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事多磨!经过这一劫,大王一定会感悟良多,专心治理朝政的。”对于楚王的有惊无险,臣子们在百感交集的同时,更对于他日后的表现,寄于层出不穷的希望。在成嘉、潘崇、斗越椒等臣子的奏述中,还原了公子燮与子仪的作恶多端,成嘉与潘崇的当即立断,斗般的大义灭亲,都让楚王感慨不已。也正是臣子们使用智谋,让庐大夫戢梁假装顺从,将公子燮与子仪骗了出来,趁其不备,躲在山体背后的助手叔麋,一举控制了这两名叛贼,楚王才得以活着回到郢都,重新坐上“龙椅”。

楚王熊侣没想到的是,人人都提醒他应防范的斗越椒,外表看似凶猛,实则对君王是忠心耿耿,楚王便就封他为司马!还有斗般,虽然其堂弟子仪大逆不道,楚王也不仅没有灭其九族,反而在成嘉等大臣的建议下,对其给予的待遇,更加优渥。

楚王熊侣自认为,他这样做是赏罚分明,大得人心的。可朝庭上下,还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工正蒍贾就曾忧心肿肿地私下提醒他道:“大王,亲人之间是有着先天感应的。斗越椒的叔伯、楚成王时的令尹斗子文见了他,都断定他长大后必会作乱,建议其弟子良早点将斗越椒除掉。直到临终时,还抱着一块心病,叮嘱斗氏族人在其从政后,一定要远离他!这样的人,大王为何一下就赋予他重权、将他提拔为司马?您不担心他膨胀的野心,终有一天会使楚国的天下大乱吗?”

“一个人的行动,比一个人的预言,不更能说明问题吗?”楚王熊侣反讥道,“事实上,斗越椒,加入了成嘉、斗般、潘崇奋力救孤的阵营,他们怎么会反我呢?”

“说到斗般,微臣不得不冒死晋见大王,此人比其堂弟子仪,隐藏得更深,不可不防。”蒍贾幽幽道,“万一他是让其堂弟子仪试试深浅,以谋后动呢?大王对这两个人,怎可信赖,怎可掉以轻心?”

楚王突然感觉他的后背,有两条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在紧紧盯着他,让他背脊飕飕发凉。

蒍贾,斗般,斗越椒,原本都是敖氏家族后裔,芈姓,在楚国历代口口相传的典故与家世里,虽然十七岁的楚王,不曾经历过先祖的年代,但先祖曾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苦难与光辉,像条绵远的河流,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他的骨血里,无论楚国历代的王室,是如何对若熬氏宗族心怀忌惮,却又始终离不开敖氏家族的扶植与拥戴,甚至在楚国的沿袭与发展中,如同王室一样,被打上了“神”的传奇烙印。

楚王熊侣从祖君成王、父王穆王、母后的言传声教中,从太傅子仪的教诲中,从上书房的古典书籍、从宗庙蛛丝马迹的记载中,所猎取的知识,知道自公元前707年先祖楚武王在中原大地第一个设立令尹之位后,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权位,几乎被若敖氏所垄断。这得益于他们的太祖斗伯比、楚国首位令尹,曾以令人远尘不及的智慧与胆识,为先祖楚武王熊通攻伐有东周王支持的姬姓随国,是三伐随国夺得铜矿资源的主要策划者。

斗伯比的兄弟斗祁,被任命为楚国的第二任令尹后,在公元前690年跟随楚国第17代国君楚武王第三次伐随,已是70岁高龄的楚武王突发心脏病,死在半道上,斗伯比以非同寻常人的胆识,没有对外发丧,而是激发兵士满腹的斗志,一举拿下了随国,夺得铜矿资源,为默默无闻的楚国,成长为一个大国,奠定了功不可没的基石。

斗伯比的长子子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逊斗伯比,相传他是斗伯比与表妹郧国公主的私生子,被抛弃在梦泽之地,吃着老虎的奶长大,自是有过人之处,三任首辅,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贡献;执法不避亲贵,又捐家财以解楚国之难,可谓是声震朝野内外,受万民敬戴。

后因其弟弟之子子玉伐陈有功,子文便主动让位其侄子斗子玉。子玉是一位使敌人敬畏的将才,治军颇业,但苛于枝节而忽于根本。公元637年,楚成王为伐宋作准备时,先派前任令尹子文阅兵于睽,又派现任令尹子玉复检阅,子文只用了一个早晨,没有惩罚一个士卒,而子玉阅兵,却用长箭刺穿了三个士卒的耳朵,用靴子责打了7个士卒,致使阅兵用了整整一天时间。

“大人目光长远,所举荐的新令尹子玉有气势,镇得住士卒,真是知人善任!”在阅兵典礼过后的庆功宴上,文武百官都心悦诚服地向子文敬酒。子文也春风满面地对子玉说:“来,我们一起敬各位大人的厚爱,不负楚王重托!”而在这次阅兵大典上的一个十三岁少年,偏偏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仅不向子玉敬酒,还说:“子玉性子太刚烈了,容易被折断,我看他既不适宜带兵,也无大德治民。他若挥指300乘的人马,非打败仗不可!”

这个十三岁的少年,便是此时站在楚王熊侣面前的楚国工正蒍贾,职位虽然远远没有成嘉、斗般显赫,但其地位、其话语权,也如同郢都的鼎钟,那可是响当当的不容置疑。

更令楚王熊侣不可小觑的是,在公元前632年的一个春天,在城濮之战不过是打了半天,子玉所率军队,一如十三岁少年蒍贾所料,受到晋军和中军的夹攻,伤亡惨重,晋军侥幸取胜,子玉无颜向申县和息县的父老交代,自缢而亡。但跟随父亲子玉一同作战的儿子成大心,在前625年,一直是先父王穆王的令尹,为楚国继续北图东进开疆拓土,灭了姬姓小国,图谋中原,与晋国赵盾成争霸之势,前616年败麇师于防渚,进师至锡穴,他死后,其弟成嘉便继承了楚王熊侣当今的令尹。

子文的儿子,就是当朝的名相斗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