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遗产>第十章、周清青年(1) (5)

第十章、周清青年(1) (5)

不完的户。”这样的口头语,一听就知道七市是如何的杂乱。

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人为的风景虽然皱巴巴的,自然景观还是非常美丽的。这里有流向松花江的最大的河流——倭肯河;有全省最大的山脉——完达山山脉;还有正在筹建的蓄水量可排在全省第一位的水库——宝山水库。这三大景点足以说明七市是一个真正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七市的市中心就建在这山水环抱的盆地中,虽然一切的一切都一塌糊涂,但是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焕然一新!

人的心情真是很奇怪的,刚来到七市时,我是那么讨厌这座城市。现在我开始喜欢它了,尤其喜欢五吕煤矿。喜欢这里的岩石快儿的坚硬,喜欢这里的煤炭乌黑油亮燃点高、热量大,喜欢这里的工人憨厚老诚。喜欢的缘故,大约是因为我在这里上班吧,亦或是这里的人们都是社会的最底层的缘故吧!我在这些社会底层人的队伍里工作,不但没遭到歧视,相反却得到很多人的尊重。

我上班的五吕煤矿因为是民营小矿,老板为节省资金,没有投入运输设备,煤都是人用箩筐或麻袋一点一点从井下爬着背上来的。在小矿上班的工人,极少数是家境贫困的城里人,更多的都是没有在七市落上户口的流动人员。这些流动人员都是慕名来七市的淘金者,有钱的城里人是不会来背煤的。在七市,我们有户口的人叫没有户口的流动人员盲流。有户口的人在盲流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他们非常羡慕我们这些有户口的城里人。他们这些盲流也许不知道有户口的人贫穷的也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来到小矿上班后,由一个贫穷的灰姑娘变成了盲流眼里的高贵的公主。在这里,我又找回了被人尊重和羡慕的自豪感。这样的尊重使我的人格在工作中再放光芒,这光芒来自于我的家庭教育和我自身的修养,更来自于我做事的公正和爱心。

我的工作就是给这些盲流工人计斗、平整煤堆、监督他们是否作弊。

“计斗”这个词在词典里是查不到的。它是七市发展中形成的特有名词。“斗”是老板防止工人作弊设计的一种新型丈量工具。它的形状向“斗”一样,呈正梯形,所以叫斗。它是用木板做成的,但是比过去我们量粮食使用的斗大,所不同的是只有四框上下都没底。这里的每一个斗都是一样的尺寸,每个斗能装半立方煤;“计”就计算的计,两个字合起来就成了七市小煤窑工种的特有名词。

我的工作实际是很辛苦、很得罪人的,是没人愿意干的活。工人们是按计斗工记的斗数多少来计算工钱,计斗工不能有半点差错。地方有钱人家的孩子是绝不会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就是有也都是男孩子,几乎没有女孩子。我刚来时不懂,以为这有啥难,不就是记数吗?我曾为了急于赚钱,为了得到这份工作,费了很多口舌,也曾为找到这份工作欣喜过。可是真正开始工作了,才知道其中的苦处。

这工作首先要记住每个人,再记住每个人专用的斗;每个斗都有专用的斗牌,每装满一斗发一个牌;每个人的斗装满之后,我要和矿工一起把斗从煤堆上拔起来,把斗下的煤堆用铁锨平整好拍实,再把斗轻轻地放上去,不让斗下陷,否则老板就会批评我工作不认真。

五吕小矿有二十个工人,每个工人每天要背三五立方煤,所以我很忙,也非常累,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没闲的时候。在工人向斗里倒煤时,我要看管他们不能向下压斗,否则斗向下进入煤堆里,老板就会亏斗(亏损)。不管什么天气,只要有工人上班,我就必须顶风冒雪在煤堆上劳作。曾经手无缚鸡之力的我,每天不断的拔斗、平煤、记数,记数、平媒、拔斗,开始累得我腰酸腿疼,两个手腕都累肿了。刘阿姨看着我累肿的手腕,常常用热毛巾给我热敷。为了赚钱,晚上热敷消肿了,白天吃几片止疼片继续坚持干,两个月我从没休息过。矿长和矿工们都夸我是好样的。

在阿姨的关怀下,慢慢的,我锻炼得强壮了,手腕也不肿了,浑身上下都不那么酸疼了。我感叹,劳动真能锻炼人啊!计斗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一想到钱,想到那些从几百米井下,背着上百斤重的原煤一寸寸爬上来的矿工们,我就是再累点也感到知足。

工作的劳累我是不怕的,就是有时很矛盾。看到有的工人用力压斗时,我常常不忍心制止,又怕被老板发现挨批评。没办法我就只好多费些力气,把煤堆踩拍得平平实实的,他们想作弊也不好做了。说实话,大多数人都是好的,有极少数人为了少背一趟煤不顾自尊。遇到这种情况,强制是不行的。这种人都蛮横不讲道理,正面冲突我肯定吃亏。这个时候,我只能装作没看见,等他下井时,我再费点力气,把斗向上拉。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其实,我今天高兴的主要原因是我得到了满勤奖还能回家休息两天。我的实际工资是每月五十元。因为我工作刻苦耐劳,从没请过假,做事又公平、公正,两个月来,没有工人罢工的现象发生,给小矿减少了经济损失,给小矿创造了经济效益;所以开资时,老板奖励十元。十元是我家一个月的房租啊!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很欣慰。趁老板高兴,我提出请假回家看望父母。老板批假两天,我非常感谢!

我依旧美滋滋地手心手背地烤火。阿姨问明天回家啥时回来,我说老板给两天假。

阿姨好像愤愤不平地说:“快两个月了,起早贪黑地干活,才给两天假,这个老板真缺德。”

我看看阿姨没说什么。心里却想:我与老板签合同时,老板说有奖金。今天开资奖励我十元钱,也算兑现了诺言。

于是我抬头看看阿姨说:“目前我还没觉得老板多么刻薄。”

阿姨又看看我,她长叹一声,没再说什么。也许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原因吧,一个人只要心情好什么都好;再荒凉的地方都不觉的荒凉,再狠毒的人也不觉得恶,再苦难的日子也不觉得苦。就如我今天的心情一样,一切的劳苦和不如意都被好心情淡化了。唉!人啊!真奇怪。

过一会儿,阿姨又说:“明天就回家了,早点睡吧,明天早点起床,也许能赶上去市里的第一班车。早点到家,看看爸爸妈妈,好好歇两天。”

我点头答应着一边洗脸、洗脚,一边心想,我可不舍得花钱坐车回去。

洗漱完毕,我上床休息,一整天的劳累都因为发了工资轻松着。哎!明天回家了,明天就见到爸爸妈妈了!我躺在冰冷的床上使劲伸个懒腰,仿佛卸掉千斤重担一样。忽然,临来时给爸妈留下的信,一字字一句句响在脑海。

尊敬的爸爸妈妈:二位大人您们好!

在您看到这封信时,女儿已退学上班。请恕女儿不孝,跟二老撒了个弥天大谎。我知道爸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接受教育看得比命还重要。可是就咱家现有的经济状况,我有责任有义务分担重担。读书固然重要,但是,首先得生存。一个死读书,读死书不懂变通的人,就算把天下的书读尽了,将来又能干什么呢?

爸爸妈妈,我不上学只是不在学校读里书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我依然在学习、在读书。您二老就放心吧,女儿绝没有失张失志,绝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您的清儿会一如既往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今天孩儿踏上新的征途,给您二老留下一首诗,以表达我坚定不移的信念。

我生至此正华年,

赚钱学习两勿耽。

儿女成材本是志,

险夷不变意安然。

文坛敢越广才士,

何惧鹏程展翅难?

若问文峰几万尺,

待我峰顶回首言!

爸爸妈妈,您就放心吧,女儿已长大,会照顾好自己。等我领到工资,再回来看望双亲,那时爸爸妈妈您要打要罚任由二老处置。

此致

敬礼

不孝女:清儿(敬上)

我想到自己给父母留下的信,兴奋一天的心一下不安起来。我怎么可以这样放肆?怎么可以这样狂妄?怎么可以这样薄情?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了十八年,丢下一封信就走了,而且一走就是两个月。尽管哥哥常来小矿看望我,可是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啊!二位老人一定非常挂念我。唉!周清啊周清,你好糊涂啊!我用力拍打自己的脑袋,恨不能立刻飞回去。

-------------------------------------------------------------------------------------------------

-------------------------------------------------------------------------------------------------

风景十五章、周清青年(6)

请假从家里回来,上班不到一周时间里,矿上已经停工两次了。据说是我们煤矿不合乎开采条件。昨天下班后,老板开车来到小矿,说今天暂时停工,让我告诉打更的通知工人不要离开,都在矿上等通知。我因为不知开工的确切时间,就没回家,也和矿工一样在矿上等通知。

老板并没说为什么停工,我猜想可能是怕检查的来找麻烦吧。以前像这样经常停工的现象很少,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总临时停工。也许是快过年的缘故吧。

临时停工是我在小矿上班很少有的休息时间,我拿出未被红卫兵抄走的残缺不全的《宋词》,津津有味地看着。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小周,在看什么书?”

我应声抬头,一看是楮秋生,便诧异地问:“今天不上班,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通知的?”

我放下书说:“昨天晚上,我让打更的统一通知的。怎么你会不知道呢?”

“我在外面租的房子,不在工棚住。”

他又问:“为什么停工?”

“可能是市里要来检查吧,确切是为什么我也不清楚。”

“什么时候开工?”

“这个……我更不知道。我也在等通知,没往家里走,随时待命吧。”

我看着他,有些厌烦,冷冷地说:“要不你到工棚里等等吧,他们都在那儿了,估计要是检查的上午不来就不能来了,我猜想下午差不多能开工吧。”

楮秋生说:“嗯。下午领导不在,检查的来也白来,没油水可捞。”

楮秋生说得很对。七市因为是新兴的煤城,私营小矿很多。因为管理不善,时常有矿难发生。为了确保每个小矿都能安全生产,七市安全局监察局经常到小矿检查工作。安监局检查工作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加强小矿安全系数。可是,一些公仆们却借此收刮民财,公报私囊。因为经常有假公济私的公仆出现在各各煤矿,只要这样的人一来,小煤矿就要破财了。他们总会找出很多不合格的理由,要么罚款,要么恫吓封井。时间久了,谁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公仆,哪个是假安检,害得小煤窑的老板们个个叫苦叫冤抱怨不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后来小矿的矿长们一听到检查的消息,就赶快停工,或者留下少部分人检修巷道、电路等,而老板自己却退避三舍。这样检查的来了见不到矿长,也没有理由罚款了,大不了拉走几车煤完事。要么老板就提前摆个场子,安排一顿酒席了事。这已经成了小煤窑老板打通关系的常用办法。楮秋生说下午来捞不着油水也是实话。因为老板下午都不在,所以检查的公仆们都是赶在上午来。对这一类的事情,我很清楚,要过春节了,谁不想多拿几个钱回家过年呢?可是在楮秋生面前,我不想多表态。于是我看看楮秋生没再说话,继续低头看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楮秋生并没走而且又尊敬地问:“您在看什么书?”

在这里上班,我已经习惯别人用“您”字的尊称跟我说话了。自从来到小矿,我这个有城市户口的人,在没有户口的矿工面前变得高高在上,虽然我的家境并不比他们好。当我听到楮秋生也用您字与我说话时,我头也没抬,不愿理睬地简单说:“《宋词》。”

他又问:“读谁的作品?”

这时我把书放下,有点不耐烦的把头抬起,冷冷地看着他。我心想你哪来的这么多话?便傲慢的一字一句地说:“苏轼,苏东坡的《江城子》。”

也许是楮秋生早已习惯了冰冷的目光吧,也许是他根本就不在乎别人怎么对待他吧,楮秋生并没因为我态度的变化而停止说话。只听他滔滔不绝地说:“苏东坡是宋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是豪放派诗词的开拓者。文章题材广阔,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给诗词发展起到革新的作用。按现在的话说,是诗词革命。他在诗词领域创造一道瑰丽的风景。他感情敏锐,胸襟豁达,犹如飞鸿一样自由飞翔在诗的国度。我记得他有一首《飞鸿》诗是这样写的:‘人生到处之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首诗不但意境深刻,哲理也非常广阔,很是耐人寻味。其实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仕途多桀。翻开他的历史,不由得对他的诗和他诗人的气质所感动。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是对美的追求和寻求自由思想的解脱而写诗。他不受环境的影响,不受世态炎凉的束缚,就像这首飞鸿诗一样,偶然留指爪,何复记东西。他把仕途不顺的迁移比做偶然,哪记得那许多的无奈和愁苦?可见他豪放、豁达到了极点。读他的诗词,不但要欣赏诗词的意境,还要学习他的写作方法,更要学习他豪放与豁达的胸怀。”

楮秋生说到这里,抬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