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出镜>第十二章 出镜

第十二章 出镜

1

灯光如炽,灯光如织。

腊月二十三晚上七点,丹阳广播电视台一楼演播大厅已座无虚席,也不能说是座无虚席,因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座位在空着,它位于第一排中间,那是单书记的位置。所以说,只能说是单书记座位之外座无虚席。

腊月二十三是丹阳市委政府一年一度举办团拜晚会是日子。之所以把团拜会选在这天举行,完全是丹阳的一个习惯。丹阳人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从这一天起,丹阳人就开始过年了。这之前,丹阳人要在初五吃五豆,用丹阳盛产的豇豆、绿豆、黑豆、黄豆和红小豆煮粥,如果有条件,还会加上花生、白果、莲子。吃了粥,初八还要吃腊八。五豆是五样,腊八自然要有八样。简单说,就是吃饺子,丹阳人叫扁食,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这么叫了,老土,还很容易想到女人那上边,就反胃了。腊八也叫腊八粥,饺子要用稀米粥煮,这算两样,所以饺子馅就要有六样,如果不够,就要在粥里下豆子,不论怎样必须是要够八样的。这些只能是预热,或叫过年的序曲。吃了二十三的灶坨摞儿,才算开始过年了。灶坨摞儿是一种圆饼,发面的,是用来祭灶的,要烙好多,一摞一摞的,所以就叫灶坨摞儿。当然,人吃才是重点。

晚会七点半开始,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各单位一把手、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规模以上企业老板以及他们的家属落座A区,正在与广大观众一起观看丹阳广播电视台刚刚制作完成的专题片《十年辉煌看丹阳》,大型宛梆多幕剧《古力勇》首演式即将开始。这很容易使人回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情景,正片开始之前,总是先播放一个记录片,让人了解一点时事政治,吊一吊观众的胃口。

专题片是丹阳一名大作家写的脚本,语言优美,气势恢宏,把单书记在丹阳干书记的十年抒写得淋淋尽致,大有锦上添花之效。单书记来丹阳时是市长,五年后接任书记,一干就又是十年。可以说,为了丹阳,单书记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虽说不能与焦裕禄媲美,但也远比丹阳那些劳模呀英雄呀先进呀贡献大得多,不是多一点点的多,是多很多很多的多,怎么跟你说呢,那就是单书记对丹阳的贡献是史无前人,有可能也是后无来者,值得千古颂扬,做一个专题片远远说明不了问题。所以,古力勇事件一经发生,单书记就抓了典型,就组织编写了大型宛梆多幕剧《古力勇》。这不是宣传自己,更不能说是标榜自己,这是在倡导一种精神。扯远了。

按照单书记要求,团拜会要向全市人民直播。大家都很清楚,单书记已经享受副厅级两年,年后就要到宛都任副市长了,这个团拜会可能就是离任前的告别会,向各方诸侯当面告个别,给全市人民电视告个别,意义伟大而深远。

直播需要多个机位,至少要有三个,一个固定的,两个移动的。今天特殊,广电局范良辰局长特意给广播电视台做了的指示,要求广播电视台上五个机位,多角度,全方位,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这次直播。范局长是刚上任的。元旦前夕,蔡正清提了市政协副主席,单书记就把范秘书提了起来,也算是临走前给范秘书一个很好的交代,毕竟范秘书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尤其是帮自己办了不少事,也摆平了许多麻烦,最重要的是范秘书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一个好的交代是说不过去的,有可能还会坏菜。

眼下,两个固定机位已经架设调试停当,立于B区边缘的摇臂长长地伸着,摄像师试摇过几圈儿,停在了A区上空,做着随时开录的准备,两个活动机位,一个是轮动三角架,一个是人力肩扛,每一个机位都连接在大厅后的操作台上。操作台由电视台资深的制作师操作,陈一兵义不容辞地赤膊上阵担任了导播,廖景栓更是亲自挂帅在一旁坐镇指挥。

后台那边,费玉、肖先友、詹瞻和上官一娜四个主持人已淡妆轻描整装待发。费玉刚出院不久,还没有回来上班,被马国华打电话请了回来。马国华说:“这台晚会重要啊,你先回来主持一下。”接电话的时候。费玉正在交警队询问事故调查情况,交警说:“没一点线索,上哪儿查。”费玉说:“不是看见有车牌号吗?”那个交警说:“是呀,车牌是金鼎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焦大涛的,被盗了,当晚就有报案,你看看,这是报案登记复印件。”费玉看了说:“这边刚报案出车祸,那边就报案丢车牌,世上有这么巧的事吗?”另一个交警说:“你也丢过东西吧,是不是过后了才发现,装在身上的东西是这样,何况是停在外面的车,谁能车牌一丢就发现,都是发现时已不知丢多长时间了,报案晚是很正常的。”费玉无话可说,接了电话就回了广播电视台。

主持词是复印好的,按人分了镜头,上官一娜交给他时说:“要全部背下来,到时要全部脱稿。”费玉背了半天,记下了,现在马上要登场了,还是要再熟一遍。上官一娜走过来说:“还没有记牢吗,果真这样,都拿着吧。”詹瞻似乎早准备好了,把四个紫色皮革文件夹拿过来,分发给每个人。费玉接过来看了,吃了一惊,哪里是原来的,没有一句是一样的。费玉走到詹瞻跟前说:“分错了吧?”詹瞻说:“没错,就是这份,后面印着名字哩。”费玉立即明白了,不问了,沁下头,专下心,熟悉稿子。好在单书记还没有来,还有时间补救。

时间过了,过半个钟头了,单书记还没有到,手机一直关机,无法联系上,姚市长让秘书联系单书记的新秘书,秘书说:“我也找遍了,司机也不知道单书记去哪儿了。”姚市长听了秘书的汇报,对旁边的市委秘书长说:“再等十分钟,不来就开始。”秘书长把团拜会致辞稿子递给姚奇峰说:“姚市长先熟悉一下。”姚奇峰说:“不用了,单书记不来,我用嘴嗡几句就行了。”丹阳人说用嘴嗡几句,就是随便说一说,姚奇峰这话背后的意思是不能代替单书记,还有一层是我不会说单书记那样的话。秘书长是多透达的人,早就知道单书记与姚市长政见不一,也就不强求。一个秘书长对一个市长,强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遭到反感。

十分钟是一眨眼的功夫,也是十分漫长的时间。所以,有人就焦躁了,特别是那些带小孩的家属,已经开始嚷嚷着要走了,男人偏偏不让走,压低了声音吼:“老实坐着,哄好娃儿!”有个粗鲁的乡长干脆吼道:“娃儿都哄不住,要你做球哩!”惹得大家一阵哄笑。姚奇峰也有些烦,但他不能走。单书记在,他不能走,现在单书记不在,他更不能走,他得压住阵脚,更重要的是给手下一个好的形象。姚奇峰抬腕看了一下表,对秘书长说:“开始吧。”秘书长向站在舞台角里的马国华扰一下手示意开始,马国华会意地点一下头,退入后台。少顷,舒缓轻慢的音乐响起,四个淡妆轻描的主持人健步而出,一字排开。费玉作为领词者,一开口就以他极富磁性的声音吸住了人,现场即刻静了下来,整个演播大厅只有一个声音再回荡,如轻鼓,像重锣,若柔水,似流云,撞击着,轻抚着每一个观众。

四个主持人你一句,他一段,诵完诗一般启幕词,费玉朗声道:“下面请丹阳市人民政府姚奇峰市长为晚会致辞!”会场掌声雷动。姚奇峰刚要起身上台,一个中年妇女冲进会场,抢先一步跨上舞台,“噗通!”双膝跪下,一连叩出三个响头,将掌声叩没了,只听舞台的木地板咚咚作响,那妇女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认识的人这才发现是魏嘉平的爱人李艳梅。李艳梅变戏法一样拿出厚厚一沓材料,双手举过头顶,大声哭诉:“我家魏嘉平冤枉啊!请青天大老爷明断,还我丈夫清白。”跟姚奇峰一起到任的公安局长闫杰三迅速过来,附耳对姚奇峰说:“是否先控制起来。”姚奇峰摆摆手,没有吱声,闫杰三只好退回自己座位。

李艳梅跪在舞台上哭诉将近半个钟头,中间牛春丽和费玉几个多次上来搀扶,她始终跪着不起。李艳梅将魏嘉平暗中调查郝梦莹被打事件掌握丹阳黑社会有关线索而遭陷害的过程哭诉了一遍,直到姚奇峰接了材料,才起身抹泪而去。一场晚会,误了场,又被李艳梅这么一搅,没心情了,许多人纷纷离去。姚奇峰见此情景对秘书长说,散了罢。秘书长走上舞台去宣布散场,秘书小田从外面小跑出来,径直跑向姚奇峰,小声说:“姚市长,外面有人要见你。”姚奇峰问:“没说是谁吗?”小田说:“没说,是个中年妇女。”姚奇峰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走了出去。到了外面,小田指了一下楼梯间说:“在那里。”

姚奇峰推门进去,郝梦莹的母亲迎上来说:“姚市长,事情紧急,只好约你出来。”

姚奇峰见是省纪委号称“女铁腕”的副书记甄泓岚,吃惊地说:“甄书记,怎么是您?”

“你认识我?”

“您是省纪委的铁腕书记,怎么不认识,我在省委党校学习时,还听过你的报告哩。”

“既然你认识我,事情就好办了,这是我的工作证,你看一下。”

“甄书记,不用了。”

“这是规矩,必须的。”

姚奇峰看过,甄书记说:“事情紧急,长话短说,我现在需要五十名得力干警,要组织上信得过的。”

姚奇峰说:“公安局长也在,我把他叫过来。”

甄书记说:“可以。”

姚奇峰走出去,不一会儿,又和闫杰三一起进来,介绍说:“这是省纪委的甄书记......”姚奇峰还要介绍,甄泓岚拦住说:“不用了,我们见过面。”甄泓岚曾找闫杰三说过女儿被打的事情,希望闫局长能过问一下。甄泓岚接着对闫杰三说:“小女的事,我知道你尽力了,现在不说这个,马上挑选五十名信得过的干警,十一点在如家快捷酒店秘密集结,具体任务到时再下达,尽管你们都是组织考察过的领导,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纪律,此事不许走漏一点风声,抓紧行动吧,姚市长我们在酒店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