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遗产>第十章、周清青年(1) (18)

第十章、周清青年(1) (18)

生自身的悟性。只有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才能教出全面发展的优质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以小学教师的优劣在教育界尤为重要。就像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必须扎扎实实!小学教师更应该在教育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做到教书育人,育人育己!我们七市矿务局的局教委,在各各煤矿开办学校的初期,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后来在我的呼吁下,全局对小学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了,才把小学教育列为教育重点来抓,把师资队伍改进,重新面向社会招聘教学人才。

我不是全能的教师,但是我是个不知疲劳的爱学习的人。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我允许他人落后犯错误,但决不允许自己落后犯错误。我希望我与秋生的理想能在教育中展翅飞翔,我希望我能逐渐的成为全能的人。

自从我的优点被领导发现以后,自从当校长以后,我更加信心百倍的努力工作。工作之余,我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坚持练习书法,创作歌曲。这期间我创作很多小学校园歌曲。

我的出色工作,赢得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和赞誉,我的诗文歌曲也在七市报社不断发表。我的优秀给春生无形中造成一种压力。

春生是高中毕业,在河南老家一直当会计。他曾经在秋生的影响下,学过书法,也练就一手好字。他的虚荣心驱使他不甘落后。

七市煤矿的矿工,大部分都是从周边地区招过来的剩余劳动力,能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很少,所以春生的高中文化在矿工队伍里也算高学历了。春生凭借自己的文化,利用他花言巧语本性,在哥哥和姨夫面前百般殷勤,在领导面前不断炫耀自己是局长的亲戚。就这样,春生在哥哥和姨夫的提携下,很快变成矿务局的领导干部。别人都羡慕他有个当公安的大舅哥,羡慕他有个当局长的姨丈人;更有一些领导为自己的私心,为巴结姨夫,主动为春生开绿灯,这使春生在七市矿务局很快变成亮眼“新星”。他先后从采掘一线调到运输队,又从运输队调到地面当政工干事,他入党提干,由副科级转为正科级,一路飙升,春生也因此飘飘然了。

要说春生也真有点本事,他虽然不像秋生那么吃苦耐劳,也不像秋生那么正直。但他却很会迎合上司的想法,他会猜度领导们的心事,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得体的讨得领导的喜欢。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变通之术,使他在众人面前获得小和珅的雅号。春生也以此为荣,常常喜形于色,更有些忘乎所以。

一次春生酒喝多了,口吐实言。

他说:“我楮春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看透你周清心慈面软,我等你十年为什么?就是为了这一天。我认定你会给他带来红运,否则我才不娶一个寡妇呢……”

我当时听了他的话非常生气。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生米做成了熟饭,我已经是他孩子的母亲了。

春生还常常骂秋生是个傻得不能再傻的大笨蛋。他说秋生白搭了性命,枉负了才能。他说就是秋生还活着,也一样不会有出息。他说秋生就是个愚笨的受苦受穷的短命鬼。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有一天他会超过我哥哥和我姨夫的权利等等。他不认为他现在的一切,都是我和我的亲戚给他创造的,他认为全是凭他自己的本事得来的。

春生的话,使我常常想起他和婆婆在秋生墓前给我下跪的情景,也常常想起结婚初期他虐待我的很多往事。然而一切都过去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把不愉快的心事统统抛到脑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用在抚育孩子、孝敬父母和婆婆身上,不去理会他的变化,不去与他争执。

春生自从升官以后,工作的热情虽然有了飞跃的转变,不再消极旷工。但是他的赌博恶习一点也没有收敛,而是愈演愈烈。他经常是一走几天不回家,还堂而皇之说是为了工作、为了应酬。为这,婆婆没少说他、骂他,却无济于事。哎!儿大不由娘啊!婆婆都拿他没办法,我更没办法,就算我能制服他,我总不能在婆婆面前与他动武呀。于是我就常常戏说他:“三五昼夜不归家,工作繁重难休息。若问春生为啥忙?长城脚下搬运急。”

我和婆婆的话他不以为然。他说他这是男人的本色,男人的生活就是不受家庭的束缚。我知道他总有很多不回家的理由,我不想过问也不想招惹他,更不想因此发生家庭战争,就由他去吧!

我常常劝慰自己,生活原本就是苦涩的,没有苦涩就没有幸福。看着天真可爱的亮儿,我感受了做母亲的幸福。我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我期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将来能给我带来更大的幸福。我就这样在盼望中,默默地忍受春生夜不归宿的烦恼,默默的工作学习,默默的侍候孩子和婆婆……

哎!女人啊,一旦有了孩子,那来自母性的慈爱,会包容家庭的一切不如意,一如大海包容夹杂泥沙的百川。我的胸怀在生完孩子以后,变得更宽广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的学校,在我的协助管理下,蒸蒸日上。由于我的忍让,我们一家四口倒也相安无事。我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想去考虑。只要我的孩子和父母婆婆都健康,只要我的学生都好学上进,我的心也算快乐。每到周末,我除了搞业余创作,就带上婆婆和亮亮,或者看望父母,或者观光七市风景。

七市原本就是美丽城市,经过不断的城市建设,七市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七市了。它由一塌糊涂的“大杂烩”,变成秩序井然、山清水秀的文明新城。我为七市的飞跃发展而感叹。游览的乐趣,有时让我全然忘记来自春生的烦恼,沉浸在写作中。

松香柳翠黄莺舞,

日出山寺照碧湖,

水映高塔百花艳,

鱼跃船舱乐渔夫。

垂钓者,

篓满鲢鲤。

狩猎者,

枪瞄狐兔。

画廊长,

楼隔丽,

九龙洞,

仙人住。

气象繁荣民安乐,

景色优美赛西湖,

有道是、游人把酒忘归途。

好一个七市风景佳丽地,

让我下笔难描述!

注明:“长城脚下搬运急”句子里的“长城”,是指麻将牌。

-------------------------------------------------------------------------------------------------

-------------------------------------------------------------------------------------------------

风景二十八章、周清青年(19)

一晃亮儿已经七岁了,婆婆老迈的身体,再也不能享受她的宝贝孙子给她带来的快乐,再也不用我给她端饭熬药了。婆婆终因疾病的侵蚀,在年轮和病魔的追赶下,走过光阴的最后一刻。她老人家在七市零下三十八度最寒冷的天气里,因尿毒症,医治无效,驾鹤西游,终年七十八岁。

北国的冬天干冷干冷的,西北风夹着雪花吹打在人们的脸上,就像针扎似的疼。这种疼,没有在东北冬天居住过的人是无法感知的。我为了抵御寒冷,把孝衫罩在裘皮大衣的外面,虔诚的跪在婆婆的灵前,为婆婆守灵。焚烧金银元宝和冥府银票的火花里,闪耀着我与婆婆朝夕相伴的一幅幅画卷。

回忆与婆婆相处的日子,那寸寸光阴的倒影中,闪烁着婆婆的勤劳和慈祥,这让我无比悲痛。我悲痛的柔肠,在回忆中寸寸断零星。婆婆的善良慈祥,就像母亲一样,她的疼我、爱我、护我。尽管婆婆为春生能够娶到曾我在我面前演过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能体谅婆婆那颗慈母心。

老实说,婆婆的病故,的确让我痛苦不堪,也让我感到,我的家,没有婆婆在会更加凄凉。春生终日不着家,我不知道没有婆婆的日子,我和亮儿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度过。

寒风越刮越猛,猛烈的寒风冷在我身上,冻在我心里。亮儿穿着羽绒袄,依偎在我的身边,董事地帮我给他奶奶焚烧冥府银票。他圆圆的小脸,已经冻得紫红紫红,我怕他冻感冒,催促他回楼上去暖和暖和,他却说不冷。唉!

冬生、梦生和我一起守灵,唯独春生却没有时间跪祭灵堂。他真是太忙了!几乎似马不停蹄接送客人。滨江小区的街道上,停满了前来吊唁婆婆的各种豪华轿车。一个个不同面孔、怀着不同心情、打着不同算盘的人,衣着各异的送上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礼单和祭品。祭品和花圈多得没地方摆放了,就干脆一堆堆地堆放着。这些人的吊唁方式也各不相同,有鞠躬的,有叩头的,有施礼的,有落泪的,有啜泣的,也有嚎啕大哭的……我鄙夷这些陌生面孔的戏脸下所藏着的心态,我越来越理解春生升官以来的所作所为了。

现在的春生已经由正科级转为副处级,而且马上就要转为正处了,他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小农民、小矿工,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已经飞黄腾达了。看看这些前来吊唁祭拜的人吧,就可见春生人际交往之广,是多么的让人羡慕,他此刻的人脉可以用庞大来形容。

我看着春生对待不同人、不同礼包、不同祭品的不同接待方式,我能猜到裹在他孝衫里那颗不断变化的心是怎么的迅速而激烈。我不得不佩服春生,他越来越会演戏了。

婆婆灵前的烟灰在风雪中漂浮着凄凉的景象。

我一边烧纸一边哭道:“妈妈,儿媳再也听不到您唱的豫剧小曲儿了……”

妈妈在姐姐和嫂子的搀扶下,颤巍巍的来到婆婆的灵前,她哭诉道:“亲家姐姐啊,我还想再与你说说话,唠唠嗑呀!你咋就走了呢?老姐姐呀,你要走好啊!看来我也快随你去了……”

我慌忙劝阻说:“妈妈,您快别哭了,您这么大年纪,可禁不住这个。这大冷的天,您快进屋休息吧!亮儿,快扶姥姥进屋去。”

亮儿听话地哭着说:“姥姥不哭,姥姥,我们上楼吧。”

妈妈擦着眼泪说:“亮儿,姥姥的好外孙,姥姥不哭,不哭,亮儿也不哭。”

按照婆婆的遗嘱,婆婆的骨灰送回河南老家,与公公合葬。因此,婆婆的遗体火化后在我家停灵七天,就送回老家安葬了。

安葬婆婆是我随冬生、梦生两兄弟回去河南老家料理公婆合葬一事,春生因为工作忙没有回老家。按说长子不在了,安葬婆婆这样的大事,春生他当二儿子的应该回去。可是春生说他事物繁忙,脱不开身。没办法,我和冬生、梦生就没有勉强他回去。

又是九年过去了,我又来到这块茔地,举目望去,冬麦的绿色与这茔地里的枯草形成明显的反差,这反差是我们北部边城所没有的景色,这景色在我看来是那么的扎眼,那么的不协调。这扎眼的、不协调的风景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在这不协调的风景里看着风水先专注而神秘的部罗盘、开冥晦、念咒语……风水先生煞有介事的一系列举动,让我感到那是多么的愚昧而可笑。他忙活了好大一阵儿,终于到了破土下葬的良时,方才开始下葬……

公婆合葬的仪式做完已经是中午了,风水先生和冬生两兄弟及婆家的叔舅姨姑等七姐八嫂的亲戚们都去了饭店。我推说有事要晚走一会儿,亲戚们都心知肚明的知道我留下来干什么,也不劝阻我。反正春生又不在,谁愿意管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呢?

他们都走了,我独自来到秋生的坟墓前,未语泪先流。我抚摸那冰冷的石碑,怎一句凄凉了得?此刻我不是无处话凄凉,而是无法话凄凉!

“秋生啊!我对不住你,现在我连给你跪地磕头的资格都没有啊,你能懂我吗?今天爹娘合葬了。如果我当年一头撞死在你的墓前,我也可以与你合葬在一个坟冢里,既保持了名节也不会有许多悔恨,更不枉你在地下白等我十几年啊!呜呜,呜呜……可是秋生啊,当时的情景你也知道,为了咱妈那颗慈母心,我只能违心的嫁给你的二弟春生。忠孝难两全啊!在忠于你和孝敬婆婆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孝顺婆婆,你能原谅我吗?秋生!秋生啊!我好想再抱抱你的墓碑,可是我不能,我已不再属于你了……

“呜呜呜,呜呜呜,秋生,你与春生是同胞兄弟,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呀?他虚荣、自私、贪婪、势力、残暴、任性,他空有一副好皮囊,他给我带来的创伤我无法也不能向你倾诉呀!秋生,现在母亲也来与你做伴了,你该不会孤独了吧?还记得我给你编的那首‘有妈的地方才是家’的歌曲吗?那是咱俩的新婚之夜,那天我俩有许多美好的梦想,我们相拥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就是那天,在我俩的鸳鸯帐里,你说你想家了,想妈妈了。我因此穿衣起床,即兴为你创作出‘有妈的地方才是家’的歌曲。记得我一边演奏一边歌唱,你当时感动得落泪了,那是你男子汉在我面前第一次流下的眼泪。

“秋生啊,我当时被你思念母亲的一片孝心感到了,不知怎么安慰你,也陪你一起落泪了……这一切往事好像就是昨天的事儿。秋生,现在你再也不用想妈妈了,你可以随时看望妈妈,你该不会寂寞了!秋生,秋生,秋生啊!十九年啊,你知道我多痛苦吗?你知道我多想你吗?我几乎天天在你的身影中打发日子,呜呜,呜呜……”

“胭脂泪,空心碎……”

我猛然回头看,是前辈。

“师父!您,您会说话?!”

前辈就是指点我学习武术的、被婆婆称为疯哑老妇的人。她是我的恩师,她不会说话,怎么今天会开口说话了呢?

那年,我被春生逼得没有活路了,就跑回婆家,我想在婆家躲避春生的折磨,强壮自己的身体,我想用武术制服春生。可是生活在书香门第又从小多病的我,对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