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女昨天就与隔壁的秀兰约定好。今天到白金湖去割马兰,回来做马兰酸菜。毛女清早起来,洗完衣裳,挎着蓝子去约隔壁秀兰。
古镇的穷苦人家一年到头几乎不买菜,有地的就种菜乞,没地的也想法子自己做咸菜。
一年到头,从冬天起,地里长出了荠菜,荠菜最香了。用它炒着乞、做烫饭、或是过年时有面、有糥米粑,放在一起煮着乞。好香!荠菜乞得差不多了,地里就长出小葱一样的。绿油油的菜,古镇人叫它小蒜。它可以炒鸡蛋,用米粉做小蒜粑,还可以单独炒着乞。春上还有三叶菜、马兰,蓠蒿、湖里的蒿笋。都是野生野长,没有任何污染,天原的绿色食品。
古镇穷人夏收时到人家地里去捡麦子、蚕豆、菜子。麦子磨粉做饼、做面条、做菜糊、还可做成发粑。用辨椒一拌,做成煎饼,最下饭。更能换米!蚕豆炒给伢儿当零食乞,也可剥豆米炒成菜,还可做蚕豆酱。菜子可换一年到头乞的油。
夏天还可到白金湖去摘莲蓬、菱角、鸡头米。剥蒿笋、又可拿来卖钱,又可拿来当菜,还是上好的滋养品。
秋收时到人家收割完的地里去捡黄豆、绿豆、红豆、芝麻、花生、红芋、玉米、高梁、棉花、西瓜皮。只要人勤快,地里东西是永远也捡不完的。
高梁可留着做年粑,还可换酒。花生平日舍不得乞,留着过年才炒。黄豆除了过年,平时还可打一桌豆腐。将它发酵,再拌上辣椒酱,就是最下饭的霉豆腐了。豆渣当时就可以炒着乞,乞不了。再将它炒熟发酵,霉上一阵,趁好日头晒干,就是干豆渣。用荠菜一起炒着乞,再放点辣椒壳,不晓得有几香?一年乞到头都不坏。红芋可以用来当饭食,也可做伢儿的零食,还可洗成粉。红芋渣也是好东西,可用来喂猪,春荒时还可当粮食。
正是春三月,湖里的马兰鲜嫩。将它们割回来,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挤干水,放上盐。在饭里一拌,不要菜也能乞几碗饭。若将它拌上盐放进坛子里,就是香喷喷的上好酸咸菜了。
秋天是收瓜子时节。收瓜子的人踩西瓜时,瓜皮是不要的。古镇穷人几乎全镇出动,去捡西瓜皮。西瓜皮捡回来,用开水一烫。再用石头一压,原后放在大缸里。再从河边捡来大石头压几天,等它们出完多余的水,再用盐腌起来。一年到头,就乞这样的菜。
多余的还可喂猪,喂鸡。来了客人时,除了咸菜、野菜,最好的菜就是燉两个鸡蛋。
请来手艺人时,也是上述的那些菜招待他们。好在那时大家都穷,大家对伙食从不计较。
毛女去约秀兰。等了半天。秀兰才从河里洗衣裳回来:“我今天要到姑姑家送礼,不能去了。你一个人去吧?”
白金湖是靠近古镇七八里路的一个浅湖。它夏天是湖,冬天水枯了,就成了沼泽与旱地交界。只有那些未退尽水的地方,还有小鱼小虾在小沼泽里游来蹦去。
冬天,更是古镇人到湖里采莲挖藕的好时候。一个冬天都不休息。莲蓬、藕、鸡头米、菱角都老了,变成黑黑的果实。可以采摘,还可以捞鱼摸虾。又给古镇穷人增加了不少营养食品。
春二三月时芳草凄凄,碧绿一片。好似内蒙古大草原,是周边乡村牧童放牧的天原场所。
白金湖里不仅长绿草,还长许多猪食用的特殊野菜。一到春天,四乡八镇的人都集聚到这里来。牛、羊、就丢在这里放牧。放牧的人就去讨猪菜,割马兰,摘三叶菜。割蓠蒿,扯蒿笋。
要是晚上下一场大雨,湖里的鱼就会浮出水面喝生水。人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去湖里罩鱼。第二天,古镇人家家都有鲜鱼乞。
夏天湖里水满了,野生出满湖的荷花、鸡头米、菱角、猪吃的水浮莲等植物。还有满湖的芦苇,长得郁郁葱葱,好似一堵堵绿色的墙。古镇的湖区游击队就隐藏在芦苇丛中,给敌人狠狠地打击。
荷花开放时,真是好看,一片粉红。园园的荷叶,随着风儿摇摆,好像仙女在舞蹈。成熟的荷花落了,长出颗颗小莲蓬。随风摇晃着小脑袋,如一个个顽皮的儿童。它的果实鲜嫩、甜美。
菱角开的是紫花,小小花朵,刚刚露出水面。给人无限想像的空间。果实鲜嫩时可当零食,可炒着当菜乞。等老了时,还可磨菱角粉来做粑。也可将它放在米里煮着乞。
鸡头米(芡实)管子嫩时也可做菜。它的身上长满了小刺,好像是自卫的工具。鸡头米(芡实)成熟了与米一起煮,更是上好的饭食。
随着涨水,鱼呀、虾呀、鳖呀、鳝呀,都在这里自由地生长。到了收获季节,四乡八镇的人就可直接到湖里去,各取所需。
光是一个白金湖一年的额外收入,就给洲地人民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湖里也有一样坏处,就是血吸虫成灾。兵荒马乱,政客们都忙着打仗,抢占地盘!收敛钱财。没人管百姓的死活!人畜下水时,经常赤脚。血吸虫就顺着脚杆朝上爬,钻进血管里吸血。假如染上了血吸虫病,开始是大肚子,接着肝腹水、肝炎、肝癌。当时医疗落后,百姓也没钱医冶。染上了血吸虫病,只有在家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