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洲这番话,孔之光觉得很有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他记住了,行动上也务实了,不再好高骛远。但是今天,这似乎是太突然了。三百万元!意味着全报社几十位广告人员本月的广告任务的一半已经完成了,这在《南江新报》的历史上尚无先例。这对我孔之光的能力将是一个大大的提升,对王总赵总来说,该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啊。孔之光心高气傲的一面又膨胀起来了,他要急于表现自己,急于拿出自己的一个大手笔。孔之光思忖,能做一百万就不错,就是最大的成功,足够自己火一把了,足够让老总和同仁们刮目相看了。几个月下来,他已不满足于赵志峰原来那种小作坊式的搞法,他在骨子里称其为“农民意识”。当初,王洲批评他好高骛远,他内心其实是不服的,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拿得上桌面的东西,他才作罢。在他的心底处,潜伏着更深层的孤傲。赵志峰只是一个进修的专科生,他可是堂堂正正的研究生啊,是《南江新报》有史以来广告管理者中的最高学历者。《南江新报》的广告经营必将要在他的手上,开创全新的局面。
但今天齐卫国是不是玩儿真的?这是他所担心的,但他又有什么必要夸下这个海口呢,不是一百万,而是整整三百万。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多少高科技企业,他们的大手笔,孔之光是熟知的。三百万的投入完全是有可能的。孔之光有一个同学在上海做报纸媒体,一次接二三百万的广告是常事,孔之光艳羡不已。南江市虽然是一个内陆城市,自身的经济不是很发达,但由于其良好的地理条件,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进来的淘金者还是不计其数,他们看中的是这里低廉的劳动力和一千万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
齐卫国似乎洞悉了孔之光刹那间的心理变化,丢过来一支软玉溪,自己先点上说:“怎么,孔总,有困难么?”
孔之光顿了顿,也把烟点上,说:“没有没有,感谢支持,感谢支持!”
一看孔之光吸烟的动作就知他是个新手,老烟民只需两个手指就能把一支烟玩得溜转,决不会掉下来,孔之光开始有模有样地抽烟,也还是分管广告以后。原来分管记者部时,也就是偶尔和廖云波、裘魄一起抽支把好玩。孔之光右手食指和中指僵硬地夹着烟,怕不保险,又用大拇指把烟顶着,就这样也差一点把烟掉在桌上。这个细节被齐卫国捕捉到了,齐卫国却装没看见,说:“三百万对集团而言,虽然是一笔小钱,但也是慎之又慎的。这是经过集体讨论定板的,我只不过是负责运作而已。”
刘雨媚说:“有投入就有回报,大投入就会有大的回报。
齐卫国没接刘雨媚的话茬,把刚才没说完的话续完:“在选择媒体上,我们是经过了反复研究和比较后,才选定了《南江新报》的。客观地说,《南江新报》并不是南江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这个嘛,我们实话实说,它的发行量在南江市只能排第二,发行最大的是《南江都市报》。为什么选定《南江新报》,最主要的考虑是贵报的读者群涵盖面最大。不仅涵盖了南江市,也涵盖了全省。”齐卫国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抽了一支烟,阿茵把他茶杯里的水续上。
刘雨媚和孔之光这时已完全被齐卫国吸引。看来,这个齐卫国并不仅仅是个讲话不文明的人,他的精明表现出来了,他对报纸现状的分析,证明他的确是作过深人调研的,这说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齐卫国接着说:“《南江都市报》的主要阅读群体在南江市,农村只占少数。而本公司现在的战略是从城市转向农村,抢占最大的市场份额。现在的城里人还有几家没有电脑,可以说基本饱和了,该买的都买了,买不起的都是下岗工人,始终是买不起。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产品将走向农村。“
齐卫国说完之后,盯着孔之光说:“孔总,我说的对不对?”
孔之光说:“没想到齐总对媒体有这么深的研究,佩服佩服!
刘雨媚说:“齐总,你还真看不出来啊!”
齐卫国大手一挥说:“你以为我是大老粗啊,把三百万往水里扔。”说完齐卫国补了一句:“当然,没有刘小姐,我也是不会投人的。我这人就是色,没办法!”
孔之光知道这句是说给他听的,意在刘雨媚从中做了很多工作,这是一种聪明。
阿茵怕齐卫国又说出什么更难听的,说:“他也就是嘴上功夫而已。”
齐卫国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好好,今晚我就色一把,阿茵你可不要怪我动手动脚的。走走,我们到皇谷夜总会唱歌去。”阿茵说:“你敢?有刘小姐保护我呐,量你也没这个胆。”
齐卫国说:“好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不动手。”
临出门时,齐卫国向孔之光说:“不过,上次和刘小姐谈的折扣问题——”
孔之光赶快接过来说:“没问题,你放心,就按你说的,打七折,安排在前三版。”广告投入量这么大,肯定要给最低的折扣。原来以为也就上十万元,打七折有些心疼,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本来孔之光是想先开口说的,但怕心急了,效果反而不好,这时对方先提出来了,他当然得主动表态了。他想就是总编辑王洲在此,也会迫不及待表这个态的。
齐卫国说:“好,具体操作我们再谈。”
阿茵叫小姐来买了单,四人坐上齐卫国的帕萨特往皇谷夜总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