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天一早张慧娣等知青随社员都到了一块名叫‘高岗’的高粱地前。因为,生产队干活也要分三六九等,根据往年惯例,赚十分工的男壮劳力要用鐯镐鐯六行高梁,还要扦下穗子捆好,捆好的高粱穗子叫高粱头。赚九分工的社员鐯五行高梁,也要捆好高粱头。赚八分工的社员要鐯四行高梁,也要扦穗捆好高梁头。赚七分工的老弱者和些女社员一般鐯三行。有些身强力壮、手脚麻利的姑娘不甘居男壮劳力之下,敢和这些男壮劳力一试高低,体现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同工就要同酬。

对没鐯过高梁的知青们队长也十分照顾,男知青鐯两行,女知青负责扦穗儿,几个人还可以插伙干。为什么队长要如此照顾知青?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们工分低,男知青赚七分、女知青赚六分。二是他们第一年参加鐯高粱,鐯镐,他们见都没见过,就别说他们用了。三是鐯高粱也是十分危险活的,不会用鐯镐的人,很容易鐯到自己的脚上,有些社员就曾鐯掉过自己的脚指头。说白了,队长让知青们来鐯高梁,就是当‘放屁添风’用,没实指望他们能干多少活儿,同样社员们也是这种心里。

社员们顺序排开干起来,有的自家人组成一组,有鐯高梁秧的,有扦高粱穗儿的,轻车熟路的序而不乱。高梁秧扦下穗子后不能马上捆起来,要平铺在地上等晒干才能捆。队长是生产队的领头人,但也不能光和社员扎在一起干活的,队里有很多的杂事要等他云处理。

今天也是,他见社员按部就班干起来,便来到排行尾部的知青这里,他见几个男知青拿着镐头鐯高梁秧十分笨拙,有时镐头都鐯不到秧上,便对几个人说道:“你们几个拿着这不睁眼(生锈)鐯镐能鐯下高梁秧吗?让你们晚上磨磨修修的就是不听。”一个知青笑着对他说:“队长,这鐯镐我们见都没见过,怎么懂得修呀?”队长一笑说:“这事是我做莽撞了,昨天晚上我应该到你们那里唠扯一下就对了。”然后对十几个人说:“这样吧,你们这十几个人先别忙着干啦,别干不好再出点啥事吧。我领你们先参观社员是怎么鐯高粱和钳高粱穗子的吧。”一个男知青笑呵呵地对队长说:“这是我们向农民学习的好机会,也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队长对他赞扬地说:“你说得对,你们到农村来就是接受新生事物的,别看农村破,但农村有很多东西是你们要学的。因为,你们从小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的事了解不多,从你们下乡到现在,很多不认识的东西认认识了,很多在城里学不到的东西,你们到农村学到了,什么东西不学不会。所以,农村有很多需要你们去思考去认识的东西。你们不要小看农村,农村蕴积着中国的很多不被人知的文化,不是你们到农村单单接受贫下中农体力教育的,而是肩负着改变农村旧面貌的重任。农村虽是一个庞大落后的地方,但中国的盛强,农村才里根基。”队长说到这里见十几个知青洗耳恭听笑了,忙说:“我给你们讲这些大道理有啥用,走,快去看社员们怎么干活吧。”

队长领他们见到社员用鐯镐挥舞翻飞‘咔咔’地鐯着高梁秧,每鐯满一抱便放在地上,然后接着‘咔咔’地砍,干得是汗流浃背。扦高梁穗儿的人更是伸手不凡,知青们只见扦高粱穗儿的人从秧上左右翻飞地往下拿高梁穗儿,不见她手中有什么工具,马梅纳闷地问队长说:“队长,她是怎么把高梁穗儿从秧上弄下来的?”她的疑问也是十几个知青的疑问,队长一笑对她说道:“她手上有专门扦高粱穗儿的刀。”队长对干活的女社员喊道:“喂,小狗子他妈,你过来,把手上的钳刀也带过来,让这帮知青看看。”小狗子他妈答应着,忙着把扦下的高梁穗儿用一根细高梁秧捆好,笑吟吟过来问队长说:“一个破钳刀子有啥好看的。”队长叫她把钳刀从手指头退下拿在自己手中,而后举起钳刀对知青介绍说:“大伙看到了吗?这叫钳刀,是专门掐高梁穗子用的,长十厘米,宽八厘米,用钢锯条磨出来的,这刃锋利无比,用它钳高梁危险性很大,弄不好会把手指头切下来,一般人不敢用也用不了,要用熟这钳刀,经过一翻手、刀配合熟练后才行,用它掐高梁穗儿非常快,一般一人可顶三四个人的手。这上侧要用钻头打出两个眼儿,然后用牛皮条两头固定,只能容进一个大拇指伸入皮条中既可,你们大伙现在是能用它的。另外,用镰刀砍高梁穗子时,不能在穗子底下直接就砍,一定要留杆儿来,留高梁杆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穗子好捆在一起,二是打下高梁后,这高梁瓤子还可以买到关内去刨条帚用。”

队长为能让知青们学会收获高梁,马上叫社员先停下来,然后对社员们一指十几个男女知青说:“你们听好,这十几个笨犊子不会干这鐯高梁的活儿,大伙都要帮忙,他们学好后也是咱生产队的新生力量,也是他们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新內容,传、帮、学、带是每个社员对知青的义务。为让他们早日能成为全能社员(全能社员是指豁地、耩地、耙地、鋤地和农田开苗等,全能社员才有资格赚到十分工),大伙就要认真传教,三天后都要让他们学会。现在改变社员原有鐯高梁的组合,把他们都搭配到你们中间去,该给你们补工分的一定要补,东西收到家才是咱的最终目的……”

队长重新调整社员们的结构,把‘笨犊子’知青分别安排到社员中间传、帮、教。社员们听队长说耽误了鐯高梁不但不扣工分,还要奖励工分都很高兴,热心助人、热爱集体的精神,奔放在鐯高梁的人群里,欢声笑语的劳动场面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