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场,广播电视台并没有把魏嘉平留下来。魏嘉平只好又回到了宛梆剧团。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后。那天晚上,乔小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台长马国华已答应让魏嘉平去当播音员了!这意味着他与她平等了,他可以大胆地去接受乔小柯的爱,也可以没有顾虑地去爱乔小柯了。魏嘉平激动地拉住了乔小柯的小手。乔小柯的小手,柔软,细腻,温顺得跟小猫一样任魏嘉平攥着,拉着,轻轻地捏着。魏嘉平拉着乔小柯去丹水河边。
那天是月亮图。月亮似圆非圆,非圆又圆。河边的路坑洼不平,月光洒上去,把坑坑洼洼凸凸凹凹的路面铺得平展展的明晃晃的,走起来却依然坑洼不平,乔小柯不时会打一个趔趄,极夸张地倒靠在魏嘉平身上。后来,魏嘉平干脆搂着乔小柯的细腰,相拥着慢慢地走。
这时候,河面已起了薄薄的淡淡的水雾,纱一样轻柔,梦一样飘渺,静静地罩着河边高大的枫杨树。树肚里有鸟窝,兴许是窝儿太小了拥挤的缘故,也许是鸟儿也有梦呓,偶尔有鸟儿的唧唧声,给流西河平添几分静谧。魏嘉平感到心脏跳得厉害,嗓子干涩涩的,想使劲咽了一下唾沫,凸起的喉结上下滑动了一下,什么也不曾咽下,嗓子越发的干涩。乔小柯说:“吻吻我。”魏嘉平一丝也没有犹豫,双手掬住乔小柯的脸颊,一下子就吻了上去。魏嘉平在一个个无眠的夜里做过无数次这样的练习,还是没有料到,跟乔小柯的吻是那样的甜蜜,那样销魂,也没料到,乔小柯会把温润柔软的舌头伸了进来,搅得他云里雾里,不能自己。吻过一个吻程,在两口松开的间隙,乔小柯喃喃道:“要了我。”不待魏嘉平听清,又吻了上来,与此同时,伸手撕解起魏嘉平的扣子。魏嘉平受到启发和鼓励,也撕扯起来。顷刻之间,两人赤裸裸地倒在了草丛里,冲击着,翻滚着,压倒一片,碾过一片,你被石头硌疼了,我被石头硌疼了,全然不顾了,忘我了。
天当被,地当床,两人泥一样躺在碾压过的草坪上。
躺了一会儿,魏嘉平先坐了起来。皎洁的月光下,魏嘉平一坐起来,便被乔小柯的雪白刺了一下。魏嘉平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乔小柯的身子在月光蒙蒙的夜色里会是那样的雪白,不是雪白,是瓷白,泛着幽蓝的白光。魏嘉平知道,那是温润的瓷白,有着玉一般的滑腻。魏嘉平轻轻地伸手过去,轻轻地抚摸着,云一样舒缓地游走着,掠过每一寸肌肤。
魏嘉平收到乔小柯的最后一封信是他到丹阳广播电视台报到那天。通知是头天傍晚接到的,陈一兵打的电话,魏嘉平高兴得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在街边胡乱吃了点早餐,就去了广播电视台。
广电大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临街,四层,一拉串十八间门面,干粘石,灰的水泥,五颜六色的石子。当年,城区没几栋这样的大楼,那是相当的气派,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这几年却没落了。墙壁上落满了灰尘,木窗子破的破,换的换,五花八门,看上去很像一个乞丐,满身的补丁。前几年,花了几万块,给大楼装了彩灯,本想来个旧貌换新颜,谁知,亮了没几天,一个市领导说跟八十岁老太太扎根红头绳一样别扭,就关了。电关了,彩灯没扯,仍葛藤一样爬在大楼上,风刮日晒,日子一久,断的断,掉的掉,滴滴溜溜,乱乱糟糟,马国华说了几次要求扯掉,始终在那儿挂着,好像故意恶心人一样。
广播电视台的门卫是个老头,魏嘉平正要进门,门卫老头问:“干啥的?还没到上班时间,在外面等着!”
魏嘉平被吓了一跳,说:“我来报到。”
门卫老头问:“你叫啥?”
魏嘉平说:“魏嘉平。”
门卫老头说:“魏嘉平?你真叫魏嘉平?”
魏嘉平说:“是的,魏家庄的。”
门卫老头说:“有你一封信,昨天到的,你今儿才报到,写信的咋几天前就知道你会来这儿上班?”
是呀,对方咋那么早就料到自己会来广播电视台上班呢?接过信,魏嘉平眼睛忽闪一下,亮了。信封上的字迹再熟悉不过了。魏嘉平揣了信,匆匆地进了院。院里有一棵桂花树,碗盆那么粗,下面砌了台子,四方方的一周。魏嘉平沁下头,吹了吹台面的灰,坐了上去,掏出信来看。摸住那封信,魏嘉平的心就跳了起来,咚咚的。魏嘉平每次看乔小柯的来信,都是这样。魏嘉平心跳得更厉害,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魏嘉平抖抖地拆开信,急急地展开,急急地看起来。
亲爱的平:(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结婚了,已成了别人的新娘。我知道,你一定非常吃惊,兴许也会非常难过,毕竟你我心中都装着对方,爱着对方。
这两年,我给你写了八封信。第八封信寄出后,一直没再给你写信,我想把最后的一封信,作为第九封,永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九朵永久的玫瑰一样,照亮我们的回忆,照亮我们的人生。那么多的信,你一封都没回,但我相信你回了,一封都不会冇,只是没寄给我而已。现在,由于我的抉择,它们已失去了意义,有可能还会成为对你的极大伤害,希望你把它们寄还给我或者付之一炬,当然,你也有权力选择保存它们。
你还记得我第一写给你的信吗?那还不能算是信,充其量算是一张纸条。但那张纸条却是我绞尽脑汁写的,而且写了一遍又一遍,现在想想,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是那么愚笨,愚笨得有些可笑,十五岁的少女又是那么纯真,纯真得有点可爱。我把它塞进你衣兜里后,是那样忐忑,期望你快点看到,又害怕你看到,期望你回一张纸条,又害怕看到你的纸条。说实话,我更怕你把纸条交给老师或者我母亲。我忐忑地度过了那个漫长的下午和更加漫长的夜晚,第二天上午,我终于收到了你的纸条。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纸条的内容:我把你的纸条吃了!你没有交出纸条,也没有像我一样赤裸裸地表白,却让我知道你已把我“吃”到心里了。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爱你一辈子的誓言,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但我还是变了,伤到你了。对此,我不求你原谅,只求你忘记,忘记我们的一切......
魏嘉平看完信,像被人当头浇了一桶冰水,透心的冷,头发被冻住了,眼睛被冻住了,嘴巴被冻住了,四肢被冻住了,身子被冻住了,整个人被冻住了,成了一个不透明的冰雕。魏嘉平木讷地坐着,很久很久,直到台长马国华走过来说:“魏嘉平,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才醒过神来。魏嘉平想哭,大声的哭,嚎啕大哭,突然落单的孤雁一样哀鸣,或像失去幼崽的独狼一样嗥叫,但他忍住了。
因是第一天报到,心里再堵,也没时间容你去想,下了班,魏嘉平有时间了,没人打扰了,开始想了。魏嘉平的心堵,脑袋也堵,塞了一团乱麻一样,不是乱麻,是颠三倒四东倒西歪的一团问号,撕不开,理还乱,问号一个钩着一个哩,而且还跟一团蝌蚪一样,正在乱游乱钻。魏嘉平索性不去想,可越刻意不去想,越往上面想,越想越乱,越乱越想,那些蝌蚪越乱游乱钻,钻得脑仁疼了,还在钻,还在想,想想想,一直想,不停地想,就疼出了眼泪。其实不是脑仁疼,是心疼。疼哭了,出声了,魏嘉平骨碌翻过身,把脸埋在枕头里。这么多年,魏嘉平一直没向乔小柯表白,这当然不能怪乔小柯,只能怪自己,怪自己怯懦,害怕自己配不上。乔小柯说过多次,她不介意他还没有工作,她家里也不会介意,但魏嘉平介意,而且,乔小柯越说不介意,他却越介意。乍一看,是一种伟大,是一种高尚,是一种纯洁,事实上,是一种自私,一种被伟大高尚纯洁糖衣一样包裹着的自私。就这样,魏嘉平把写好的回信锁了起来,把自己锁了起来。现在好了,你工作了,你市民了,你平等了,爱的烈焰刚刚燃起,爱的岩浆刚刚喷发,你乔小柯呢?却结婚了!这不公平,这太不公平了!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机会来时,你伟大着,你高尚着,你纯洁着,不争不抢,机遇过了,你后悔了。没用!世上没有后悔药。魏嘉平后悔吗?悔死了,肠子都青了,有可能马上就要穿孔了,无药可医,无可救药,只能靠他自己狗一样勾着头去舔舐伤口。
魏嘉平决定去找乔小柯,把乔小柯抢回来,哪怕与对方进行一场角斗死了,也比现在好受。做出了决定,不疼了,轻松了,魏嘉平一骨碌爬起来,却又后悔了。
乔小柯信里分明说连信都不再写了,还会回头吗?还会跟他白头到老吗?还会跟他生儿育女吗?答案是唯一的,不能!其实,这个答案早就藏在魏嘉平的心里,只是潜藏得很深,就像一条蛇藏在深深的洞穴里,而且那个洞穴口被一片草丛掩藏着,而且那片草丛还刚刚被反复碾压过,看不见。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不等于它不会突然出现,冷不丁咬你一口,让你疼上一阵子,或者很长时日,甚至会要了人的命。米家坪发生过类似事件,镇子东头顾石匠的女儿,跟粮管所的一个年轻人打得火热,大家都说这档婚事难成,顾家谁都不信,还放风说要嫁姑娘了,那年轻人突然调走了,婚事也随之告吹了。顾家人突然被咬了一下,慌了,乱了,疼了,顾家的女儿就跑到后山跳了崖,几天后找到时,已被野虫吃得所剩无几了。现在,魏嘉平疼过,乱过,慌过,渐渐静了下来。
魏大根曾多次跟儿子说:“小柯是个好姑娘,但不是魏家的一屋人。”魏嘉平知道父亲说得在理,但很多时候,理不一定就能说服人,让人以理行事。如果真能那样,社会就规矩了,魏嘉平也就不会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