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春,日本侵略军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调集一个大队的人马挥兵南下,在日军大队长山本次郎大佐的率领下,凭借飞机大炮作掩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据守豆鹤市的国民党整编独立团发起猛烈进攻,豆鹤市内一时枪炮声惊天动地,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尽管独立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但由于孤军奋战,再加上弹药不足,战事异常惨烈,战士死伤无数。团长周星民在战斗中身中数弹仍带伤指挥,副团长汪伟及参谋长史明伦阵亡,部队死伤过半,战场血流成河。独立团经过两天一夜的顽强抵抗,拼命死守,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的疯狂进攻,周星民眼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的牺牲,只好率领剩余的一百余名伤兵撤出豆鹤市,退守到芭笠山中,豆鹤市从此改天换地,落入日寇魔掌。
日军大队长山本次郎大佐在豆鹤市站稳脚跟后,又派出两个小队分别向邻近的清凌县和古龙县进攻,意欲占领清凌县和古龙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利互相策应,彼此支援。贪生怕死的清凌县县长周怀南,被小岗浅野少佐率领的一小队日军吓破了胆,竟然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丝毫不予抵抗,卖国求荣,恬不知耻的在城头竖起降旗,率领民团(后被日本人改编为皇协军)和警察局的败类大开城门,点头哈腰的挥舞彩旗,热烈欢迎日军入城,甘当汉奸走狗,
小岗浅野兵不血刃、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清凌县。周怀南因“投诚”有功,被小岗浅野委任为清凌县治安警备城防司令,原警察局局长尚同生仍担任日伪警察局局长,原警察局治安大队长孙玉华被委任为治安警备城防司令部下属——特别行动队队长,特别行动队扩充了人员,加强了装备,专门抓捕抗日分子和清剿抗日武装,成为镇压抗日的急先锋,成了臭名昭著的铁杆汉奸。小岗浅野还在周怀南的授意下,在清凌县各村设立保长,一旦发现有关抗日的活动立即通风报信,意欲将抗日人士赶尽杀绝,清凌县顿时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常言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保家卫国,誓死不做亡国奴,中国共产党在清凌县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武装——清凌游击队。清凌游击队的队长叫史进生,中共党员,年龄大约三十五六岁,是外地人,少数民族,身怀绝技,善使双枪,身经百战,有勇有谋。史进生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给地主老财放牛砍柴,稍大给地主帮长工、打短工,受尽地主的欺压和剥削。尽管史进生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含辛茹苦做事,但仍然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穷得叮当响,二十好几还没有娶上媳妇,仍是光棍一条。
红军长征路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史进生见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跟村民鱼水情深,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于是他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红军。史进生在部队从普通一兵干起,在战斗中冲锋在前,奋不顾身,不畏枪林弹雨,历经九死一生,从士兵升到班长、排长、连长,后服从组织安排,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担任清凌游击队队长。游击队的指导员叫孔志宏,25岁,是清凌县本地人,读过高小,在当地算得上是个秀才,曾经跟林小彪一起读私塾。
当时,芭笠山地区活动着三支武装力量,一支是以肖贵元为首的响鼓岭绿林好汉,大约50余人,他们都是来自附近的村民,多为文盲或半文盲,缺乏训练,装备一般,没有明确的信仰和目标,只是劫富济贫,自给自足,跟日本鬼子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除了响鼓岭的绿林好汉,另一支武装力量则是以周星民为首的国民党独立团残部150余人,独立团刚刚经历过豆鹤市保卫战,死伤惨重,元气大伤,当时正在芭笠山区休整和恢复,羽翼未丰,自顾不暇,基本上对日军不能构成威胁。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清凌游击队100余人,他们绝大部分出身贫苦农民,曾经受压迫、被剥削,清凌游击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他们以芭笠山区为根据地,积极发动周围的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不断搔扰和打击驻清凌县城的鬼子宪兵队及特别行动队,成为小岗浅野和周怀南最忌惮的劲敌。
小岗浅野的宪兵队虽然不足100人,但装备精良,拥有轻重机枪及小钢炮,而且个个都是受过日本“武士道精神”训练的亡命之徒。再加上50余名警察和孙玉华的特别行动队以及皇协军,鬼子汉奸一共将近300人,兵力是游击队的两倍。小岗浅野为了加强守卫,防止游击队偷袭,还在县城东、南、西、北四门修筑了四个炮楼,配有轻、重机枪把守,一旦哪个炮楼出事,其它三个炮楼可以立刻派人增援,互相配合,彼此策应。再加上清凌县距离豆鹤市仅百余公里,驻扎在豆鹤市的山本次郎大佐的机动部队,两个多小时便可以赶到清凌县城,支援小岗浅野的宪兵队,可以对清凌县城的日伪势力形成有效保护。
为了增强抗日武装力量,对驻清凌县城的日伪以沉重打击,尽早解放清凌县城。清凌游击队队长史进生和指导员孔志宏经过商量,决定利用孔志宏与林小彪是私塾同学的关系,由孔志宏亲自上响鼓岭面见林小彪,争取动员肖贵元和响鼓岭的绿林好汉一起参与抗日救亡。第二天吃过早饭,孔志宏换了便服,单枪匹马来到响鼓岭半山腰上,正东张西望寻找林小彪他们的驻地,灌木丛中突然闪出两个壮汉,用枪指着孔志宏厉声喝问:“干什么的,站住,举起手来!”孔志宏估计眼前的两个壮汉就是响鼓岭肖贵元手下的暗哨,一楞之后乖乖地举起双手说:“两位好汉,我叫孔志宏,是你们响鼓岭军师林小彪的同学,我有事要见他,辛苦你们通报一声。”
两个壮汉见孔志宏一脸和善,不像坏人,又听说是军师的同学,放下了瞄着孔志宏的枪,其中一个壮汉说:“你稍等一会,我们请示一下,马上给你答复。”说完向山上打了一声唿哨。不一会,灌木深处走来一位小头目模样的人,先问了两个壮汉几句,然后又打量了孔志宏一番说:“你上山见我们军师可以,不过得按我们山上的规矩办,要先委屈你一下。”孔志宏随和地说:“没问题,入乡随俗,我听你们的安排。”孔志宏从身上掏出手枪递给小头目,小头目又拿出一个头套给孔志宏戴上,缓慢地引导孔志宏上山,另外两个壮汉随即闪入灌木从中消失不见,山上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
孔志宏跟着小头目来到山寨石洞,小头目揭去孔志宏的头套说:“到了,你稍等,我这就去通知我们军师。”不一会,林小彪快步走到山寨石洞,见了孔志宏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亲热地说:“志宏,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到我们响鼓岭来了,欢迎,欢迎!”孔志宏也热情地回应:“小彪,听说你现在已经是响鼓岭的军师,春风得意,前途无量,可喜可贺!”林小彪谦虚地说:“我们一家因为被官府通缉,无处栖身,故而在此避难,实在惭愧,惭愧!我当这个军师不过是滥竽充数,徒有虚名,哪像你,大名鼎鼎的清凌游击队指导员,名符其实,年轻有为。”
孔志宏哈哈一笑:“好了,我们两个就不用互相吹捧了,我实话实说,今天特地上山来找你除了叙旧,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林小彪兴奋的打听:“有什么好事,你只管说,我洗耳恭听。”孔志宏也不遮掩,开门见山地说:“你也知道,目前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清凌县城,你我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为了不当亡国奴,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清凌游击队正与日伪浴血奋战,殊死搏斗,我今天奉上级的指示特地上山找你,就是希望你们响鼓岭的绿林好汉也能加入到抗战的行列,我们共同保家卫国,把小鬼子早日赶回东洋老家。”
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凡是爱国青年哪个不是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踊跃抗战,精忠报国。孔志宏的话说到了林小彪的心坎里,林小彪非常赞同,但基于自己目前在山寨的地位,他又不敢贸然答应孔志宏的请求,只得委婉地说:“志宏,你说的没错,我也非常赞同,目前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致抗日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你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的想法跟你们游击队的想法基本一致,也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但问题是我们父子三个到响鼓岭时间不长,根基尚浅,立足未稳,我虽然名义上是军师,其实人微言轻,因为我上面还有大当家、二当家和其它兄弟,所以你刚才说的联合抗日的事我做不了主,也不能给你答复,一会我带你去见我们大当家,我负责给你引见,由你跟他直接面谈,至于我们大当家是否能够接受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那就全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运气了。”
孔志宏听了林小彪的一席话,明白了林小彪的处境和苦衷,诚恳地说 :“好吧,你现在就带我去见你们大当家,我亲自跟他讲清形势,陈述抗日救国的重要性。”林小彪带着孔志宏来到议事厅面见肖贵元,林小彪向双方做过介绍,孔志宏双手抱拳对肖贵元说:“大当家在上,孔某来到宝地多有叨扰,还请大当家多多关照。”肖贵元还礼说:“孔指导员客气了,你既然是林军师的朋友,也是我肖某的朋友,今天孔指导员大驾光临山寨,有何指教?”孔志宏双眼直视肖贵元,也不客气,慷慨陈词:“大当家,我今天来贵寨是有要事相求,指教实不敢当,目前日寇已经占领了清凌县城,侵我国土,杀我百姓,烧我房屋,奸我姐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罪行罄竹难书,百姓咬牙切齿,实在是忍无可忍。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贵寨能与我们共产党游击队一起紧密团结,联合抗日,彻底消灭盘踞在清凌县城的鬼子汉奸,让受苦受难的平头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肖贵元听了孔志宏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孔志宏点了点头,旋即又面露难色地说:“孔指导员的话都是实情,而且很有道理,发人深省,使人警醒,肖某也颇有同感,佩服至极。日本鬼子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发指,恶贯满盈,我们响鼓岭的兄弟也很想跟你们一起打鬼子、杀汉奸,早点把小日本赶回东洋老家。可问题是我们山寨人手有限,装备太差,底子太薄,实力不足,目前跟你们合作打日本鬼子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孔指导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