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山是老三届,大学本科,学高分子,上海浦东人。毕业后分配到龙江市国营塑料一厂当技术员。文革中对工厂的造反派看不惯,说他们是假革命,真偷懒。被造反派打成反革命,成了黑五类。不过工厂厂长陈伟雄却对他很器重,因为厂里只有他一个人学过高分子,是塑胶行家,难得的人才。多次鼓励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塑料一厂总有一天是你的。”几次要提抜他当技术股长,但二轻局不敢批。陈伟雄在生活上对郭宝山也很照顾的,工厂建宿舍时仍按干部待遇给他分了房。郭宝山的妻子马佳丽是龙江市一家集体厂的工人,工资没保障,陈厂长就把她调到塑料一厂工作,这使郭宝山很感动,没有身处异乡的感觉。
改革开放前,龙江市只有几家国营和集体塑料厂,塑料商品是皇帝女不愁嫁,销售畅通。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逢勃发展,塑料制品容易生产,买台机嚣和模具就可以办一个塑料制品厂。所以龙江市塑料制品厂遍地开花,市场竞争激烈。私营企业成本低,产品价格也低。国营企业成本高,产品的价格也高。渐渐的国营企业竞争不过私营企业,产品滞销,经营困难,塑料一厂的厂长陈伟雄十分着急,召集技术人员开会,陈厂长说:“现在龙江市的私营塑料厂太多了,他们的生产成本比我们国营工厂的低,产品价格也低,抢走了我们的市场。你们技术人员一定要设计一些新产品,而且要让私营工厂没法模仿,工厂才能走出困境。”
郭宝山不解地问:“陈厂长你说国营工厂的成本高,不对呀,现在是双轨制,国营企业有计划塑料供应,国家每年给囯营企业不少计划料,私营企业没有计划料,只能买高价料。这一吨计划料与高价料相差1000多元。怎么说国营厂的成本比私营企业的高呢?”
陈伟雄说:“你说的不错,国营工厂生产的原材料有国家供应的,便宜,但现在国家下拨的计划料越来越少了,今年才300吨,只够一个月生产,其他都是要到市场买料的。”
郭宝山说:“那我们何不多争取点计划料,现在国家投资建的几个大型化工厂都已投产,生产塑料原材料大副增长,多争取一些计划料是可以的。”
陈伟雄说:“没门路,你是学高分子,有没有同学管计划料分配的。现在国家有政策,凡是能招商引资或重大贡献的,都可以奖励。你如果能搞到计划料,我按差价的百分之十奖励你。”郭宝山说:“让我试试,我有一个同学在北京工作,据说他是管计划料分配的,我明天去北京活动一下吧。”
第二天郭宝山坐火车到北京找同学史金生。史金生是北京市人,出身革命家庭。在大学读书时和郭宝山同一间宿舍,还是上下铺,关系非常铁。史金生毕业后回到北京工作,在一个计划部门 分管塑胶原村科的分配。得知郭宝山来北京很高兴,亲自开车到北京火车站迎接,安排食宿,晚上还尽地主之谊在北京饭店宴请郭宝山。问郭宝山到北京办什么事。”因是好同学,郭宝山就开门见山地说:“现在国营企业经营困难,计划原料越来越少,想找老同学解决一点计划料。”史金生说今年的计划已经调拨完了,只剩下一点机动的。既然老同学跑这么远,给你100吨吧。”
郭宝山说:“100吨太少,给500吨吧。我也不会亏待老同学,每吨给你50元茶水费。”说完把一个牛皮纸信封推给史金生。史金生推辞了几次,最后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史金生把一张500吨塑料原料指标调拨单送给郭宝山。郭宝山办好事后就游览了故宫和八达岭长城,然后才回到龙江市。
陈伟雄见郭宝山一下就拿到500吨计划料,此时每吨料的差价1500元,500吨就是75万元。塑料一厂一年的纯利润还没有75万元。于是他兑现诺言,奖励郭宝山5万元。郭宝山扣除给史金生的2万5千元,自己一次收入2万5千元。这时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2万5千元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令人羡慕不已。
郭宝山能拿到计划科的消息很快就在龙江市二轻系统传开了。这时重用能人、强人,局领导认为郭宝山是能人,提拔他为塑料一厂的副厂长。
郭宝山为塑料一厂搞了几百吨计划料,赚了几十万,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营企业的问题,塑料一厂仍然经营困难,二轻局决定根据国家政策对塑料一厂实行承包。当时有几个人参与承包竞争,郭宝山以懂技术又能搞到计划料的优势胜出,承包了塑料一厂。
郭宝山承包合同规定权力有限,只能在现有的设备和厂地生产,且要养活500多名国营工人,200多名退休工人。郭宝山含辛茹苦地经营了一年,只赚了几万元。年底送红包,开一个新年团拜会就花得干干净净。郭宝山觉得这样承包豪无意义,整个春节期间都闷闷不乐,有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静静的思考。
年初二上午,按龙江市的风俗是女儿女婿回娘家为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郭宝山和妻子马佳丽各骑一辆自行车,载着儿子和女儿去给岳父岳母拜年。到了岳父家里看到马佳丽的姐姐和姐夫许斯旺从香港赶来为岳父拜年。许斯旺是解放前夕随父迁居香港的。50多岁,五短身材,微胖,秃顶,西装革履,笑容满面,一看就是一个老板。初一从香港坐船赶过来为岳父拜年,同时想同连襟郭宝山谈谈。他在香港创办了洗衣机制造厂,订单很多,他想扩大生产规模,可是香港的人工费用太高了,想在家乡龙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办一个分厂。他认为资金没问题,有两个主件不能解决,一个是电机,一个是塑料脱水桶。如果不能从龙江取材,从香港运来成本就高了。所以他很想和搞工业生产的连襟郭宝山谈谈。
郭宝山知道连襟想在龙江开发区投资办厂很高兴,对许斯旺说:“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发展很快,龙江经济开发区已经有好几个家电生产产家,大都生产出口家电产品,生产配套很齐全,如生产电机的工厂就有几家,最好的电机是建忠牌,是佳丽的同学丁建忠生产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塑料配件如板材、脱水桶我可以帮你生产。我现在承包塑料一厂又累又赚不到钱,正想到开发区办厂,我如果办了塑料制品厂,专门生产你的洗衣机塑料配件。不过我是穷光蛋,你得先投资一点。”
许斯旺听了很高兴,当即决定投资500万元港币在开发区创办家电生产企业,取名斯旺家用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另外借给郭宝山100万港币开办塑料制品厂。
春节后郭宝山正式向二轻局提出辞职申请,二轻局领导极力挽留,无奈郭宝山去意已决,二轻局只得同意。
元宵节后许斯旺带着资金再次来到龙江市,和郭宝山一起到开发区选择厂址,许斯旺看中了位于海滨路的粤通大厦。这是一栋标准的工业大厦,每层4000平方米。许斯旺租了一层,租期20年。接着和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注册登记,引进设备,招聘工人,5月1日剪彩投产。
郭宝山也在粤通大厦附近的晓东大厦租了半层楼,注册了宝山塑胶制品厂。他深知注塑生产的设备很重要,到上海用了80万元买了一台大型注塑机,可以注塑10公斤以下的塑料产品,是龙江市最大型的注塑机,然后为斯旺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生产洗衣机的塑料配件。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模具、试产等工作。当斯旺电器公司投产前,郭宝山把所需的塑料配件送到粤通大厦,许斯旺亲自验收,他认为塑料的硬件度完全达标,只是光泽度差一点,但不影响质量。对郭宝山这么快就生产出这么好的塑造制品称赞不已,说他真是一个塑料制品生产的行家、强手。
郭宝山在生产稳定后又跑了一趟北京,这次是为自己跑的,带了一张银行卡。到北京住下后便在王府井附近一家豪华酒店定了一个包厢,把史金生约出来喝酒聊天。酒过三巡后,郭宝山才把自己辞职办塑科厂的事告诉了史金生。史金生很高兴,他认为郭宝山是一个讲情义的人,那一天发了财决不会忘记自己,他很想帮郭宝山批点计划料,可郭宝山的塑料厂是私营企业,超出他的管辖范围。郭宝山说这好办,让史金生把计划料的指标仍然下到龙江市塑料一厂,他想办法转出来就行了。郭宝山现在是自己经营,开支方便,要给史金生20点茶水费。他拿出一张银行卡,对史金生说:“这卡里有20万,听说北京的房产开始涨价了,你赶快去买套房吧,20万应该够付首付的了。以后我赚到钱了不会忘记老同学的。”
史金生没有推辞,说:“还是老同学想的周到,我真想买套房。现在北京的房价涨得太快了,去年才5000元平方米,现在涨到10000元平方米。买100平方米的首付就是20万元,这钱算是我借你的。明天我开一张600吨的塑料计划料指标给你,下半年看情况再说。”
郭宝山心中暗喜,现在计划料与市场上的原料差价仍然在每吨1500元左右。这600吨料的差价就是90万元。给了史金生20万元,再给塑料一厂10万元过手费,自己能赚60万元。现在创业急需资金,这60万元可以买一台超薄膜吹塑机,可以开发一个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