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梁祝前传>第三章:金童转世

第三章:金童转世

梁秉德用过膳食言道:“夫人,为夫这就前往玉皇观拜祭。”梁林氏转身回房取出香烛,梁秉德接过后朝门外走去,来至柳树下解下白鬃黑马驰往西门。一路挥鞭扬尘,梁秉德在道观门前翻身下马。

道观内紫烟徐徐,仙音袅袅,苍松翠柏于石道两旁挺立,善男呢喃拜祭,信女俯首叩礼,道门中人手敲法器更显得宓穆威严。

梁秉德拎着香烛进入正殿‘玉皇圣殿’,凝视着玉皇大帝圣容慈祥威严,梁秉德躬身上前点燃香烛。黄布蒲团跪下三拜九叩,双手合掌喃语:“玉皇大帝在上,凡民梁秉德一生为官,谨记圣人之训,上忠于朝廷,下心系黎民,蒙皇上恩宠居于庙堂之上,梁秉德始终不敢忘却初心,奈何至今身旁无有所出,望玉皇大帝垂怜,为梁门赐下一儿半女。”

梁秉德喃语罢又是三拜九叩,玉皇大帝满含仁慈频频点首,微抬神目向观世音菩萨问曰:“观音大士,自古求子皆是礼拜尔等以及送子娘娘宫观,这梁秉德缘何拜求玉皇观?”观音菩萨回言:“陛下统领三界,乃万天、万仙,万乘之尊,参拜陛下谓之心诚神往。”

玉皇大帝轻捋长髯又曰:“文曲星君,梁秉德官声如何?赐予梁门金童可好?”文曲星君躬身笑言:“陛下容禀,梁秉德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官至尚书令辅佐晋帝,其母乃江南名门望族,亦是饱读诗书大家闺秀,相夫教子亦是事必躬亲。梁秉德十载寒窗取得功名,后补缺县令,二十余年恪尽职守,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今官居御史中丞,依旧两袖清风初心不改,不畏权贵敢于直荐,深得臣僚敬服,深得万民敬仰。”

玉皇大帝听后复曰:“如此说来,待吉时到来,金童即刻转投梁门。”月老、太白金星、观世音菩萨以及两班仙卿神将皆点首含笑,两名金甲神将引领金童前往南天门等待良辰投凡。

玉皇大帝又曰:“玉女可有合适人家?”太白金星擎起天道宝镜一阵凝视回言:“臣适才尽阅九州庙宇,八方宫观,虽多有许愿之人,但未有合适人家。”观世音菩萨接言:“陛下,想必是玉女临凡时机未到,陛下可先行将玉女留于天庭,待机缘到时,再下凡不迟。”

玉皇大帝复曰:“那就将玉女留于宝殿,众仙家各自回府处置诸天事务。”玉皇大帝起身进入殿后,众仙家躬身拜辞后亦各自回返。南天门外,吉时已然来到,金童化作一道金光划过云重,进入建康城南门梁家,隐于梁林氏腹中,梁秉德也在建康城采办家中所需物什后驾马回府。

武陵王司马楫率十二名宫殿宿卫已先后过庐江郡、渡淮水来至义阳郡城外十里荒野,翻身下马言道:“凌将军,尔等即刻到农户家找寻破旧衣物换上,稍后随本王微服入城。”“喏,”凌云与十一名宫殿宿卫转身而去。

司马楫回首又言:“凌将军且慢。”凌云众人回转身形躬身回言:“请王爷示下。”司马楫又言:“此去切记不可恐吓扰民,所需衣物要付与钱资。”“喏。”凌云众人按剑领命而去,司马楫坐于大石上等候。

凌云十二人快马朝农舍走去,村头一头裹布巾老妪见十多人驾马而来立时大惊失色。凌云赶到老妪面前翻身下马言:“老人家切莫惶恐,本将为朝廷羽林中郎将,今奉皇命到此办差,因行程仓促无暇换下甲胄,劳烦老人家到农舍中取来粗布麻衣十二件。”

老妪听后懦懦回言:“官爷稍后,民妇这就回村为官爷们取来。”片刻过后,老妪与两名发裹长条布巾老翁惶惶走来,老妪见得凌云言道:“官爷,衣物已经取来,不知和不和诸位官爷身子。”

两名老翁将衣物给予众宿卫,老妪以及两名老翁便转身回返。凌云又言:“老人家且慢回去,吾等十二人官服还望老人家妥善安藏,切记不得让村外人知晓,这有铜钱三吊,乃王爷所命,望老人家收下,权做买衣所用。”

凌云递过铜钱三吊,老妪慌忙俯身跪言:“民妇不敢,请官爷收回铜钱。”凌云躬身扶起老妪又言:“老人家莫怕,此乃王爷嘱托,本将岂能违逆王命。”凌云将三吊铜钱塞于老妪手中,老妪接过与两名老翁再行叩首拜谢。

凌云十二人则将佩剑接下放于地上,脱下甲胄换上粗布麻衣服、敝屣,裹上头巾,将十二件甲胄交由老翁。老翁接过衣物与老妪一同折叠齐整转身回村,凌云十二人上马赶回复命。

望着夕阳西下,司马楫起身徘徊,但见一老者头戴巾帻,身穿麻布右衽补丁袍,手牵黄牛缓缓走来。司马楫稽首言道:“老人家留步。”老者抬眼见司马楫一袭锦袍玉带惶恐回言:“公子有何吩咐?”

司马楫取出腰间玉牌言:“吾从京城而来,因所行仓促,未能换下这身锦袍,故欲买老人家身上衣物相换。”老者闻听来自京城,寻思定是官家慌忙跪地言:“大人使不得,草民不敢。”

司马楫欠身伸手扶起老者又言:“老人家无需多礼,快快请起。”老者听言便起身回道:“草民就住在村东山前,大人稍待,草民去取过干净衣物于大人。”司马楫回言:“老人家身上衣物便可,吾之随从稍后便到,吾须在日落前赶往义阳郡。”

老者听到此懦声问言:“大人可是朝廷钦差?”司马楫察觉老者似乎有难言之隐便坦诚回道:“不瞒老人家,吾乃当今皇上兄长,奉皇命前来义阳郡,老人家可是有难言之隐?”

老者听言复跪于地上泣言:“王爷救命,王爷救命。”司马楫接着问:“老人家有何冤情?可与义阳郡有所关联?”

老者泣言道:“回王爷,老汉陈喜功,草舍就在城东十里处山下,义阳郡镇北将军于月前来到村中,将村中男女老少集于一处,壮年男子征募从军,年少妇人带回大营糟蹋蹂躏,若有不遵或是反抗,全被那镇北将军杖毙杀害,求王爷为村民做主。”

“老人家请起,本王定会将此恶贼明正典刑,还请老人家与本王换过衣物,”司马楫大怒罢扶起老者。说话间,但见十数人扬鞭策马而来,近前方知是羽林中郎将凌云及十一名宿卫。

凌云来至司马楫面前翻身下马言:“王爷,末将众人已换得布衣,铜钱也如数给予农家,请王爷示下。”其余十一宿卫纷纷下马见礼,司马楫挥手示意凌云十二人起身,对老者又言道:“老人家,本王随从已赶来,事不宜迟,劳烦老者与本王交换衣物。”

老者听后忙脱下身上衣物,司马楫解开锦袍交于老者,穿上农衣,束好布带又言:“有劳老人家将这十三匹快马牵回村中安置,切记不可与村外之人言及,待时机一到,本王自会前来知会老人家。”

老者听后将司马楫锦袍藏于马腹,将十三批快马相互牵引回返村中。司马楫与凌云十二人快步直入义阳郡东门,司马楫于途中亦将陈喜功之事说与凌云众人,凌云众人听后皆是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