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商海>第七章 华 丽 转 身

第七章 华 丽 转 身

龙江市建市只有100多年,但手工业生产十分发达,民国期间有几十家皮鞋手工作坊,比较大一点的有5家。即宋时光家,马常春家,赵德和家,王海波家和蔡叶轮家。建国后龙江市政府把这5家皮鞋作坊合并,投入资金创办成龙江市地方国营皮鞋厂,也是龙江市唯一的皮鞋厂。这5家作坊的成年人都成了国营厂的职工,同时在社会上招聘了300多名工人。国营皮鞋厂建成后生产男装、女装皮鞋,后来还发展生产童鞋、布鞋,箱包。产品全部由百货公司和供销合作社销售。因为是唯一,产品不愁销路,有时为了买一双好皮鞋还要走后门。

龙江市国皮鞋厂初建时选址郊区,靠近金沙滩。龙江市创办开发区后,国营皮鞋厂并入开发区。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有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但改革开放后,许多工人看到一些私有企业的老板们迅速富起来了,也纷纷辞职自办皮鞋厂,原来合并入伙国营皮鞋厂5大家族的后人,因为都懂皮鞋生产工艺,这5大家族发展最快,很快形成了小有规模的5家私营皮鞋厂。即宋家宋明生创办的明生皮鞋厂,马家马有君刨办的有君皮鞋厂,赵家赵海峰创办的海峰皮鞋厂,王家王世凯创办的世凯皮鞋厂,蔡家蔡丽创办的丽美人女装皮鞋厂。

这5家皮鞋厂的创办人都继承父辈们的制鞋工艺和奋斗精神,发展迅猛。每家皮鞋厂的产量都超过国营皮鞋厂,款式新颖,价格实惠,抢占了国营皮鞋厂的市场,国营皮鞋厂经营越来越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年迈体弱的老书记兼厂长庄文光深感压力巨大,向上级提出辞职,要求提前退休,上级决定派企业管理科长闫军接替庄文光任皮鞋厂的书记兼厂长。

闫军是军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是一名高级参谋,参加过国家的自卫反击战,立有战功。转业后又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企业管理,毕业后在工业局当企业管理科长。虽然不懂皮鞋生产工艺,但已系统地学习过企业现代化管理,所以他对当好皮鞋厂厂长信心满满。上任伊始,他召开工厂管理人员会议,在会上激情满怀地说:“格局决定一切,格局有多大,生产经营就有多大。现在皮鞋厂地处开发区的有利条件,一定要有大的格局,要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闫军要生产优质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豪言壮言,让5家私营皮鞋厂的老板们笑掉大牙。明生皮鞋厂的老板宋明生对赵海峰说:“一个连牛皮和人造皮革都分不清的人,要创造国际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真是痴人说梦。”赵海峰阴阳怪气地说:“让这个外行来管皮鞋厂,皮鞋厂就败得快一点,没人来抢我们的市场,是好事啰。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很快就感到空前的危机,因为他们只知闫军是行武出身,但他已华丽转身,是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人,很快就在开发区创办出世界一流的皮鞋厂,人才都跑到闫军那里去了。

闫军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期间,学校组织他们到深圳一家外资皮鞋厂考察学习,这家皮鞋厂是意大利鞋业公司在深圳投资刨办的。皮鞋生产工艺采用流水生产工艺,就是把皮鞋的生产细分成若干工序,采取流水作业,并加以机械辅助,每个工人只生产一道工序,然后往下传送,当把全部工序做完了,一双皮鞋就成形了。这种生产工艺把复杂的皮鞋生产工艺简单化了,一个工人只需学会一道工序,谈不上是什么技术,不仅容易上手,而且貭量越做越好。因此生产的皮鞋质量要比传统工艺生产的好。闫军决定在厂里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现代流水生产工艺,可是苦于没有客户。他来到开发区投资办公室咨询,得知有两个外商正在国内寻找皮鞋生产合作伙伴,闫军立即和他们联系。

这两个外商是美国人约翰•道尔逊和美籍华人秦家英。约翰•道尔逊是美国加尔公司老板的儿子,本是富家子弟。可约翰•道尔逊独立性极强,大学毕业后到一家鞋厂打工,学会了皮鞋生产工艺。秦家英袓藉是龙江市,秦家英是美籍华人第三代,也曾到美国皮鞋厂工作过,从而认识了约翰•道尔逊。秦家英说服他共同到中国投资办厂,约翰•道尔逊表示同意。两人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中文名道英公司。然后准备到龙江开发区找合作伙伴投资办厂。当得知龙江国营皮鞋厂有合作意向时,两人立即赶到龙江和闫军洽谈。双方经过几轮会谈,决定合资办一家皮鞋生产经营公司,取名华美公司,对内称华美皮鞋厂。双方共投资50万美元,道英公司出资20万美元,占4成股份,中方出资30万美元,占6成股份。引进两条意大利皮鞋生产线,计划日产皮鞋5000双。租赁龙江国营皮鞋厂3000平方米厂房。成立董事会,闫军任堇事长兼总经理。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约翰•道尔逊和秦家英平时住香港,负责开拓市场接订单,闫军负责生产及进出口业务。秦家英的远房亲戚徐国良任质量监督。

经过3个月的引进设备、装修和培训工人,10月1日正式剪彩投产。伊始,约翰•道尔逊和秦家英都蹲在厂里指导生产和抓质量。两人都是在美国现代化鞋厂工作过,对皮鞋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对每道工序都制定了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使产品质量迅速达到国际标准,客户的验货员到厂验货后非常满意,并追加了订单。

闫军把国营皮鞋的日常工作交给副厂长余忠管理,自己天天在华美鞋厂和两个外商一起抓生产抓质量,虚心向两个外商学习,很快也成为皮鞋生产的行家里手。

华美鞋厂的管理方法先进,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因此工资收入较高,是私营鞋厂的两倍还多,因此5大私营皮鞋厂的员工纷纷跳槽到华美鞋厂。5家私营皮鞋厂的老板没想到皮鞋生产外行的闫军把皮鞋厂管理得这么好,方知道当初小看闫军了。看来这时道变了,外行真的可以领导内行了。他们对闫军既佩服又气恨,因为华美挖走了他们的人才。

这年5月的一天,天空睛朗,金色的阳光穿过玻璃窗户洒在缓慢蠕动的生产线上,照得线上即将成型皮鞋熠熠生辉。约翰•道尔逊和秦家英刚从香港回到华美鞋厂,在闫军陪同下,到车间巡视,看到工厂有条不紊地生产,心情大好,便到办公室开会交流。人事部和生产部经理也参加会议。约翰•道尔逊首先说道:“这次华美样品房设计的样品送欧洲和美国几个鞋展会上,反映不错,接到20万双订单,看来我们要多招聘设计师,设计更多的新样品。”秦家英说:“现在样品房

只有两个设计师是不够的,起码要5个。”人事部经理何娟说:“招工人容易,招设计人员难啊,现在的两个设计师还是我从明生鞋厂和海峰鞋厂挖来的、他们恨死我和闫总了。”秦家英说:“生意场上就是这样的,有什么可恨的。还有没有更好的,都挖过来。”

“有啊,丽美人女装皮鞋厂的许美莲,她是职业学院毕业的,设计的女装皮鞋非常时尚。丽美人鞋厂的老板蔡丽每月给她3000元工资,是工人月薪的3倍。”何娟说。

秦家英说:“我们每月给她6000元,把她挖过来。”

闫军说:“都是同行,挖人家的人才不太好吧。我们到大城市去招聘就行了。”

秦家英大大列列地说:“没事,生意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何经理赶快把许美莲招聘进来吧。

第二天早上何姢把许美莲约到金沙宾馆吃早点,以每月6000元的工资为条件,说服她到华美鞋厂样品房工作。许美莲考虑一下说可以,3天后到华美鞋厂报到。

3天后许美莲到华美鞋厂报到上班。丽美人鞋厂的女老板蔡丽为招聘和培养许美莲付出了许多心血。许美莲也没有辜负老扳的希望,这几年为丽美人鞋厂设计几十款时尚的女装鞋,为丽美人鞋厂创造丰厚的利润。如今被华美鞋厂挖走了,蔡丽气得要吐血,她马上联系宋明生,马有君,赵海峰和王世凯,密谋报复华美鞋厂,让闫军吃点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