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青梅竹马>第12章 凤凰镇·一九三七纪事12

第12章 凤凰镇·一九三七纪事12

麦绒一看摊场,觉得小两口的玩笑开大了,心里一阵后怕,立在那里不动了,腿一下软起来。她赶紧说,“爹、妈,你们不敢这样,要不咱赶紧给部队首长说,看他得是跑到部队去了。”

麦绒一句话提醒了树滋。他们三人匆匆忙忙赶到部队指挥部。刘氏哭诉说儿子丢了,可能跑去参军了。王震政委一看,这哭天喊地的是康树滋一家,当明白来意后,他安慰他们。“康老哥,你儿若是真跑部队了,我一定让他回去,请放心,我这就让人下去把他揪出来!”

不到半个时辰,思俭被人拉了过来,一同跟来的是彦娃。

思俭看了爹娘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康树滋和刘氏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一向乖不多言的儿子,咋一下变得六亲不认了。他们突然想到了麦绒,肯定是麦绒鼓动儿子参军的。刘氏一扑蹋坐在地上,她哭嚎着埋怨麦绒:“你这死女子,我老婆咋就对不住你了?是你让我儿跑到部队的,是你,肯定是你!”她越说劲儿越大,一时难以收场。麦绒满肚子委屈无处诉说,一捂鼻子,哭着跑开了。这一下思俭慌了,当这么多人的面,做下这丢人的事。他跑着去追麦绒,只怕再出个三长两短。

彦娃把刘氏扶起来,搀她坐椅子上,刘氏浑身稀软,烂泥似的歪靠着椅背哭哭泣泣。康树滋站在那里,半天不言语,最近家里的事情真让他没法收拾了,就这点小事,居然把一家人折腾得几乎散了架。可是,当他看到周围那些红军战士,他们哪一个没有父母兄妹,他们哪一个不随时抱着抛头颅洒热血的雄心壮志。自己活了大半辈子,难道真不如媳妇麦绒有见识。他觉得,这才是民族大义,是革命壮举。这比捐给部队粮食金贵得多。

他狠狠心,脚一跺,冲着老婆刘氏一喊:“哎,快回,再甭咧咧了。咱回!”

刘氏听了,竟然不再言语,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跟着树滋回去了,人忽然乖得像个娃娃。康树滋气地说,“娃要去你也拦不住,就让他去吧!咱咋愚得跟猪一样。”

彦娃见康树滋老两口情绪稳定了,又赶紧跑去追思俭。一直到康家门楼才追上。

麦绒一脸委屈,看也不看彦娃,“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要不思俭哪来恁大的胆,敢跟我爹硬上墙。”

“好了好了,参军又不是丢人的事,叔和婶都同意了,正往回赶呢。”

“还不是让你逼的!”

康树滋老两口回到屋里,一家人谁也不搭理谁。麦绒不言不语地做饭端饭,老两口静静板板地吃着喝着,到了晚上,又悄悄地各自睡去。

1937年9月2日,凤凰镇又一场大会在红河滩召开。中国工农红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今天要在这里召开声势浩大的八路军誓师大会。虽然就大半天时间,却成了让人感慨,永载史册的红色事件。

会前早有消息传出,朱总司令也要来到凤凰镇参加这一盛会。部队在几天前就为这次大会做了部署,练唱歌,排枪操,列队走正步,一天比一天热烈,一天比一天让人觉得精神振奋。

凤凰镇一带,老百姓多用阴历算时间,自从红军来了凤凰镇,部队上按阳历算日子,慢慢地,大家也混杂着,有人算阳历,有人算阴历,有时算阳历,有时算阴历。阳历九月二日,天气虽然不好,阴云密布。然而阴云却给燥热的夏天泼了火,让人觉得凉飕飕的。老天爷仿佛告诉大家,时不我待,我们早已整装待发,跨过黄河,抗击日寇了。

村子里所有人都拥到了红河滩。广大军民在河滩上垒起一个长两丈,宽一丈五的石台子,周围插了许多红旗,在风中呼啦啦飘展。一年一度只有耍社火才用的老鼓也拉了出来,这边一摊,那边一伙,准备来个对台锣鼓,赛赛各自的威风。

新兵老兵按照各团各排各连,一溜溜站在河滩上,居然一万多人。周围是凤凰镇及四乡八村的老百姓,台子两边,康家堡和白家堡的两个锣鼓方阵相对而峙。台子上放着几张方桌,暂时没有什么人。

这时,各团组织大家唱歌,这边唱一首《过雪山草地》,那边唱一首《义勇军进行曲》,这边唱《黄河在咆哮》,那边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时,彦娃穿着崭新的八路军军装,站到台子上,给大家领唱了一遍自己编的《锦屏抗战歌》。

他如今是四团一个小班长,拉开架势唱起来。

“在呀在此的抗日呀,为着保国民,齐心消灭敌人哪;统一战线大联合,不分派哪不分党,我们不管穷和苦哪;我们不怕敌人多,不怕新军火,勇敢哪奋斗,游击战争最灵活。”

彦娃一唱,下面随声附和,随即声震如雷,雄壮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