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2)

,两人不可再见。可崔芸随了安敬思一起去见石头人,就是违背了天意。俗话说“天意不可违”,所以上天降罸,一个是打落头颅而亡,一个是撞破头颅而死。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一会儿,小敬思打水回来了,一见眼前这情景,顿时三魂七魄飞上天了,“啊”的一声,急忙将石碗扔在地上,冲了过去,抱住了母亲的尸体放声大哭:“娘,您醒醒!您不要吓孩儿了!娘,您醒一醒啊……娘……您差孩儿前去打水,为何要自寻短见呢?可怜您为了孩儿这条小命,虽是住着与世隔绝的破窑洞,过着非人的生活,但终日终夜无微不至地关照我,实指望养子成人熬出了头了。哪知道,娘亲却要自寻短见,娘啊娘……这到底是所为何事,您竟然狠心将孩儿一人丢下,让孩儿从此过着无爹无娘的苦楚日子,今后叫孩儿如何是好啊?我现在无依又无靠。既然母亲自寻短见,孩儿我索性也随母亲一同前去吧!”安敬思哭完,猛地站起身来,后退了几步,摆头向石头人撞了过去。只听“腾”的一声,就见那石头人,摇了三摇晃了三晃,安敬思自己却纹丝不动。小敬思又一连撞了三四次,都与头一次差不多。小敬思心想:苍天啊苍天……我安敬思的命真苦啊!真是死也没路走,合该要在这世间受折磨嘛!列位要问了,难道他是撞不死的吗?书中交代,安敬思可是上界铁石星君下凡,天生力大无穷,单臂就有二万五千斤之力,那可是四象不过之勇啊!还生就一副铜头铁身钢骨的身体,头颅比铁还硬。因此头撞石头人,只有石头人晃动,自身却纹丝不动。

书不说废话。安敬思没有办法,只得擦了擦眼泪,用十指在石头人的边上挖了个四方的深坑,然后帮母亲梳理了一下,将她放在了坑中,又背来了父亲石头人放在母亲的身旁,用土覆盖好。就见安敬思跪在父母的墓前,说道:“爹……娘……请您俩的阴灵……早些安息,保佑孩儿,此生无难关,路上遇贵人!”说完,安敬思拜了几拜,站起身回窑洞了。

一路之上,安敬思心中暗暗在想:娘亲今儿突然自寻短见,其中必有原因。这到底为了何事呢!左思右想,哦!想着了,她叫我前去外婆家勤文习武,当时我要她一同前去,她说回崔家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可母子俩倘若再回到窑洞,谅我今生今世很难有出头之日,故此母亲要自寻短见。那真是人间少有的慈母啊!娘,您死得好苦……死得好惨啊……娘,您叫孩儿前去投奔外婆家,可夏氏是个刻薄之人,她连您也不放过,何况我是隔辈人了,肯定不会收留于我的。我安敬思宁可饿死在破窑洞内,也不会前去自讨没趣。就这样,小敬思一路上边走边想,一会儿已到了窑洞口了。安敬思刚想跨进窑洞,突听“轰隆隆……”一声巨响,破窑洞倒塌了。安敬思连忙倒退了几步,心话:老天爷啊老天爷……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今儿可是母亲亡故,窑洞又塌,弄得我求生无望求死不成。苍天啊……你叫我今后怎么办呢?列位可要问了,这破窑洞早不塌晚不塌,怎么偏偏单等安敬思回来就塌了呢?其实,那是破窑洞年久失修了,又加上此时正是清明时节,雨水较多,属于自然倒塌的。在《李存孝全传皷词》中是这样讲的,倘若安敬思再住这破窑洞,必将会误了他的前程。因此当地的土地公公施展法术,将这破窑洞给震塌,这样好断了他的归路。单说安敬思见破窑洞也塌了,真是走投无路,可天生傲骨有志气的小敬思,情愿做个叫化子要饭,也坚决不去投靠夏氏。可怜啊!人家讨饭有袋有碗还有一根叫化棒儿,可是安敬思讨饭,却是无袋无碗也无棒。那能讨着幺?就见他,日间儿沿途挨家挨户门前求食,有一口没一口,饿一顿饱一顿,夜晚只能留宿在凉亭或古庙之中。这正是:

走投无路落山峰,天生傲骨有志气。

九岁孩子去流浪,何等苦楚难形容。

水冲浮萍无定踪,孤儿无依万般苦。

身无分文腹内空,无奈做个叫化子。

现在的安敬思,就是将来大唐的擎天白玉柱,可了不得啊!这可是位胸怀大志的大英雄,因此不愿去投靠那位狠毒刻薄的夏氏,宁愿流落街头做个叫化子。诸位,倘若安敬思真的前去投奔崔家,也不一定有他的好处,因为清明那一天,夏氏夫人叫来石匠,打落了那石头人的头颅。扫墓回家之后,当晚便得了重病,无奈虽有家财万贯,可还是救不了她的性命,没过多久,这夏氏便一命呜呼了!用迷信的话来讲,因为她一世恶行,受到了报应。夏氏死后,老崔家的那份家业都被那些穷凶极恶的同族散分了。所以说,安敬思就算前去投靠崔家,九岁的孩子怎能掌管得了这份家业呢?老崔家和夏氏的事儿,咱们就这样一笔带过不提了。春去秋来,一转眼,安敬思在外漂泊已有两年了,历经了风霜,吃尽了苦头。因为天生神力,所以饭量也大得出奇,一顿能吃上斗米十斤肉。可怜的小敬思,这两年之中,每天都是朝不保夕,有了中饭没晚饭。就这样,安敬思挨饿受冻度,过了两个春秋,正合著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意也!

单说这一天,小敬思已有两天没有吃饭了,只觉得腹中饿得难受。临近午饭之时,小敬思路过一户人家的大门口儿,从大门的排场来看,肯定是个富户。安敬思停止了脚步,仔细观瞧,只见大门外站有一位家仆,年纪在三十岁上下。安敬思紧走几步,上前躬身施礼,口中尊称:“门上这位大叔请了!”那位家仆听见叫声,扭头一看,见门前站着一个小男孩,长得身板儿小,骨架儿小,黑黑的小脸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准头端正,秀眉俊目,玉齿阔口,可全身上下穿得破破烂烂。这家仆一听小男孩说话倒很有礼貌,于是便笑着问了一声:“嗨!我说你这小孩,站在这儿干啥的?有事吗?”小敬思连忙说:“大叔,我是求食要饭的。你就可怜可怜我吧!”那家仆听了,便走了过来说道:“噢!你是求食要饭的,怪可怜的!我家员外一生惜苦怜贫、乐善好施。平日里经常煮好很多的粥饭,给那些逃荒的饥民吃,可近几日家中正在盖建五间新楼房,一时忙不开来,就没有工夫煮粥饭了。加上此时又不是吃午饭的时候,我看你,还是到别处家去讨吧!”安敬思听罢,乞求道:“大叔啊!可怜我饥肠辘辘、浑身无力。已有两天没有吃过饭了,求大叔行个方便,进去通报你家员外一声,就算是冷饭薄粥,也求赐上一碗给我。我感恩如同再造父母!”那家仆听罢,心说:小孩这话说得不错,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更何况已有两天没吃过了。当时那家仆听罢,想了一想就说:“我说孩子啊!这样吧!现在还不到开饭时候,特意为你先开饭是不可能的。依我看来,你倒不如坐这里等着开饭,到时你一定有得吃。”小敬思一听,急忙说:“大叔,是否一定有得吃啊?”家仆见小敬思怪可怜,加上说话客气,便笑着说:“有有有!小孩啊!不过,待让师傅和帮工们先吃饱后才能给你吃噢!”安敬思心中暗想:反正现在不是午饭时节,去其他地方也是讨不到饭了,不如干脆就在此坐等,总比到别处去要省力一点吧!想罢,安敬思说了声:“多谢大叔。”随后,就坐在门外等开饭。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到了开饭的时候了。就见师傅和帮工们都来到了新房前搭好的棚帐内坐下,早有家奴抬来了热烘烘的饭菜。小敬思站在棚帐外,目不转睛看着他们吃,口水也止不住往外直流。一会儿的工夫,众人吃饱散去。小敬思就上前问刚才的那位家仆:“大叔,他们都吃完了,麻烦你打几碗饭给我充饥吧!”那家仆一听,这才想起他答应这小孩的事了,连忙面带歉意说:“哎呀!孩子啊!你的运气也真坏,平日里每餐吃了都会余下很多。今儿个连饭带菜全部吃光。听说还有几个帮工都没吃饱呢!现在厨房之中也没有剩下饭菜了。真真不凑巧,你还是到别处去讨吧!”安敬思闻听此言,“啊”的一声,顿时脸色苍白,人也呆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大叔啊!是你叫我在此坐等开饭,还连说了三个有!原以为今儿个我在此等上半个时辰就可吃个饱了,谁料想你叫我白等,还叫我到别处去讨。大叔啊!你想想看,现已过了午时,饭点儿又已错过,你说叫我到哪里去讨呢?今儿个我对你是不肯饶的,快快把我赔来。”家仆一听,“嗨……”也火了,怒道:“唉……你这孩子,我叫你在此坐等,也是出于一番好心。谁曾想,事与愿违,想不到今儿个饭菜全部吃光,你叫我赔,赔个什么啊!”安敬思一听,便大哭起来:“赔呀!你就再多煮点饭,给我吃个饱就是赔了!”就这样,小敬思啼哭着,在门前大吵大闹不肯走。就在家仆束手无策之时,就听里面“咳咳……”两声痰嗽,走出来一位老者。

书中交代,来的这位正是这户人家的员外,姓李,此人乃是附近有名的大善人。刚才正在内厅休息,听到外面有吵闹之声,便走了出来。家仆见员外出来了,急忙上前把前后经过讲了一番。李员外一听,也觉小敬思挺可怜的,便叫里屋的管家取来了一串铜钱,对安敬思说:“这位小孩,不要怪那家人,不是不给你饭吃,而是正巧今儿个菜饭吃完了。我劝你不要哭闹,这里有一十五个铜钱,你拿去吧!”安敬思抬头一看,是位老人家,便把手一摆:“老人家,铜钱我分文不要!”李员外一听,有点儿纳闷了:“你这小孩真是笨啊!一个铜钱能买好多个馒头,十五个铜钱够你吃上好几天了,怎么说不要啊!”“我有我的道理!”李员外不解:“什么道理啊!说来给我听听!”“这位老人家,只因我两天未曾吃过一粒米,肚皮饿得眼看就没命了,有饭才解眼前的饥。因此铜钱再多也是枉然。”那李员外一听,就有点不耐烦了,便说:“嗨!你这个讨饭儿的真蠢,铜钱不要,偏要饭吃。你可知晓,有银干的千行事,世上谁人不贪财!给你铜钱偏不要,实足是个痴呆儿。李安,快把他拉出去!”原来那家仆叫李安,他答应了一声,走了过来,要拉小敬思。可小敬思用手轻轻一推,那李安便翻了个仰面朝天。李员外一看,心说:哎哟……这个小叫花子的力气倒蛮大的嘛!就对李安说道:“李安,我们不要理会这叫化子了,你回里房干活去吧!”说完,李员外扭头便回。那李安爬了起来,掉头也跟进了内厅。两人就不理安敬思了!

小敬思见他们走了,气得半死,拉开嗓子,高声叫道:“你们……你们……讲理不讲理啊……叫我在门外坐等,却又不给我吃,还把我拒在门外,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此刻的安敬思心中怒气陡然升起,便大步踏入了大门,要找李员外评评理。可哪有李员外的踪影?只见院中有位木工正“叮咚……叮咚……”在给门臼钉铁钉,满腔怒气无处泄的安敬思,上前便去拔那门臼钉。就见他伸出坚硬如铁凿的手指,暗喝一声,嗨!一只铁钉已然拔在手中。就这样,木工钉一只,安敬思拔一只。可把那木工师傅惊得目瞪口呆,心说:哪里钻出来这么个怪小子啊!竟有如此神力!就为了没有给他吃饭,竟然跟我作对了。虽说他力大,可毕竟是个小孩子,不如让我来吓唬他一下,叫他走了算了!想罢,那木工师傅就把手中的斧头高高举起,怒气冲冲瞪着双眼,打算要吓吓安敬思。只听他高声喝道:“喂!小子你住手,倘若再拔,老子就一斧头劈死你!”就见安敬思不惊不惧,猛然间,说了一声:“你杀了我好了!省得我以后再受零碎苦了!”说完后,狠狠将小头往斧头顶去。吓得木工连忙将斧头往回收了。旁边的帮工们,个个心惊胆战,连呼这小子怎么就不怕死呢!就在众人打愣儿⑴之时,见帮工中走出一人,此人上前说了一句:“大伙儿先不要惊慌!待我上前先细问几句后,再画个道儿⑵!”众人听了,扭头一看,哦!原来是他。此人年纪在五十左右,长得慈眉善目,这人是谁呢?书中暗表,这人姓孙名恩,说起这孙恩,年过五十,发妻早已过世,膝下无儿无女,为人慷慨心地厚道,生活上还算能过得去。今儿个孙恩正好给李员外帮工,见安敬思神力无比,又很有傲气,知道将来肯定有出息,就起了善心,要救他一把,于是出来打个圆场。再说众人一看,说话的是孙恩,知道他口才甚好,当时大伙儿便安下心来了。就听孙恩对小敬思和善说道:“好孩子,我看你这个样子,实在可怜,你刚才说腹饥难熬,这样吧!我家离此不远,我领你到我家去,多煮点饭先给你吃个饱再说,好幺?”安敬思闻听此言,心中暗想:既然已到了这份上了,再想让他们给饭吃,肯定是不行了,看这位说话和善,不像是在骗我,不如跟他前去再说。想到这儿,小敬思躳身说了一声:“多谢大伯!”就这样,安敬思跟着孙恩去了,众人继续干活不提。

要知道安敬思这往后的日子如何过下去?老孙恩又如何帮着安敬思渡过这个难关?咱们是下回书《邓家庄牧羊》中,给您细细道来,就知分晓。

注释

⑴打愣儿:北京方言,发呆的意思。

⑵画个道儿:北京方言,出个主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