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春秋纪国>第八章 情牵海滨

第八章 情牵海滨

密州女子柳红嫣对孟柱的武功连连叫好,又听说孟柱还是单身,俗话说美女爱英雄,她一颗少女的心开始荡漾。

郑大桐要把几十车粮食换成食盐,一时半会回不了密州城,就在郝家庄暂住下来。白天发放粮食,换取上等的精盐,晚上还要算账到深夜,忙个不停。

白天人们忙碌时,柳红嫣在一旁帮工。一个姑娘家,又是“义女”,郑大桐对她格外照顾,只让她干些端茶倒水的轻快营生,装车、卸车的力气活, 只带去的人手就够了。

这天柳红嫣早早起床,就见有人在院子里练功。只见那人身着青衣,脚步快似流星,突然腾空而起,跳得比屋檐还高,然后又一个鸽子翻身轻轻落地……接连做了十几个同样的动作,又稍喘一口气,练开了拳脚。一趟长拳左右开弓,虎虎生风,从南墙打到了北墙沿。

柳红嫣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孟柱。 “太棒了,太棒了……”柳红嫣禁不住喊出声来。

听到有人喝彩,孟柱收住了步伐,扭头说道:“柳姑娘,起得早啊。” “我还不如哥起得早,一会儿练轻功,一会儿练拳的,哥哥太了不起了!”

柳红嫣脸上露出仰慕的表情。“哥,给,擦把脸。”柳红嫣递过来一条毛巾。

“谢谢柳姑娘。对了,柳姑娘也懂得拳法?”孟柱边擦汗,边好奇地问。“我打小就看爹练拳,爹嫌我是个女孩子家,压根不打算没教。不过,天长日久见多了,我也会一点,不是很精通,只是好久没练了,要不,我陪你练会。”柳红嫣挑逗道。

“好啊,也让我见识见识,柳姑娘,请……”孟柱礼让道。 “哥,接招!”柳红嫣说时迟,那时快,拉开架势,双拳闪动,如流星般变化莫测,直捣孟柱脑门……

孟柱只会长拳,不知道姑娘施的是什么拳法?柳姑娘虽是花拳绣腿,他也不得不接招。他连忙躲开,只用左拳进攻,于是,双方步伐交替变化,拳法随机应变。

“好好,好精彩!”两人正在习练,听到叫好声就停了下来,循着声音望去,见是郝德。

“滩主早!”两人停住脚步,抱拳施礼。

“二人拳法精炼,配合默契,真是天生一对啊。”郝德呵呵笑道。 “郝滩主,我的底子薄,见笑了……我要做饭去了……”柳姑娘脸一红跑开了……

“俗话说的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看,害羞了吧?呵呵……” 郝德望着柳红嫣的背影说。

抽个机会,郝德把柳红嫣和孟柱相爱的事跟郑大桐说了。郑大桐惊喜道: “红嫣这孩子从小没了父母,长大后在大街上靠杂耍为生,是我见她可怜将她收留……能遇到孟侍卫这样的知己,是她的福分。”

今年大旱,货的成色不错。十几天过去,郑大桐装了几车雪白的盐粒, 就要回密州城了。临行前的一天下午,柳红嫣非要孟柱陪她到海边走走。

柳红嫣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身姿婀娜,两只眼睛更如两汪清水,澄净透明。她的穿着打扮和往日一样,不同的是,脖子上围了一块鲜艳的粉丝围巾,海风一吹,像一团燃烧的火苗。

正当海水上潮之时,两人的心也如拍打海岸的潮水般荡起了波澜。

柳红嫣第一次见到大海,望着辽阔的海面,飞翔的海鸥,乐得像个孩子, 她一会儿捡块鹅卵石投向海面,一会儿对着大海高喊:“大海,我来了!” 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柳红嫣触景生情唱起了小曲:“公子啊……言语真诚把奴夸奖,只见他胸怀磊落心地善良,小女欲把心事讲,怎奈女儿家羞羞答答口难张,你看那鸳鸯成对蝶成双,比翼鸟儿双飞翔,并蒂莲花早开放……”她声音清脆婉转, 唱腔优美。孟侍卫洗耳恭听,连连叫好。

两人在海滩边走边谈,很快,孟侍卫就知道了柳红嫣的身世。

柳红嫣的父亲名叫柳石,是一名地龙拳拳师。地龙者,别名曲鳝,又名蚯蚓,地龙拳由此得名。她父亲精通地龙拳四十九套拳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当地很有名气,当地一名官员的公子要拜他为师,学习拳法。他见官员的公子出手凶狠心术不正,就婉言谢绝,为此,官员记恨在心。未料, 在一次比武中,爹爹误将对手打死。官员为泄私愤借题发挥,将他押解入狱, 最终冤死狱中。不久,母亲也经受不起打击,撒手而去。她成了孤儿,小小年纪弃武学艺,靠在街头卖艺自食其力。官大桐是密州城里的经商大户,有一次路过,见她戏唱得好又长得俊俏,就收她做了义女……孟柱一边安慰着柳红嫣,也讲起了自己的家事:他出生在巨洋水岸边的一个小村子,也是个苦命娃。从小父母双亡,是嫂嫂将他抚养成人,少年去武当山习武,受尽艰辛。学成后回到家乡,被路过的公卿杜谦发现,推荐给王爷做了侍卫……两人都是父母双亡,同病相怜,话越说越投机。从谈话中得知,柳红嫣比孟侍卫小两岁,柳红嫣嘴甜,就哥哥长哥哥短的叫开了。

忽然刮来一阵海风,围在柳红嫣脖子上的围巾被吹落,飘到海水里…… “我的围巾……”柳红嫣心疼起来。

孟柱从小在巨洋水边长大,熟悉水性,说了声:“柳姑娘,别急。”就见他三两下脱掉衣裤,只穿一条内裤,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抓住围巾捞了上来。

柳红嫣手捧围巾,感动得泪水在眼眶打转。她顾不得孟侍卫浑身赤裸, 一头扑进他的怀里,紧紧抱住,久久没有松开,紧挨着的两颗心跳动得更加剧烈……

第二天车队就要出发了,孟柱也夹杂在人群中为车队送行,他踮着脚, 摆动着手臂,朝柳红嫣挥手道别。

柳红嫣刚要踏上马车,她犹豫了一下,脚步停了下来。突然转身朝着孟柱跑去,想和孟柱做最后道别。

孟柱心有灵犀,也大步迎了上来……两人距离很近,对望着,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心跳……

“哥……再见。”柳红嫣眼睛红红地,哽咽地说。

“再见,柳姑娘,后会有期!”孟柱眼睛故意望着别处,不敢正视她的眼睛。

“哥,等着我……我还会回来的。” “嗯,你去吧,我一定等你回来!”

二人依依惜别,柳红嫣又返身追赶车队,不料,车队已经走出了很远。“等等,等等我……”柳红嫣急了,朝着车队的方向边追边喊。

“闺女啊,别追了,回吧。过不多日子我还来……”郑大桐扭回头,大声说:“你和孟柱的事,郝滩主都对我说了。孟柱是个好人,你俩要好好相处, 祝你们幸福!”

柳红嫣望着郑大桐远去的背影,恍然大悟。

车队行驶在地平线,渐渐地,模糊成了一个点。

孟柱见此情景,大步迎了上来,两人的手牵在了一起……

再说“义盐馆”建在一个水路交通便利之处,西部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小清河,由西南蜿蜒而来,注入渤海。那巨洋水又从东边流入大海,这郝家庄就成了纪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村落。本来就人口众多,井市繁荣,如今盐馆建成, 人来人往更加热闹。

雪白的盐坨堆积如山,运盐车辆来往穿梭,如今的郝家庄,街巷闻笑声, 人人展笑脸,好一派繁华景象。

原来这里盐匪横行,有多少盐农在夜半之间或卖盐途中被歹人洗劫,还搭上了性命,又有多少人家被逼的卖儿卖女,忍痛离开了这片故土?这块风水宝地,竟成了人间地狱……郝德越想越悲痛。当他看到建盐馆时大家的热情, 心里就热乎乎地,信心更足了。他明白肩负的职责:推广制盐技艺,促进粮盐交易,保护盐路安全畅通,确保地方税收。

自从郝德上任之后,由于他精通盐业,人缘又好,每日前来拜访的当地名流和洽谈盐务的客商络绎不绝,把郝德忙得不可开交。但每有空闲,他还要去各个盐区察看指导,尽职尽责,勤快而又热情,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盐民的欢迎。

这一天,郝德陪同孟柱和柳红嫣朝海滩走去,郝德道:“孟侍卫,盐民们生活很苦,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一片白,冬天更凄凉。环境是差了点,可是,盐民们还是眷恋着这片海滩,对海滩有了依赖……”

“俗话说得好,鸭兰子离不开碱场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孟柱回笑道。

三人边走边谈,检阅了由百十号人组成的护馆队和维护运输车辆安全的护车队。

护馆队和护车队的队员,手握棍棒正在操场上操练,“哈!哈!”的操练声阵阵传来。

头目见郝德等三人过来,跑步到跟前报告:“报告大人,队伍正在操练, 请指示!”

“呵呵,大家受累了。我不懂武术,还请孟侍卫指教。”郝德热情地说道。孟侍卫走到一个护兵跟前,夺过棍棒演示起来,只见他跳跃腾挪,伸展自如,招式变化莫测,棍棒虎虎生风,大家都看傻了眼。

“大家慢慢学,孟侍卫是武林高手,是咱们的教头,以后有的是机会向他请教!”郝德自豪地说道。

“我也耍两下。”柳红嫣巾帼不让须眉,接过棍棒,拉开架势挥舞起来, 直耍得棍棒神出鬼没、呼呼生风。

“好,好功夫!……”队员们连声叫好。

三人正要离开训练场到别处转转,就见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到了跟前, 来人翻身下马,是传令兵。

“孟侍卫,王爷说有急事,召你回府。”传令兵急切说道。“快去回禀王爷,末将这就回府。”孟柱答道。

王命难违,孟柱将柳姑娘托付给郝德。辞别了二人,打马朝纪城赶去……