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青梅竹马>第8章 凤凰镇·一九三七纪事8

第8章 凤凰镇·一九三七纪事8

自从麦绒进了识字班,心情舒畅了,精神焕发了,她又觉得这些女战士活得轻松自在,而她整天窝在家里,虽然没有过什么虐待,却也显得生活平淡而无味。她回家比以前更勤快,出门比以前更开朗,一下子没有了小媳妇的扭捏样儿,真让人不敢想象。

这时候阿家刘氏急了。自家媳妇一天忙里忙外的进进出出,虽然家里的活儿并没耽搁,可让她成天这样疯跑总不好。结婚的媳妇,总不能跟没过门的姑娘比呀。她几次给麦绒递话,可麦绒不屑一顾,又跟思俭说,叫媳妇尽量少到部队去。思俭奇怪,妈咋突然变得这么小心的。

后来,刘氏终于有了法儿。她常常让麦绒干一些其他家务。比如,刚过了清明,一家人换下了厚重的棉衣,她让麦绒赶紧拆洗了。拆洗被褥棉衣这活儿搁往年都是夏天入伏后干的,刘氏让她早早拆洗,麦绒知道她的意思,也没多说话,悄悄干了。当然,她白天依然进进出出,到识字班去认字,到部队帮那些女战士洗衣服。晚上回到家,急急忙忙做家务,拆洗被褥棉袄,一大早吃过饭,麻利干练地洗了晚上拆下来的里子面子,和那些棉花套子一并晾在晾衣木杆上。晌午回家做了饭,给父母端了,自己不急着吃,先跑到院里收拾了晾晒的衣物被褥。到晚上再加把劲儿,就这样忙忙活活,两天就纳洗好了,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刘氏屋里。麦绒去识字班,胳膊下夹一双鞋底儿,上课之余和大家说说笑笑,线绳子滋滋啦啦,半天时间就把一双鞋底纳得密密麻麻,硬硬邦邦。

刘氏见派活的法子对麦绒并不奏效,好像又没辙了。可就是不放心,又偷偷跟踪媳妇,看她一天都干些啥?

她监督了几天,也没发现什么,反而被村里许多人看见,大家跟她打一声招呼,她还要支支吾吾想半天。要是谁跟她说两句讽刺的话,那一张老脸臊得都能红到耳朵根,尴尬得恨不得寻个缝缝钻进去。

康树滋见刘氏一天忙忙惫惫在媳妇身上找碴子,又好气又好笑,一脸苦相。他说,“一天不在家待着,竟出门寻事,惹人牙长。”

“……”刘氏想争辩,又觉得没啥说,气得拿眼瞪树滋。

“唉!也不知红军啥时候开拔,几个月了,净在这里瞎忙活,还把一村人折腾得不安宁。”

“这麦绒,俩娃都在一块一年多了,也不见肚子大起来。要是生个娃娃,她就不疯惊着乱跑了。”

康树滋嘿嘿笑道:“你这才说了一句人话。咱不能当落后分子,让别人指脊背。要真抱了孙子,咱也安然了,媳妇也不张狂了!”

“你儿子不争气,你倒盼啥?”

麦绒还是照去不误,每天兴高采烈地给思俭诉说着新鲜的见闻。思俭想不明白,红军究竟使的啥法儿,竟让一向唯唯诺诺的媳妇变得这样疯癫,而且开口说话还一下一下蛮是道理,让人不服都不行。可是,他跟村里人一接触,几乎家家都是如此,男女老少好像洗了脑子,一下子清醒了,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分量了。

这样,凤凰镇的群众很快识破了国民党多年来的反动宣传,消除了各自的疑虑,与红军亲密相处如同一家。

麦子快熟了,凤凰镇周围的大地上披上了浓绿淡黄的巨大苫布,从锦屏山顺沟沿硷铺苫下来,漫过红河两岸,向南面的浮塬伸去。一只只黑色的燕子呢呢喃喃,在麦田上空轻轻滑过。青山绿野,丰收在望,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盛春景象。

几个月来,红军和凤凰镇的群众团结一致,宣传引导,大家的情绪日渐高涨。他们才真正知道,这个队伍最早从南方一个叫瑞金的地方起根发苗,后来发生了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他们与国民党军队一路周旋,面对国民党的围剿追截,他们转移回避,冒着枪林弹雨一路北上,又是爬雪山,又是走草地,翻山越岭趟江过河,终于在陕甘宁根据地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走遍大半个中国,其实最和平的地方也就陕甘宁边区一带了。

麦绒也终于弄明白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什么,知道了外面纷乱的世界。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略了大半个中国,目前在黄河对岸的晋察冀一带,到处是日本鬼子侵略华夏大地留下的劣迹,他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恶,那里的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麦绒似有所悟,都是咱国家的土地,区别咋这么大。全国上下一片狼藉颓废,而我们的家人、老百姓还过着自己的安逸的小日子。她听战士们讲古时候那个唇亡齿寒的故事,越发觉得抗击日本鬼子,并不是全靠驻扎在他们这里的红军队伍,而是要让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铜墙铁壁,铁血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