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笼罩着新京。满洲国皇帝溥仪所在的宫殿内,灯火辉煌,宛如黑暗中的一颗明珠。溥仪,这个曾经的大清皇帝,如今在满洲国的皇位上,正亲自宴请那位当年自己亲封的大清末代格格和硕秋华——娜仁。满洲国国务大臣爱新觉罗·胡吉拉恭敬地陪坐在一旁。
宫殿内的装饰尽显奢华,墙壁上挂着精美的书画,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娜仁坐在席间,身着华丽的服饰,眼神中透着聪慧与自信。她开始侃侃而谈,声音清脆而响亮,宛如夜莺在歌唱。话题先是涉及古老而神秘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明清更迭,那些尘封的往事在她口中娓娓道来,仿佛她亲身经历过一般;接着又谈到文学,从诗词歌赋到小说传奇,她的见解独到而深刻,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知识的珍珠,闪闪发光;最后说到书画,她对那些名家大作的点评精准到位,仿佛她就是书画界的大师。不仅如此,她还对当前局势做出了各种精辟分析,那清晰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让在场的满洲国君臣二人惊愕不已,眼睛里满是惊叹之色。
溥仪听得入神,心中对这位侄女更是刮目相看。他的脸上带着赞许的微笑,当即又另外册封娜仁为满洲的孝悌格格,加封满洲第一女学士。他本还有加封她教育大臣的打算,却被娜仁婉言谢绝了。
娜仁恭敬地站起身来,微微欠身,恭恭敬敬地对溥仪说:“叔父,请您收回成命。还是让侄女儿潜心做学问吧。这些年侄女一直在编纂大清史,这是侄女儿一直以来的梦想。皇帝陛下如果可以给侄女,自由出入新京的国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沈阳故宫的特权,侄女感激不尽。”娜仁的心中坚定而平静,她知道自己的使命,这个拒绝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智慧。
权英杰亲自为娜仁策划的潜伏计划一直在她心中回响,再三告诫她只做学问,绝不涉及溥仪的任何管理机构,不做伪满洲国的官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溥仪和背后日本人的怀疑。对她来说,论亲情、谈学问,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而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证实了这一点的英明。
溥仪略作思考后,答应了这个要求。他从一旁的锦盒中取出一块金牌,上面刻着“皇帝亲临”四个大字,递给娜仁。然后又转过头,表情严肃地嘱咐胡吉拉,去警事厅为娜仁准备一张特别通行证,还让他以国务大臣的身份,给这几个地方打个电话,保证她可以调阅所有资料。
次日,阳光洒在新京的大街小巷。满洲各大报刊的编辑们忙碌地穿梭在印刷车间和办公室之间,头版头条的新闻已经排版完毕——大清末代格格新京认亲。报纸上还全文刊登了娜仁在新京大酒店门口的讲话,旁边配着她一身大清格格装束的照片。那照片中的娜仁,身着华丽的旗装,头戴精致的旗头,眼神中透着淡淡的从容与高贵。甚至有几个报社的记者,像是挖掘宝藏一样,居然发掘出1930年法兰西时报上的照片和报道。于是,数日来关于大清奇女子秋华格格的各种报道,如同潮水一般,充满了满洲大大小小的报纸。这些报纸被运往各地,甚至连远在关内的沦陷区、国统区和解放区都有了相关的转载。
远在香港的陶秀珍,坐在家中的旧沙发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她手中拿着一份香港报纸,看到女儿消息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发出会心的微笑。她的眼神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聪慧过人的女儿成功了。她在心中默默想着,这样的效果,会保证女儿在满洲生活下去的安全。她一直没有过问女儿究竟在为谁工作,可她心里却像明镜一样,一清二楚地明白,自己这个女儿,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洗刷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带给自己的耻辱;减轻这个没落皇族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与罪恶。
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严中华坐在简陋的宿舍里,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报纸,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曾经与自己一起从南浔来的爱人,那个曾经与自己同窗共读、志同道合的娜仁,居然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跑到满洲去投靠那个做了儿皇帝的叔叔。看到她又被那个伪满洲皇帝,另外册封为满洲的孝悌格格,加封满洲第一女学士,他心中的愤怒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他恨不能立刻长出翅膀,飞到新京去诛杀她。他的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严中华坐不住了,他霍地站起身来,拿着那份报纸,急匆匆地去找校领导。教导长坐在办公桌前,看到严中华一脸铁青地走进来,瞥了一眼他手中的报纸,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子的书信和报纸,放在他面前。严中华一愣,他定睛一看,竟都是同学们写来的。信中的内容让他大为震惊,同学们纷纷提出应该组建一个暗杀小组,到新京去刺杀爱新觉罗.娜仁。严中华呆立在那里,脑海中一片混乱,心中充满了困惑和矛盾。
教导长非常严肃地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从这一刻起,你不要再过问关于溥娜仁同志的任何情况,这是党的纪律。”
严中华一脸困惑,“溥娜仁同志”?他的心中满是疑问,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教导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严中华顿时醒悟过来,就像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满脸的阴霾刹那间阳光灿烂。他立刻站起身来,给教导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
教导长送他到门口时,轻轻地说了一句:“记住在任何人面前不要提到她。”
严中华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也低声说:“请组织放心。严中华以党性保证。”然后又用目光朝那堆报刊和信件扫了一眼。
教导长笑着拍拍他的肩头,说:“放心,会有人去处理这些事情。”
在关东军驻新京的谍报处,三川二郎大佐坐在阴暗的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情报。此时,关于娜仁的所有情报,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了他的案头。同样,在日本特务机关樱花社,社长竹内花子也收到了这些情报。竹内花子坐在精致的办公室里,周围的布置充满了日本风格。她仔仔细细看完所有材料,其中包括由延安送来的绝密情报,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三川二郎的号码。
“大佐阁下,我是樱机关的竹内花子。”竹内花子的声音清脆,但又透着一种职业性的冷静。
“花子小姐,一定因为那个皇帝陛下的侄女,孝悌格格的事情吧?”三川二郎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慵懒。
“正是,这个秋华格格娜仁,突然跑到满洲来投靠她的叔叔和哥哥,这件事多少有些蹊跷。”竹内花子皱着眉头,眼睛里闪烁着疑虑的光芒。
“花子小姐,你的樱机关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三川二郎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目前还没有,只不过……”竹内花子欲言又止,眼睛盯着桌上的情报,心中的疑虑如同乱麻一般。
“是因为这位娜仁小姐是从八路军地区跑出来吧?花子小姐,我截获了一份抗联发给在新京地区地下党的绝密情报,要求他们即刻组织力量,不惜代价刺杀爱新觉罗.娜仁。我很想知道花子小姐在延安地区的谍报人员,有没有收集到类似情报?”三川二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
竹内花子紧紧地握着手中那份来自延安刺鼠的绝密情报,那纸张在她手中微微颤抖,仿佛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魔力。情报上的密码已经被翻译过来,一行触目惊心的字赫赫在目:“截获八路军重要情报,已派遣刺杀小组潜入满洲执行锄奸。密杀名单第一名爱新觉罗.娜仁。”
刺鼠,那可是樱机关精心安插在八路军重要首脑机关内的一枚极为隐秘的暗子。竹内花子整整三年都未曾对他下达过任何指令,此次是花子获取了其他潜伏在延安的情报后,因事关重大,为了万无一失,不得不指令刺鼠对这份情报加以证实。花子心中正谋划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计划,这个计划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高塔,任何一个小差错都可能让它轰然倒塌,所以她必须慎之又慎,犹如在布满尖刺的钢丝上行走。
“是的,大佐阁下。樱机关的刺鼠已经证实了,延安方面确实已经派出锄奸小组,密杀名单上的第一个就是娜仁。”竹内花子恭敬地说道,她的声音冷静而沉稳,但是眼睛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花子小姐,我已经得到军部指示,要我们务必保护好满洲国皇帝新赐封的孝悌格格,这关系到我大日本天皇陛下的圣战,关系到大东亚共荣的战略意图。满洲国可是这个大东亚共荣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孝悌格格从共产党地区的归来,有着重大的国际影响。天皇陛下已经决定派亲善使前来新京,要赐予孝悌格格共荣之花的称号。同时,为了体现日满一体精神,天皇将邀请孝悌格格前往东京,他将在东京授予她天皇义女,册封为大日本明慧公主。根据这些情况,我大日本关东军谍报处,已经调拨最精干的力量担负保卫工作,也希望樱机关积极配合。”三川二郎大佐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站在昏暗的房间里,灯光在他脸上投下阴影,让他看起来更加冷峻。
竹内花子心中猛地一动,天皇的这个决定,宛如一道光照进了她心底那个秘密计划的角落,让她的计划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过,她可不想让三川二郎掌握自己的秘密计划,于是她脸上迅速堆起热情而真诚的笑容,爽快地表示:“大佐阁下,樱机关一定会密切配合你的谍报处。我将亲自组建一支女子别动队,贴身保护未来的大日本明慧公主,绝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在新京的另一边,娜仁就像一只安静的小鹿,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新京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收集资料上。刚巧胡吉拉的儿子,那个比自己大了12岁的侄子晓枫,曾经留学日本,是研究东亚史的。他身材修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总是透着一种儒雅和沉静。胡吉拉就让他去协助小姑。
晓枫平时对外自称胡晓峰,他总是低调行事,将自己的身份隐藏得很好。他对小姑娜仁的才学,那是从心底里仰慕得五体投地。他觉得小姑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学问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对于父亲这样的安排,他满心欢喜地表示赞同。再加上小姑身边的女官莲蓉,那是一个宛如从画中走出的女子,不仅容貌娇艳动人,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女,年龄又和自己相仿,这就更是让他对这种安排满意之极。
娜仁有这两个助手也觉得很是惬意。有趣的是,这两个人虽然都比她大十多岁,却在她面前像个孩子一般。他们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就像两只欢快的小鸟在娜仁身边叽叽喳喳。而娜仁却总是安安静静地,常常埋头在书案前勤奋工作,周围的喧闹仿佛与她无关。她所在的图书馆,高大的书架像一排排沉默的巨人,散发着陈旧纸张和油墨混合的气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书桌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她就在这片光斑下,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按照胡吉拉的意思,让娜仁从新京大酒店搬出来,搬回家住。胡吉拉站在娜仁面前,满脸关切地劝说道:“小姑啊,酒店终究不是长久之地,还是搬回家住吧,家里也方便照顾你。”倒是娜仁执意不肯,她轻轻摇了摇头,乌黑的头发随之晃动,她说道:“哥嫂,我不能长住在你们那里叨扰,我自己住挺好的。”胡吉拉见拗不过她,就在南市区靠近家附近,买了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小洋楼。那小洋楼有着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在周围一片灰扑扑的建筑中显得格外醒目。溥仪还御赐了一块匾,上书“孝悌忠信”四个字。那匾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仿佛在诉说着某种荣耀。
娜仁搬进去后,新京人习惯称这座小楼“格格园”。很久以后的腾春人也叫这里“忠信楼”。
胡晓峰是胡吉拉的小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的哥哥苏哈,身材魁梧,一脸严肃,在新京警察局担任局长。他奉了三重命令,来到小姑家布置保卫设施。他站在小洋楼前,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心里默默盘算着。这里一层是自己身居国务大臣的父亲的命令,再一层是来自堂叔叔的满洲国皇帝的旨意,第三层是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不仅如此,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也在这里布置了警戒线。四周的宪兵们像一尊尊雕塑,静静地守卫着这座小楼,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其实,娜仁心里很明白,这样的戒备森严,包含着双重意义,即是对她的保护,也是对她的监视。她站在小楼的窗前,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守卫,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精美笼子里的鸟,看似安全,却失去了自由。幸好,组织上早就有所预见,根本就没有打算派人和她联系,同时也严禁她主动与外界联系。娜仁想到这里,心里反倒坦然了许多,她转身回到书桌前,继续研究自己的学问,窗外的喧嚣和纷扰都被她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她就像一颗深埋在泥土里的种子,安静地等待着发芽的时机,直到日本天皇的亲善使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