷爷都死在了廖化成手里,只有你来做大当家,将来才能领着弟兄们杀仇人,报血仇。”连翘思考再三,提出了一个条件:自己先学三年武,等学成之后再接手大当家的位置,现在就由甘龙代替做大当家。甘龙见连翘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了她的请求,暂时由自己代理大当家一职。

时光飞逝,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连翘也终于学成武艺,按照约定,她接手了连家寨的大当家之位。这三年来,在甘龙的精心治理下,连家寨逐渐恢复了元气。连家军素来爱护百姓,在仙霞岭地区深得民心。他们经常拿出钱粮救济山区贫困的山民,许多山民的子弟、猎户,还有山下生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甚至一些因为贫困铤而走险的囚犯,纷纷上山投奔连家军。甘龙还积极收编附近几个山头的散匪,壮大了连家军的力量。如今,连家军竟然又扩充到了3000人马,而且装备也比以前更加精良。

连翘自幼饱读诗书,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也非常关心山外形势的发展。在甘龙的协助下,连家军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还在甘龙代理大当家的时候,他就建议连翘废弃所谓的小明朝,树立自己的旗号。连翘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打出了“红黑军”的旗号。她规定,所有男士兵一律身着青衣,头戴红包头,系红腰带;女兵则身着红上衣,黑裤子,戴红头巾。连翘不仅擅长武艺,还擅长丹青。她亲自设计了一面旗帜,旗帜的底色是洁白的,上面绘制着一幅奇特的图案:一支淡绿色的羽状复叶,每一片小叶都有5 - 15羽叶,上面簇拥着一簇淡紫色的花。在画面的左上角,画着一对椭圆形的果实,上面一部分是鲜红的颜色,下面一部分是墨黑的。这两粒果实的下部形成连体,远远看去,就仿佛是这个Y的下面那笔竖着的是黑色,而上面分开的叉是红色。她向将士们解释道:“黑色的代表连家军,红色的,一支代表南平,一支代表台湾,下面的叶子表示拥护连家军的老百姓。没有仙霞岭的老百姓,就没有连家军。连家军任何人不得伤害老百姓的利益。”从此,这面旗帜在连家寨上空高高飘扬,成为了连家军的象征,激励着将士们为了正义和理想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