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种观念

财政贷款70万元拿到手后,怎么安排呢,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光靠这70万元要办一个年产两万吨的水呢厂,肯定远远不够,乡领导和筹建班子的成员,再三讨论,拿不出一个好的主意来。

就在这时,有一位传奇人物闯了进来。他就是石壁地区的乡镇企业局长郭催,郭催是金鸡乡长大的,后来在官场上混到了石壁地区企业局长一职,乡里人真还没几个知道。

郭催不知为何消息这么灵通,知道家乡要办水泥厂了,就跑回家乡来,向乡党委政府献计献策。他的观点和经验是,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先赚大钱,再行完善。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装备和管理过渡。凭他在石壁地区一举成功地办起了几十家这样的水泥厂,好多乡村都富起来了,这一理念对于本来就缺乏资金的乡镇来说,自然十分接受。

郭催还介绍外省一家丰田水泥厂要从原来的2 万吨扩建成8万吨,要将原来年产两万吨的设备以30万元的便宜价格卖掉,普通年产两万吨水泥厂的一台磨机,就要30多万,该厂虽是旧设备,但一套才30万元。乡党委政府领导认为很便宜了。于是就派人前往洽谈。

因为郭催本来就两边熟悉,所以此事一拍即合,周占当即叫朱英把30万元一次就打到该厂的帐户上去。朱英心里有点迟疑,便对林锋说:“这件事你看呢,如果万一有失误,30万元可是个大事啊。”

林锋觉得朱英的想法不无道理。自己是办公室主任,筹建指挥部的公章就由自己掌管,要转帐要现钱,都得在支票或汇单上盖公章才行,所以他对每一笔钱也都要负一分责任。如果出了差错,自己也难辞其咎。因此再三考虑,左右为难,不将钱打过去,就是不服从领导的指示,打过去又怕出风险,再三考虑,林锋还是和周占商量,先转个万把块钱定金,等设备拆运回来再付清余款,问问对方是否能够接受。周占一听,暴跳如雷,他说: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你们这样拖延来拖延去,误了这次机会,你们负责得起吗?”

林锋和朱英没话好说,只得把30万全部打到对方的户头上。从此林锋和朱英日夜为此事担忧着。因为他们一不懂设备,二没去该厂看过,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林锋对朱英说:“现在我们是栓在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了,不过,你是有文凭的国家正式干部,最多受个批评处分,而我是吃社办粮的,一有事就得卷被子回家了。”

朱英说:“你不要自己作贱自己,什么正式干部和吃社办粮的,论水平你比我更高,只是你的命运不好,不然领导为什么拿办公室主任让你当,你就是有本事, 有水平,才看重你。”

朱英忽然回想起她到财校以后,曾写过二封信给林锋,可是林锋一个字也没回过,使她十分难过。她就问林锋:

“难道是人走茶凉吗,当初你考上高中,我去了财校,我写了两封信给你,为什么你连一个字都不回我?”

林锋感到十分奇怪,他说:“是我写了两封信给你,你没回我一个字呀!”

这时他们都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朱英说:“我以为你到高中以后就找到了比我好一百倍的女朋友了,所以不理我。”

林锋委屈地说:“那会呀,我还以为你不理我了呢,后来也怕你学习紧张,不敢再打扰你了,现在不说,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呢。”

正说着,电话铃响了,林锋接过来一听,是乡长打来的,问买设备的款子打过去了没有。林锋乍想,好在打过去了,不然又要挨批评了。没想到,乡长说,暂停汇款。弄得林锋和朱英两人不知所措,为什么突然又变了呢,可是款子已经打过去了。

原来,龙川地区企业局梁局长听到买旧设备一事,大为恼火,狠狠地斥责了一顿。一是这么重大的事,没事先向他们请示会报,二是他们的主张是要一步到位,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搞土法上马,人家都淘汰的设备,还当宝贝呀!

地区企业局是行业顶头上司,今后的许多事都要靠地区企业局才摆得平,尤其是资金问题,后续资金没有地区企业局的点头,一分钱也搞不到。

林锋对朱英说:“朱英呀,看来我是卷铺盖回家的日子到了。”

朱英说:“不,这事有责任要当领导的负,我们只是服从命令。我不管他们三七二十一。”

结果,乡长还是将林锋批了一顿,乡长说:

“我是看到你比较有经济头脑,才让你参加筹建工作的,没想到第一件事就被你们办砸了。”

林锋说:“我当时和周总指挥商量过,是否先付一部分定金,余款等设备运回之后付清,可是周总指挥不同意,我也没办法。”

乡长说:“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你也不会报一下就这样轻率地作出决定呢?”

林锋十分委屈地说:“我在指挥部,只好听总指挥的,要会报得总指挥向你们会报,如果我越级会报,总指挥又会拿我怎么样呢?”

乡长被驳得无话可说,但看他仍是悻悻然,闷闷不乐的样子,主要是被上面批评了,不知要如何收场。

林锋过了这一劫,照常当他的办公室主任。既然钱已转出,只好派人前去拆运设备。于是向社会上招募了一批人员,一部分送去培训,一部分去拆设备。整个指挥部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干办公室的事是很烦琐的,每日除了要起草这样那样的公文之外,还要管出勤,记工作日志,出简报等。还要接待各方面的来人,上面来了解筹建情况的,今天是环保,明天是消防,后天是安全生产的,又是质量管理局的,又是建材主管单位……总之没完没了,有些单位的人去地区开会或办事,车子路过筹建指挥部时也拐进来,装腔作势说两句,就赖着不走,无非就是要在指挥部吃了招待餐再上路。这筹建工地没三天二头就是开会,没三头五日就有检查。林锋是忙得团团转。

终于有一天,比较空闲,算可以和朱英聊聊天了。

林锋问朱英:“朱英呀,你在财校三年,有没有交男朋友?”

朱英说:“不怕说,这三年里想和我接近的人着实有,我一是觉得年纪还不是很大,恋爱的事不用着急,二是也确确实实还没遇上一个能像你这样令我崇拜的人,所以我一概不理他们。你呢,你说说你在高中时有没有交女朋友?”

林锋说:“我也没有交女朋友。有一个人对我虽然很好,但只是比较谈得来,她也喜欢读小说,谈文学,但性格却和我合不来。她比较外向,我不行,我也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赶时髦,我只一心一意想把功课搞好,将来考上重点大学。没想到我的命运不好,还是当农民的命”

朱英说:“如果不是办水泥厂,我们真的很难见面,不要说天天在一起上班了。”

林锋说:“虽然我们天天一起上班,可是现在我们身分地位悬殊了,不能像同学时那样快乐了。”

“你又来了,你为什么老是说这样自卑的话呢?我们身分有什么不同,论水平我还不如你一半呢。”

“水平不水平。这事不要说,你有你的专业,我不能和你比。你现在每月领的工资比我多一倍呀。你吃的是城镇居民粮,我吃的是社办粮,随时都会被吊销的。我对你自当刮目相看了。”

“你不是在讽刺我打击我吧,你自己是乡长的红人,还故意这样说,工资多几块钱算什么,你不够用时我分你用。”朱英边说边红着脸,很生气的样子。

这时,第一辆运设备的汽车回来了,听到喇叭声,他们都得去现场卸货的地方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