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青梅竹马>第16章 嫂子3

第16章 嫂子3

珍珍摸着门柱额头,觉得不烧了,心里一下轻松。她笑着说,“门柱,晚上给你做麦面拌汤,吃不?”

这几天,珍珍忙里忙外照顾自己,他一下子感到一个女人在家里的位置,他没见过母亲,可凭感觉,母亲的呵护也不过如此吧!

“嫂子,我吃,你做啥我都吃。”门柱从内心接受了珍珍。

门柱叫了一声嫂子,珍珍听了心头顿时荡过一丝暖流,她含着眼泪激动地说,“行,你再好好躺会儿,饭好了嫂子叫你!”

“嗯!”门柱觉得,家里的气氛终于因他而缓解。想着半年来自己对待嫂子珍珍的言谈举止,他真觉着后悔,恨不得寻地缝儿钻进去。

也不知咋搞的,凤凰镇这两年时不时就要过队伍。他们换着各种颜色的衣服,一个个唱戏似的,你来了他走了。这些队伍有的住一阵就走,有的来了居然一年两年没有走的意思,把财东周三熬煎地不成样子。毕竟,凤凰镇一带每次驻了队伍,吃亏的都是他周三,粮食、钱物一样不能少,队伍走了你问谁要去。说好听点儿还给你打个借条,可打不打借条都一个结果,还不跟遭到土匪抢劫一样。

哥俩还给财东周三拉长工,门柱的个头一下子蹿得比门墩还高,已经能挣更多的钱来养活这个家了。这几年,外面的队伍都把人过糊涂了,好在门柱家虽然过得紧巴,可珍珍为康家生了两个儿子,哥俩心里高兴无比,家里添丁加口,他们怎么不觉得舒坦呢?毕竟,世上的艰难不是他哥俩造成的,全康家楼,甚至整个凤凰镇,谁也比谁好不到哪儿去。就是财东周三,也因连年战乱不得安生,谁来了都得安顿打点,粮食钱物样样都没少。

听从城里回来的人说,西安城也乱得不成样子,老百姓十来年都没消停过。后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和刘志丹领导的陕甘边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紧接着,杨虎城、张学良二位将军在关中发动了西安事变,愣是把蒋介石瓮中捉了鳖。蒋介石要不是答应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说不定脖颈上的瓜早都被打破了。

这不,西安事变过了才三四十天,眼见要过年了,凤凰镇突然又来了队伍,听说是陕北的红军。他们一到凤凰镇便安营扎寨,没有走的意思。大家真弄不明白,这群穿得破破烂烂的红军能把陕西治理出个样儿来。

后来才听说,红军驻扎在凤凰镇一带是待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将要拧成一股绳,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门柱不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干什么的,也不知毛泽东蒋介石是从哪个堡子过来的,只听说他们官都做得很大,他们说一句话全国人都得听。门柱常想,国共两党是不是就像那几年老羊换嫂子,我气得不跟门墩和嫂子说话,后来我们又和好了,哥俩一门心思给财东周三拉长工过日子,不管挣多挣少,大家心里都舒坦。

红军来了,老百姓一个个担惊受怕,尤其他们一来就向凤凰镇周围的地主大户借粮食。开始大家不敢给,只怕借出去的粮食又打了水漂。后来,红军看大家不好好配合,就立马拉下脸,说什么如果不借,他们就要打土豪分田地,这不跟明抢一样吗!财东周三经了那么多队伍,哪个部队向他们要粮食不是哄哄松松的,这么说话的还是第一个。他吓得战战兢兢,和所有大户一样,最后这家十石,那家二十石地给红军装粮食,又胆战心惊地接了红军打的欠条。

过完年,开了春,哥俩依然给财东周三拉长工,这一年的情况明显与往年不同,战士们除了练兵,没事了就给大家宣讲抗日救国的形势和政策,还帮助村里的男女青年和娃娃们认字学习。麦收时节,战士们又组织起来给周三和许多农民割麦,帮他们碾打,还说什么要颗粒归仓。夏收结束后不久,部队不知从哪里调来一批大米,按当初打的欠条给大家还粮,如果谁不要大米,还可以直接领现金。

在红军战士的宣传下,尤其红军给大家还了粮食,在凤凰镇产生许多好影响。许多青年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军。大家热情高涨,要渡过黄河,去山西那边抗日打鬼子。

门墩心里热得不成,也要报名参军。他高兴地跟珍珍说了自己的想法。这时,珍珍发话了,像头发怒的狮子。她说,“人家红军宣传是人家的事,咱八竿子打不着,这也跟咱毫不相干。你是家里的男人,咋能撂下我们一家老小,跑出去打仗?”

门墩想解释,珍珍眼珠都能跌出来,栽眉立眼地瞪着他。

“从今往后你若再说当兵的事,我就吊死给你看。”

门墩听着后怕,媳妇珍珍的话好像也没错,门柱才十几岁,还有两个毛孩子满地爬,他走了这个家咋办?更何况,结婚这些年,珍珍从没这么说过话,他看着都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